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张瑞敏:国际化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
 作者: 黄翔, 陈玮    时间: 2006年11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零二期>>封面报道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全球化和信息化给海尔提供了整合资源的平台。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全球化和信息化给海尔提供了整合资源的平台

    作者: 黄翔, 陈玮

    1996 年的海尔,并不是当时国内家电企业中最出类拔萃的。那时,主营电视机的四川长虹名气更大,营业收入高达百亿元,是海尔的一倍。那一年,海尔的营业收入是 60 亿元,只有一个工业园,没有一个海外生产基地,贸易也只有 5,000 万美元。显然,像当时大多数的国内家电厂商一样,1996 年的海尔仍然是一家以国内生产、销售、经营为主的公司。

    10 年后,海尔已经是中国第一、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厂商,全球的规模超过了千亿元,是中国排名第二的 TCL 集团的一倍,而四川长虹已经退出了行业领导者的竞争。今天的海尔有 15 个工业园,50,000 名员工,在 30 个国家设有生产、设计和营销中心,海外销售达到 30 亿美元,是一家正在大规模参与国际竞争的重量级行业玩家。

    这一切的变化,都始于张瑞敏强烈的品牌使命感和国际化意识。自 1984 年起,张瑞敏就树立了创建世界名牌的目标,而且这一信念从没有动摇过。20 多年来,海尔一直没有在代工和进入无关产业上投入过多的资源。同时,从海尔还是一家亏损小厂开始,张瑞敏就把最终的对手定为跨国公司,而不是本土厂商。早在 10 年前张瑞敏就表示,家电是充分竞争的行业,没有国内和国际市场之分。“如果不在国际市场上有所作为,国内的冠军很快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事实证明,他所言不虚。目前,三星、LG 和西门子等国际品牌开始大举攻占中国家电的高端市场,大部分的中国厂商似乎只能在低端市场生存,但海尔显然是个例外,这与张瑞敏前瞻性的国际化意识是分不开的。

    即使成功如今天的海尔,张瑞敏依然十分冷静。他说,10 年来海尔的竞争力虽然在上升,但并不意味著与跨国公司的差距在缩小,“其他中国企业的状况恐怕也差不多”。“而如何与它们在国际市场竞争,是我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但在这方面的进展还是比较慢。”在接受《财富》(中文版)的多次采访中,张瑞敏反复强调的是“对海尔而言,国际化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让他欣慰的是,“虽然海尔还不是一家很成功的国际化公司,但所有的员工已经从思想上树立了国际化的意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转变”,也是海尔保证未来发展的文化基础。

    在《财富》(中文版)创刊 10 周年之际,张瑞敏再次接受了本刊记者黄翔的采访。参加采访的还有 Hay(合益)集团中国区总经理陈玮。Hay(合益)集团是《财富》全球最受赞赏的公司调查的合作伙伴。海尔集团在 2006 年度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调查中位居第一。

    黄翔: 十年来,海尔积累了哪些能力,能够保证缩小差距并赶超这些跨国企业?

    张瑞敏: 如果说海尔有什么核心竞争力的话,就是能够要求自己不断变革。我们看到,即便是世界级企业,失败往往也是因为失去了自我变革的能力。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有很多,但是我觉得重要的是,核心能力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概念。海尔的核心能力首先是有一种谦虚的心态。不少原来比海尔好得多的企业现在都不见了,什么原因呢?往往是成功了一次,就吃老本了,而我们不断寻找自己的不足。你看到的海尔大学是按照中国传统园林的形式建造的,它就被命名为“谦园”。我的观点是,任何事物走到极端都不好,但也许只有“谦”可以例外,你再“谦”也不是坏事。

    这种心态,我觉得已经变成了海尔的一种管理方法,就是: 从我开始,到所有的中高层员工,都要每天审视自我,看看是否符合海尔的“两创精神”,即创业和创新。所谓创业,就是每天从零开始;所谓创新,就是今天如何做得比昨天更好。所以,我们的一些变革,比如流程再造等,所有的员工都会接受。如果我们把核心优势固化了,就失去了“两创”精神。

