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创新之道
 作者: 王亦丁    时间: 2007年08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一十四期>>封面专题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创新正成为眼下中国商界最时髦的词语。它不仅仅指产品技术本身的研发,还包括质量和成本控制的新思维,以及领先于对手并付诸市场的新商业模式。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作者:王亦丁

    创新正成为眼下中国商界最时髦的词语。它不仅仅指产品技术本身的研发,还包括质量和成本控制的新思维,以及领先于对手并付诸市场的新商业模式。喷涌而出的创新思维,让更多的公司分享到“创新中国”的盛宴

    对于“创新是什么”以及“如何实现创新”的课题,绝大多数中国公司仍然模糊不清。于是,我们看到,许多公司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推动创新,但屡遭失败,现金流吃紧。而更令人痛惜的是,不少公司虽有昙花一现的产品和令人激动人心的创意,却不得不面对创新的短寿命,无法延续创新的生命力。

    针对这种情况,德固赛股份公司副董事长欧博翰(Alfred Oberholz)博士在接受本刊的采访时,畅谈了创新管理的基本原则─关注客户价值以及投资创新、评估创新风险等话题。欧博翰拥有 25 年创新管理的经验。他认为,化工行业的创新已经不仅仅是新的产品和应用方式,而是针对市场和客户需求,培育以经济效益为出发点的创新力。德固赛每年将销售收入的 3% 投入创新,目前全球大约有 2 万项专利技术,销售收入的 20% 来自开发不到五年的产品。“今天,我们需要的研发人才是不仅仅具有技术能力,而且具有很敏锐的商业嗅觉、能够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的人才。”以下是访谈摘录。

    问: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这对德固赛的创新管理提出了哪些挑战?

    答:首先,对企业而言,创新并不仅仅是就某一个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个解决方案,而是要先去了解市场、了解客户所面对的问题。所以,对于德固赛的市场和研发部门的工作人员而言,他们的首要工作就是深入了解客户所面对的难题,然后在了解他们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德固赛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先进技术,提出真正适合客户的解决方案。

    问:德固赛的工程师如何了解客户的需求呢?

    答:首先,我们会主动与客户沟通和对话,了解他们的问题和需求。但仅仅这么做还是不够的,我们还会与客户的客户直接对话。比如,德固赛能够为轮胎生产商提供三种制造轮胎所需的化学材料:碳黑、白碳黑和有机硅烷。为了真正了解客户所在的市场,我们在与轮胎生产商沟通的同时,还与生产汽车的厂商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轮胎的要求。有时候,甚至仅仅与客户的客户交流也还不够,还需要更为广阔的眼界。

    回到轮胎这个例子,为什么汽车生产商对轮胎的要求会与从前有所不同?因为随未来趋势的发展,女性驾驶员和高龄驾驶员越来越多。这两个发展趋势产生了两种新的需求。首先,与男性驾驶员通常关注汽车的动力和性能不同,女性驾驶员往往更为关注汽车的外形和内饰,这就促使汽车生产商对汽车内饰的材料提出新的要求。其次,随高龄驾驶员的增多,汽车的安全性能问题也随之升级。我们观察和预见到了这些新的发展趋势,开始积极地为汽车行业的客户准备应对的解决方案。

    问:研发团队和市场团队如何配合,以保证源源不断的创新的想法变成公司有利润的产品?

    答:我们的研发部门和市场部门以团队的方式一起面对客户,彼此之间相互协同、共同工作。当然,前提是我们有了一个来自于市场的创新想法。然后,把来自市场、研发、销售,乃至生产部门的工作人员召集到一起,他们首先会用一天或者半天的时间进行讨论,讨论这个创意能给公司带来什么样的商机。

    如果讨论的结果是积极而肯定的,他们会递交一份项目组建申请报告,交由相应的管理层审核。我们有一个由高级管理层人员组成的团队,对类似这样的项目申请报告进行优先执行级别的排定。他们会用三个标准去衡量这些项目,首先是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其次是执行这个项目的时间框架,同时还要考虑这个项目会带给我们的风险。通常,会有三分之二的项目获得通过。

    当然,对于决策层来说,我们要做的是在经济效益与风险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我们不能把所有的投资都应用到高风险项目上,当然也不能停止对一些具有前瞻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通常来说,在用于研发的总预算中,大约有 15% 的投资会用作高风险项目的投入。我们会把所有的研发项目按照时间长短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类,而每一个项目也会有自己的发展计划,分阶段进行重新评估。这样有计划、分阶段地推进项目的执行,有效地增强了对风险的控制。

    之后,随项目组的成立,研发人员会开始做一些项目研究的基础搭建工作。按照项目的发展计划,他们还定期将项目的进展报告递交给之前提到的风险评估小组。小组的成员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估,以决定项目是应该继续进行还是暂停或终止。

    问:阶段性评估如何兼顾研发的效率?

