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未来值得关注的商人
 作者: 周展宏    时间: 2004年01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六十一期>>封面专题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在关注中国移动和中国人寿掌门人的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寻找未来将有所作为的中国商人。相信我们,你将来还会听到以下这些人物的大名

    作者:周展宏

    刘庆峰

    安徽中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领导中文语音市场

    30 岁出头的刘庆峰创业已近 5 年。作为安徽中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今年他成为安徽省最年轻的全国人大代表,这可是许多比他年长、资产规模更大的中国企业家都梦想的荣耀。2003 年讯飞公司的营业额不过 5,000 万元人民币,去年才开始实现盈利,员工仅 240 余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讯飞仍然是一家小公司。那么,我们为何看好刘庆峰及其率领的这家中文语音技术公司呢?

    简而言之,讯飞是一家掌握著核心技术、所在行业又有爆发性增长潜力的公司。“我们的行业有`喷泉效应',而优势别人很难通过投入资金和人力来 复制,中国在高科技领域有这样潜质的公司并不多。”刘庆峰这样概括讯飞,可不是年少轻狂的 CEO 的豪言壮语,因为从发展前景看,讯飞确实有机会成为一家大公司。讯飞是一家学生创业型的,专门从事语音技术方面的基础研究、软件应用、系统集成、硬件产品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公司。

    1998 年 12 月,在有微软、IBM、英特尔、惠普和摩托罗拉等国际著名公司参加的新加坡首届国际汉语处理研讨会上,刘庆峰等人的科大语音合成系统研究成果被认为代表了当时汉语语音合成技术的最高水平。直到今天,科大讯飞的中文语音合成技术仍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语音技术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实现让人们通过手机听短信,而不仅仅是阅读。网页上的新闻也可以听。如果你在驾车,不方便看文件,也可以通过语音技术将文字转换成声音。讯飞估计,未来 5 年电脑应用、社会信息服务、手机、车载设备以及玩具等 5 个领域的市场潜力将超过 360 亿人民币。而据 CNNIC(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分析,中文语音产业未来 5 年内有 1,000 亿元人民币的潜在市场。

    刘庆峰很推崇索尼的理念,即要引导消费者或者客户思考需要什么产品。像索尼开发的随身听一样,讯飞所提供的产品并不存在已经成熟的市场, 因此讯飞也需要教育市场。讯飞强调自己比消费者更了解他们心里想要什么样的产品,强调要有索尼一样的创新精神和勇气。当然,与索尼不同,讯飞并不是开发一种消费类产品,因此教育市场的工作也并不都由自己完成。目前,讯飞已经有 420 多家产业合作伙伴,其中与行业应用和桌面应用相关的有 360 多家,与车载设备、手机、玩具等嵌入式产品相关的有 60 多家。刘庆峰对在教育市场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还比较满意,估计今年这个产业有 2 亿多人民币的规模,带动相关应用 10 亿人民币左右。据介绍,在语音技术的主流市场,讯飞占到了 80% 的市场份额。

    迄今为止,讯飞推广中文语音技术的应用已近 3 年,尝试了在 20 多个行业中的应用。刘庆峰认为,今后的策略是集中,即逐渐聚焦到几个重点行业上。现在,讯飞也形成了自己明确的推广思路:首先,针对电信、银行、保险、证券等全国一统的行业,要集中精力做好成功的案例,在这些行业成功案例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其次,针对在消费类产品(如汽车、手机和个人数字助理等)方面的应用,讯飞将与相应的行业制造商或运营商结成战略同盟,与之相配合,一起来宣传和推广中文语音技术的应用。 带有浓重书卷气的刘庆峰抱负很宏大:“2001 年,中关村不过只有 500 亿人民币的产值,相当于一个硅谷中型公司的规模,作为中国最著名的高科技产业园区,这未免有些让人汗颜。”当刘庆峰这么说的时候,可以明显感受到讯飞希望成长为一家大公司的梦想。但是,他也深深地感到公司目前的规模还太小,对产业的影响力非常有限。比如,讯飞手机嵌入式产品要进入国际著名品牌的手机,还将面临较长时间的评价过程,这种评价过程对讯飞而言实际上是一种很高的壁垒。

    刘庆峰还怀著一种危机意识。他预计,中文语音市场在未来三到五年就会 有一次爆发性的增长,而讯飞在中文语音产业就像一支燃烧最亮的火把,如果不能迅速燎原,恐怕终将熄灭。

    沈琦炜

    上海熙可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

    在不需要英雄的行业里增长

    这几年,物流在中国突然成为热点行业。背后的逻辑很简单:中国物流的成本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 15% 以上,而这种成本在欧美则低于 10%。这意味著中国物流业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行业人士预计中国将很快诞生出有 100-200 亿规模的中型物流公司,而上海熙可物流有限公司很可能是其中的一员。