    黄翔: 十年前,海尔只有 60 亿的规模,现在已经超过了 1,000 亿,从 CEO 的角度,挑战也应该大不相同了吧。

    张瑞敏: 简直是天壤之别。十年前,我说什么,大家照著做就可以。就那么大的盘子,我一个人能“看”得过来。但现在的海尔,就好比是我们所在的这幢大楼,每一层就是一个等级,每一层的每一个房间就是一个部门,他们之间可能老死不相往来。而作为企业的最高负责人,你对下面发生的事情可能永远也不知道真相。所以,怎么打通这幢大楼,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海尔这几年来一直在为化解大企业病而奋斗,这是一个永远要面对的课题。说句不好听的话,我就是死的话,也要明白是怎么死的。很多企业失败的时候,连自己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但我相信一点,世界既然变得扁平了,一个企业就应该也是扁平的,但真正要把这么大的一幢楼变成一个扁平的结构,当然不是这么简单的。

    黄翔: 我插一句,您提到《世界是平的》这本书,您读的是英文版还是中文版?

    张瑞敏: 是台湾的中文版,因为大陆的简体字版当时还没出版。

    黄翔: 海尔内部对这本书是不是有过很多交流?

    张瑞敏: 是的。《世界是平的》这本书中告诉我们,要让企业做强,要让顾客做大。如果要让顾客做大,就是怎么样给顾客搭建非常好的平台,这样你在这个平台上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任何东西。我的产品的开发,就不仅仅是“我能开发出什么给你”这样简单,而是你要什么,我就应该开发出什么。我们现在在美国和欧洲都建立了当地的设计中心,投入相当大,特别是人工费很高,但你必须要建。

    我的另一个观点是,如果让顾客做大,前提必须是在企业中让员工做大。因为用户的满意度来自于员工的满意度。所以海尔在企业内部要搭建一个平台,员工有自己的天地。让员工做大,还意味著要让领导做小。现在,往往是领导在做大,我要你怎么做就这么做。实际应该倒过来。员工要问,我为了这个目标,我要怎么做,你给我提供什么资源。领导也是一个服务员、一个勤务员。

    陈玮: 谈到克服大企业病,作为 CEO,您做了哪些事情去推动解决大企业病的问题?

    张瑞敏: 我做了两项工作。第一,建立一个人人都能充分发挥作用、自主经营的机制。第二,管理好最高级的经理人。还有,就是办本部长脱产研讨班。通过这些办法,把企业的目标转化成一个个小的项目,再围绕这些项目建立独立的经营公司和一个“无边界”的团队。办本部长的脱产研讨班,主要是解决思想观念问题。过去用的是职能式的办法,而现在很简单,由市场将所有这些人组成一个自主经营的团队。换句话说,就是用市场将海尔联系起来。

    黄翔: 如果再展望未来十年的话,您觉得阻碍海尔发展的最大因素是什么?比如,是来自跨国公司的竞争,还是来自企业内部机制的不足?

    张瑞敏: 我觉得这两方面都有。海尔目前的状况像是处于一个高原期。假设你身处海拔 5,000 米,如果我们的干部看到的只是下面的海拔 100 米,就会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但另一方面,我们的目标是 8,000 米,因为对手都在珠穆朗玛峰上,所以路还很长,最后能不能上去都是问题。也正是因为国外的对手非常强大,我们原来的有效办法可能都不行了,所以就更要变革企业的内部机制,尤其是解决大企业病的问题。

    你刚才说的外部对手和内部机制的压力,表现出来的问题就是利润。一是利润率不高,二是全球化的开发和市场投入很大,直接影响到利润。当然,海尔仍然有利润,但没有过去那么高了。就好比是在高原上,利润少,相当于空气稀薄,再发展下去你就会窒息。所以,我们要求干部都来研究怎样在高原期获得丰厚的利润,找到你的氧气袋,否则你就很难再往上攀登。

    黄翔: 我理解,海尔的顶峰就是成为世界级的品牌。对于这个目标,海尔衡量的标准是什么?