    答:我的答案是,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也就是不要把钱都投入到一个项目上。我可以用一个图表来为你解释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画一条纵轴代表风险,一条横轴代表时间,在两轴之间画一个圆球代表项目,圆球的大小代表项目经济效益的高低,如果项目的进展顺利,那么风险就能够被控制在中间这个较低的位置,并且还会递次减低,直至最后进入市场。我们为每一个项目都绘制这样一个图表,至少每半年衡量一次项目的进展情况。尽管风险有高有低,但把所有的短、中、长期项目放在一起,我们还是实现了效率与风险之间的平衡。

    问:刚才讲到有三分之二的项目能够通过,其他三分之一是什么项目?

    答:如果我们对所有的创新想法都进行研发,事实上就等于我们没有研发了。我们会定期对所有的项目进行重新评估。随市场的发展,我们发现有些项目值得跟进,而有些项目则可以暂时停止进行。通常,根据我的经验,有三分之一的项目会暂时中止,但暂时中止的项目并不等于就永远不会“复活”。

    可以举一个例子。几年前,德固赛的一位研发人员试图研发出一种纳米滤纸。但是,在研发成果出来以后,德固赛发现这种滤纸在市场上没有发展潜力,因为成本太昂贵,于是这个项目就此中止。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我们无意中发现,将这种膜用在锂电池中作为隔膜,非常合适。电池的主要构成部分有四个:正极、负极、电解质和隔膜。之前,锂电池里采用的隔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为在受到撞击或者是充电过度的情况下,有可能引起爆炸或燃烧。但是,在使用了我们的隔膜以后,这个问题就不会再发生,因为德固赛的隔膜虽然看起来像一张普通的白纸,但它是采用了纳米技术制造的陶瓷材料,不会燃烧,所以使锂电池的安全性能大大提高。并且,我们生产的这种隔膜还使锂电池的重量和体积比从前更轻、更薄。不仅是手机、笔记本电脑,甚至混合动力汽车也可以从这种新型锂电池中获益。这种产品的成功说明,创新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还关乎你的想象力、应用能力以及对客户的了解程度。

    当然,这个研发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在我们后来召开的一次“头脑风暴”会议上,有人提出,能不能把这种材料做得更厚一点呢?我们可不可以对这种材料进行色呢?答案是:可以。这样,德固赛就在这种材料的基础上研发出了软陶瓷砖。它可以用于浴室的室内装饰,且施工工艺简单,只需在墙上涂抹一些胶就可以附,而且不怕水蒸气的侵蚀,因为它是采用纳米技术生产的产品,不会生锈。目前,在欧洲,这种产品受到酒店、建筑商的欢迎。

    问:作为决策者,如何把握这种最初看起来很小,但可能未来能够成为公司利润机器的创意呢?

    答:你永远无法百分之百地确定什么创意能够成为未来经济的增长点。你所能做的只是找对正确的人和鼓励正确的想法。在德固赛,80%~85% 的研发工作都是在业务部门中进行的,但也有 15% 左右的研发业务由一个特殊的部门─Creavis─进行。可以将他们视为德固赛的智囊团。在他们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当中,最为突出的是两个科技与市场转化基地─纳米科学商业中心(以纳米材料为基础为电子行业开发系统解决方案)和生物技术科学商业中心(工业生物技术)。

    当一种新的技术产生的时候,如果让一个业务部门去直接面对这种技术的研发,风险是巨大的。所以,我们会把这种较为尖端的技术研发放在 Creavis 这个平台上进行。通常,我们从组建一个由 20~30 名左右的科研人员组成的项目组开始,让他们在一个设定的时间段内就某个课题进行集中的研究。比如,对一种纳米技术进行为期三年的研究。三年后,他们会对研究的成果提出一个发展计划。因为在这三年期间,项目组可能获得了好几项研究成果,有些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到市场中去,这一类的成果会被转到具体的业务部门。而有些还需要进一步发展的研究成果则会放到一些集团下的新创公司,做进一步的开发。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