    沈琦炜在 1997 年几乎白手起家创立了熙可物流,目前的年营业额为 4 亿人民币,员工超过 600 人。但对于处在群雄纷争年代的中国物流企业来说,这个规模还相当小。这个行业既没有形成很高的行业进入壁垒,企业也大都没有形成固定的业务模式,但总经理沈琦炜认为他把握住了趋势:“市场在变化之中,传统渠道在萎缩,新渠道不断生成,趋势是集中,物流公司的规模将越来越大。”

    创业初期,熙可物流进入的是第三方物流和医疗器械分销两个领域,后剥离医疗器械分销的业务而专注于第三方物流。现在,公司已经初步建立了全国的物流渠道。对全国一类城市,熙可能够 12-24 小时内送达门店;二类城市,在 24-48 小时内送达;三类城市以及一些很小的城市(占全国城市总数不到 15%),72 小时内送达。另外,熙可还掌握了一些分销渠道。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成为供应链服务商。所谓供应链,在熙可是指连接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各个环节。如果一个产品有 100 块钱的利润,其中 20 块属于制造商,物流占 5 块,零售商 20 块,还有 55 块都属于批发和分销商。沈琦炜说,“我们在做好目前 5 块钱的生意的同时,也要准备好做另外 55 块钱的生意。”

    当 1997 年进入物流行业的时候,熙可便提出物流是设计,而不仅是做运输。就是说,你要设计出一个物流的体系,这就有点像做咨询,但与咨询 不同的是,设计做完了还要实施,使之实现。物流经过设计,不仅为客户节省费用,有时还被客户作为一种竞争战略来使用,如缩短送货所需的时间,送货到竞争对手送达不了的二级城市等。或许是因为比其他人更领先的物流理念,同时当时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市场还处于空白,熙可迅速在该产业占据一席之地。目前,公司的综合实力在业内属于排名前五位的企业,拥有联合利华、宝洁以及 BP 这样著名的国际客户。

    2001 年熙可物流引入了国际风险投资商。在带来发展所需资金的同时,公司也接受了先进的管理理念。比如,公司在投资方的建议和指导下,从外部引入了财务总监。对这一点,投资方大感欣慰。的确,熙可的管理团队被业界公认是主要竞争优势之一。

    熙可物流希望一两年内在境外上市,界时筹得的资金将主要用于物流、分销和 OEM 管理,也即实现向一家供应链服务商的转变。沈琦炜说,“这种供应链公司的收入增长将会很快,做 50 亿不是我们的目标。在五、六年中,我们要成为一家年收入超过 100 亿的公司。”这并非天方夜谭。目前熙可每年运送的货物价值已经超过上百亿人民币,但客户的批发和分销还是通过自己的渠道。如果都转而用熙可的渠道,本身收入的增长就很可观。当然,要实现上述目标,熙可要做的事情还很多,这些事情涉及订单管理、采购、品牌甄选、渠道融资以及财务管理等各个业务环节。“我们将会选择几个行业做,如建材、餐饮的辅材、奢侈品等。”沈琦炜显得对公司即将进入的领域胸有成竹,但他也提醒记者:“物流是一个传统行业,没有暴利,不需要英雄,我们会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个细节。”

    王东临

    北京书生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数字化的书生

    到 2003 年,王东临创业已经 7 年。在这一年,他拿到了第一笔风险投资── 1,600 万人民币,同时入选“中关村优秀创业者”。这个称号他当之 无愧,因为创业伊始,他的书生公司就实现盈利,而且也是中关村近几年增长最快的高科技公司之一。

    1996 年开始创业的时候,王东临就确定了公司发展的方向:信息的数字化。7 年后,他对自己选择的方向更加坚定。在王东临的眼中,信息社会中信息的价值越来越大,而越来越多的信息将会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在。他把数字信息分为三类:数据库、数字文档和数字多媒体。前者的发展已经成熟,无论对技术还是资金的要求都很高,他在这方面取得成功的机会几乎没有。而数字多媒体直到现在应用还不很广泛,因此王东临决定集中精力做数字文档,即把原本贮存在纸上的信息变成数字化信息,存贮在电子设备上。王东临看得很准,最近几年这块业务的增长率每年都超过了 100%。

    创业初期,王东临不仅要自己写程序,还要自己做测试、做调查、做软件商品化(如购买软件盒、贴软件的标签)、做销售等。但在接受采访时,他并不想回顾当时的艰辛,而是津津乐道地谈论他所从事的事业有多么伟大。他甚至认为,自己现在开发的软件比微软的 Windows 操作系统还要重要。他对记者说,“如果让《财富》的老板选择把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换掉,或者把以前你们杂志上的信息全部换掉,他愿意怎么做呢?可能他宁愿换操作系统也不愿丢失杂志上的信息,两害相权取其轻。微软所提供的是信息处理的平台,而我们所提供的是信息的平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工作更重要。”