    张瑞敏: 显性指标主要有两条: 一是海外销售的比例,我想至少应该是 20% 以上,同时还要有利润,利润率应该超出在国内的水平。问题就在于,如何达到这些指标?

    比方说,现在海尔的产品在美国、日本和欧洲都有一定的名气,但还没有很高的美誉度。为什么呢?在美国,海尔的小冰箱居第一位,但美国的主流产品是大冰箱。在日本,五公斤以下的洗衣机,海尔基本上也是第一,但日本的主流产品是七、八公斤甚至十公斤的大洗衣机。所以,最直截了当的目标,就是成为当地市场的名牌,就像美国人不认为丰田是日本的品牌,而是美国品牌一样。在欧洲,海尔要成为像西门子和飞利浦那样的名牌,这是非常大的挑战。

    所以你提到的这些标准,看似很简单,实际是非常高的。对企业的挑战,不是能做到多大、多强,而是有没有持续成功的能力。人不是神,都会被自己的思维束缚住,特别是昨天的成功一定会把人束缚住,这是一个很难逃脱的规律。

    黄翔: 从规模上看,海尔与惠而浦的差距并不大,惠而浦是不是你们下一步要赶超的阶段性的目标?

    张瑞敏: 对。我们内部有一个要求,即每一个部门,甚至每一个人,都要有自己学习的母本,惠而浦就是海尔在白色家电领域的目标。事实上,我们和惠而浦的距离不能用“一步之遥”来形容,因为它把美泰克兼并了,规模增加到 190 亿美元,再次和我们拉开了距离。更重要的是,在综合竞争力方面,海尔的差距可能更大。比方说市场能力,惠而浦已经是全球布局,而海尔刚刚开始在全球布局。我唯一比它强的是在中国市场。再比如,在产品开发方面,惠而浦开发的白色家电产品能够在行业里起导向的作用,能够引导市场,而我开发的产品现在只能想如何去适应当地市场,能够产生美誉度就不错了。即使是在管理上,惠而浦也有很深厚的功底。所以,海尔能做的只是希望在信息化时代,看看能否通过管理的创新建立起某些自己的优势。

    黄翔: 您提到了全球布局,今年我们都看到海尔在全球化布局方面发力,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开始大力推行?看起来有点像是围棋中的胜负手。

    张瑞敏: 这确实是一场生死之战。要么你通过全球化战略,真正的上去了,要么你就是被人家淘汰。我自己是这样想的,不一定对。全球化发展到最后,不管是哪个行业,就只会剩下几家有竞争力的企业。钢铁业这么难整合的行业,印度的那家公司经过整合,占了全球钢铁 20% 的份额。白色家电也不可能例外,能剩下五六家就不错了。海尔之所以现在这么提,就是看到了下一轮全球化迫切要求海尔抓紧时间去布局和精耕细作。

    黄翔: 是不是可以这样来理解: 海尔也已经具备了实施这个战略的资源?

    张瑞敏: 不是海尔具备了资源,而是全球化和信息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平台,可以更好地去整合资源,尤其是产品和市场开发的资源和人才,而以往就比较困难。

    黄翔: 您能不能为我们想象一下十年后的海尔会是什么样子?比如规模上。

    张瑞敏: 很难想象,这就好比在十年前想今天。但不管怎么说,十年以后,我想海尔应该成为全球竞争、整合之后行业所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几家全球化企业之一,特别在白色家电领域。这个应该是肯定的。如果从规模上衡量,至少还要增长一倍才行。当然,这很困难。

    黄翔: 难度在哪里?