    王东临目前担任北京书生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书生数字”)和北京书生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书生国际”)的董事长。这两家公司分别经营不同的信息数字化业务,其中书生国际所经营的电子公文业务的服务对象是各级政府机关及行业机构。国务院办公厅于 2001 年 4 月指定书生电子公文系统为全国政府机关开展公文无纸化传输的唯一标准产品,该系 统目前在中国占到 90% 以上的市场份额。2003 年,书生国际的营业额有望超过 4,000 万人民币。

    据书生国际总裁张本伟介绍,书生国际是一家具有核心技术的公司,包括信息数字化最底层的技术,因此门槛比较高。在这方面,它与 Adobe 公司类似。公司现有 20 多人从事基础技术的研发。从根本上说,书生国际从事的是电子纸业务,即在电脑上模仿所有纸的功能,而电子公文业务只是电子纸的一个具体应用,企业将来的市场将比现在的政府市场更为广阔。2004 年,书生国际还有两个新业务:eform(电子表单)和 DRM(数字产权保护)。这两个业务都是面向全球市场的。张本伟认为,由于 XML 这种新技术的诞生给书生国际带来了机会,在这两个业务上,书生与 Adobe 和微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书生国际的 eform 商用版 2004 年春节后面市,而 DRM 产品将在年中上市。书生国际的这些产品是基于 Java 跨平台的,而不是基于微软的操作系统;用的是书生自己开发的 ICP.SEP 格式,而不是 Adobe 的 PDF 格式。

    张本伟说,“真正有潜力是做标准。我们现在做的事情某种意义上正在界定中文文档数字化的标准。当然,最后都要用市场份额说话。在政府用户上,我们已经是标准了。企业用户还要看未来的发展,而后者的市场无疑更大。”书生国际计划在 2005 年春节以前在境外上市,那时仍有爆发性增长的可能。

    书生数字则经营电子图书和数字图书馆业务。中国共有 500 多家出版社,目前公司已经与其中的 300 多家出版社签约成为合作伙伴。书生帮助它们把出版的书籍变成电子图书,然后经营这些电子图书。而书生数字的数字图书馆业务的市场占有率也一直处于中国第一。因为电子图书业务涉及版权,所以书生数字积极促进数字版权立法的工作。公司甚至资助研究美国的数字版权法。目前,书生数字的营业额与书生国际相当。两家公司加起来, 明年的收入有望超过 1 亿人民币。

    在经营公司之余,王东临兴趣广泛。比如,在中国互联网界赫赫有名的 ID“书生意气”就是他。他还痴迷于哲学,曾在《哲学动态》逻辑专刊上发表题为《关于逻辑的几个问题》等文章。看来,王东临似乎在技术、商业和学术这几个截然不同的领域里都能做到游刃有余。

    张文中

    北京物美集团董事长

    做中国的沃尔玛?

    一位从美国硅谷回来的博士后创业时选择了零售业,这确实有点出人意料。但对物美集团董事长张文中来说,这一切顺理成章。作为斯坦福大学系统学的博士后,张文中的观点是:零售业其实是高科技行业,因为它依赖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

    事实上,1994 年张文中回国后最初成立的公司就是开发零售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公司开发出产品后,他又决定开一家店做应用的示范,结果“开店的热情”一发而不可收。现在,北京物美(包括物美集团和物美投资)已经发展成为年销售额超过 50 亿人民币的大型连锁企业,拥有 200 多家便利店,25 家综合超市。

    连锁经营有利于零售业的扩张,但中国 100 家大连锁店的零售总额仅占消费品销售总额的 6%。很明显,中国零售市场的渗透率不足,蕴藏著巨大的增长 潜力。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统计,中国百大连锁零售商的销售额已由 1999 年的 640 亿人民币增至 2002 年的 2,460 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 57%,与此同时中国零售消费年复合增长率则为 9%。因此,物美集团这几年的发展或许正是凭借了中国零售连锁业高速发展的外部环境。