    张瑞敏: 比方说,欧洲一些世界名牌到中国来,当时提出来可以战略性亏损五年,但我发现它们亏损了九年才盈利。对海尔来说,如果到世界各地都按照这个标准去做,在每一个区域都亏损九年才能占领市场的话,规模倒是上去了,利润也许就没有了。

    所以,从现在开始到往后九年,最大的挑战是在增长的同时保持利润,所以我们的口号就是“高增值前提下的高增长”。仅仅做到高增长,有时并不困难。你一旦进入别的市场,产品开发、广告等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在美国曼哈顿的大楼、日本银座做的广告,都是用钱堆起来的,但我们必须这么做,才能买到用户的心,这就需要有利润做后盾。

    黄翔: 海尔这十年的发展是不是可以看作是中国企业的一个缩影。即整体实力有所增强,但与对手的力量对比未必占了上风?那么,与对手最主要的差距在哪里?

    张瑞敏: 是的。中国企业与国外优秀企业的差距,我觉得不见得是在缩小。我自己的体会是,最大的差距是企业领导人的心态。中国的企业太浮躁,当然也包括海尔。每当处于高速发展的时候,领导人总是会想入非非。这种心态容易造成中外企业在非常基础的管理层面上的差距。当然,战略上也有差距,但基础管理工作做不到位,这方面的差距更大。

    比如媒体上说,ERP 在中国的失败率大概是 80% 或者 90%,就是说基本上都会失败。我相信,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心态问题,以为信息化、电脑管理、ERP 就能解决企业所有的管理问题。而实际上,我们自己的管理流程本身就不合理,怎么能指望计算机给你一个合理的流程?

    我始终认为,到现在为止,中国企业没有自己的管理思想和模式,而学习外国的经验效果也不理想。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热衷于追逐西方的管理工具,而不是基本的管理思想,显得急功近利,舍本求末。打个比方说,大家都非常热衷于减肥药,而忘记了减肥的本质是要健康。把健康扔到一边,只看到吃某种东西能瘦下来就可以,这肯定是本末倒置了。

    黄翔: 您刚才提到 ERP,您觉得海尔的 ERP 工程达到目的了吗?

    张瑞敏: 现在还不敢这么说,因为这是一个不断升级的过程。这中间也走过一些弯路,但现在的思路是清晰的。过去我们做的一些事,是根据当时的理解和当时的流程,而现在的流程变了,就需要重新来做。我觉得海尔在这方面并不完美,但思路是对的,就是始终把流程非常清晰地告诉员工。

    另外,海尔的应用也可能比别人更好一些。比如说我们的“三码合一”。每一位员工都有一个人码,每一个产品有一个物码,然后有一个定单码,这三者永远是扣在一起的。又比方说,维修人员到一个用户家里去,一扫描这个码,通过信息系统传回来,我马上就会知道这个事当时是谁干的。而且还能知道,你今天干得怎么样,你三天前干得怎么样,在哪个用户家里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ERP 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东西,是每个人都可以用的管理工具。

    还有,现在我们搞的信息化日清,就是每个人每天都有一个日清表。过去的做法是每个人说自己今天干了什么、干得如何,但你可能会报一个对你有利的数,造成信息失真。而现在,比如你到北京国美去销售,我每天直接从国美获得销售数据。你说你今天销售了 10 台,但国美回来的数是 8 台,我们就来研究为什么差了两台,这就是信息的扁平化。

    黄翔: 据您看,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对中国企业的发展和成长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张瑞敏: 中国经济的发展,外资肯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GDP 和出口这块儿,50% 以上都是外资。至于对中国企业的影响,还有危害等,我认为问题出在中国企业自身。资本本来就是来追求利润的。在引进方面,很多企业基本上是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有了点利润和市场,马上就吃老本了。假如你不消化的话,到了一定程度,不管你花了多少钱,人家就不给你再创造价值,形成了外资单赢的局面。

    中国企业早就应该端正对待外资的态度。从一开始无条件接受外资,到今天又质疑外资的作用,正说明我们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进步。

    黄翔: 十年来,中国的商业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您觉得还有那些改善是您期待的?

    张瑞敏: 我觉得需要制订和实施更多的有关市场经济的规则。现在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是恶性竞争和挤压供应商。这在国外是有非常明确的法律规定的。有关部门没有及时地出台政策,这些歪风邪气会助长“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比如在卖场的现场中出现的虚假宣传。一些国外的企业对这方面的意见非常大,这就需要政府出面来解决。如果你不来解决的话,再这么混乱下去就没有人来了,对整个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都不利。

    黄翔: 您的意思是说单靠企业自身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张瑞敏: 是的。过去搞的那些“企业自律”之类的东西,只能是辅助手段。在没有规则的前提下,企业自律不起来,无论是价格自律,还是其他什么自律,都是如此。

    陈玮: 海尔在《财富》(中文版)和 Hay(合益)集团联合举办的“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调查中,获得了第一名。但在“全球最受赞赏的公司”中,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一家企业上榜,而以日本、韩国优秀企业为代表的亚洲公司已经屡屡上榜,特别是丰田今年已经成为第二名。(张瑞敏插话: 丰田去年是多少名?)它去年是第五名,前年是第八名。这确实给全球商界一个很大的震动。我们看到,在全球最受赞赏的企业中,有些地方做得特别出色,比如说高层团队建设。您刚才也谈到了创新机制、最高层经理人的团队建设和本部长的培训。您能不能谈谈在高层团队建设方面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张瑞敏: 第一个就是每位高层都有非常具体的市场目标。我们所有的副总裁不仅是分管,而且必须负责把分管的市场做到一定程度。他们和其他的本部长一样接受考核。有些中国企业的高层,也负责一些事,但很具体的目标就不清晰了。

    第二是每周的研讨学习,这是一个多年的惯例。每个周六上午,高层都必须来研讨最近这一周当中的问题,主要是思路上和管理上的问题。通过及时的脑力激荡,迅速解决出现的新问题。

    陈玮: 您刚才提到每位高级管理者的分工目标。能否谈谈目标会具体到什么程度?

    张瑞敏: 我们梁副总裁分管冰箱,他的战略性目标就是让冰箱成为全球知名品牌,冰箱规模成为全球第一。现在,海尔的冰箱在国内已经是第一,但需要在利润和占有率上更高,需要在国内的每一个主要城市都成为第一。目前来看,海尔的冰箱销量在全球数一数二,但量主要还是在中国市场。这些都是这位副总裁要解决的问题。

    那么,海尔的一个决策是先难后易,先把美国市场做好,这就需要梁去管很多具体的东西。比如,建美国这个项目,就要当地设计、当地生产、当地营销三位一体,将美国公司变成一个经营体,由他亲自来负责。具体怎么做,谁都没有答案,他自己去探索,包括激励机制、管理流程,等等。

    陈玮: 关于每周六上午的脑力激荡,通常会谈一些什么样的问题?会议的主要程序是怎么进行的?

    张瑞敏: 海尔过去的做法是集团所有的高级管理人员,大约是 80 人,在周六上午集体学习。最近一个时期的做法是,每位本部长集中脱产学习一个星期。在最后一天,其他人也集中起来,听他们来讲,每个人讲 20 分钟。这其中,又可分为“分享成果”和“需求突破”。所谓“分享成果”,就是由你来介绍经验,启发别人;“需求突破”,指的是你有难题,求助于大家。如果你是做营销的,遇到了问题,就可以点名要负责整个市场销售的副总裁周云杰来回答。比方说,你想尝试把一个店变成一个经营体。传统的做法是店里需要几个人,这些人是我们分配给店里的,这个月卖多少,他们就可以拿多少钱。但现在可以倒过来决策,竞争上岗的人完全可以改变原来的机制。他可以将店虚拟为一个公司。例如,明确我们要的是多少,超出利润以上的(假设是虚拟 20 的)股份,你就可以达到 20%,不是过去卖一台多少钱,而是经营到什么程度、多少钱,所以完全是一种思路的改变。这样的话,一个店就成了一个车间。对于事业部和那些制造部门,我们同样也可以思考把一个班组搞成什么样,把一条生产线搞成什么样。而这些,其实都是通过互相交流、碰撞得出来的。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