    当然,除了外部因素之外,张文中的眼光也很重要,因为 1994 年中国大多数零售商还对信息不很重视,而物美创业就是从信息系统开发开始的。其次,通过兼并收购国有企业进行扩张,也是物美这几年得以迅速发展的法宝之一。许多民营企业收购国有企业时不愿意接收原企业的员工,而政府出售时又不得不考虑就业问题。出国前,张文中曾经在中国政府智囊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任职,因此谙熟中国政府的运作机制,也很理解政府的苦恼。于是,他承诺全盘接纳国有企业的原有职工。通过整合国有商业网点,物美不仅自身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为当地政府解决了很多就业问题,因此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就不足为奇了。今年,物美集团对兼并企业的成功整合管理还获得了“第九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物美集团副董事长吴坚忠认为,对收购企业强大的整合能力是物美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2003 年 11 月 21 日,北京物美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部分约占北京物美营业额的 14%)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募集资金近 6 亿人民币,居今年香港创业板首位。而上市时的市盈率达 24,高出香港创业板平均市盈率近 60%。可以看出,投资者非常看好物美的发展前景。然而,与国际大零售商相比,物美规模还很小,如国际零售业巨头沃尔玛的日销售额为 14.2 亿美元,是物美年销售额的两倍多。物美也很清楚零售业是规模产生效益的行业。尽管如此,由于中国连锁零售业目前渗透率非常低,短期内还不至于形成与国际零售巨头短兵相接的局面;其次,吴坚忠认为物美以前 通过收购国有商业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机会仍然存在;再次,除了收入和盈利都保持高速增长之外,物美店面单位销售面积的销售额这几年也逐年上升,这也说明物美的综合管理能力在不断地提升。所有这些因素,可能正是一些国际知名的投资机构如世界银行、美国 JP 摩根财团、德意志银行等都认购物美股票的原因。

    物美目前对与国际零售巨头直接竞争仍然出言谨慎,但零售业是以结果说话的行业,吴坚忠认为只要真正做到位,物美未来仍然有机会。虽然我们不能预测物美能否成为中国的沃尔玛,但从物美这 8 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有理由看好张文中和他的管理团队。

    刘 建

    高维信诚资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瞄准移动商务

    刘建曾经是 SAP 的咨询总监,2000 年年底与人一起成立高维信诚资讯有限公司,公司一开始的业务是 IT 咨询。由于与全球最大的管理软件公司 SAP 的渊源,高维信诚很快就在 IT 咨询服务领域颇有斩获,到现在年营业额超过 2,000 万人民币,员工超过 120 人,并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杭州分别设有办事处。虽然目前公司 80% 的收入来自 IT 咨询业务,但许多人更看好的是刘建一年前新进入的领域:企业移动商务业务。所谓企业移动商务,是指利用无线通信在市场终端信息与企业后台的信息化系统之间实现同步。比如,对销售员的管理一直是许多企业很头痛的事情,因为他们往往长年在企业外部工作。以前企业只有通过定期将其召回公司来了解市场的信息,信息既不及时也不可能全面,而市场信息又决定著生产计划。企业移动商务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即时把销售一线的情况反馈到公司,经过后端处理后转换为客户数据或市场数据。以往市场信息反馈到总部一般最少需要 3-4 天的时间,而现在每天即时就可以知道,因此对市场需求预测更准确,生产精确度高,库存就会降低。刘建认为,企业移动商务简单实用地解决了企业以前比较头痛的一些问题,如销售供应链管理、销售管理等。

    目前,高维信诚被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特别授权全网端口,即可以在全中国范围内经营短信业务。拥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全网端口的公司在中国现在也只有 100 多家,它们大多服务于个人消费市场,从事企业级应用的很少。高维信诚是特批的,因为现阶段企业移动商务的流量还太小,而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又都想开发企业应用的市场。刘建对企业移动商务的市场容量很有信心。虽然没有人做过中国市场的数据分析,但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预测,2005 年美国这个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25 亿美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移动商务的市场潜力也不可小视。

    或许是因为移动商务的市场目前还太小,所以高维信诚的竞争对手的规模都很小。但刘建也很清楚,一旦市场爆发性扩大,必定有更多有实力的企业进入该领域。他认为,公司最主要的优势是在方案上。确实,作为以 IT 咨询起家的公司,刘建有理由相信自己比其他公司更了解客户的需求,也更了解如何使移动技术与企业原有的信息系统无缝地接合;其次,公司为企业服务的经验也很重要,赢得客户的能力比较强,企业服务不仅是我能做什么,用我的产品怎么好就可以,而是还会涉及很多企业流程管理,这也是高维信诚的强项;再次,公司现在已经比别人先行一步,并且赢得了可口可乐、宝洁、英国石油以及友邦保险等许多跨国公司客户。

    IT 咨询方面,高维信诚继续与 SAP 合作,目前正与 SAP 联合开发中小企业解决方案。中小企业软件是 SAP 在全球力推的软件,刘建的一些朋友认为这一块业务比移动商务更有潜力。该业务目前开展不到半年的时间,按刘建的说法是“发展势头相当好”。可以预见的是,IT 咨询业务在短期内将保证高维信诚有很好的现金流,但真正做大的机会却在企业移动商务领域。高维信诚成立时提出的公司发展理念是:以咨询的高端服务带动公司品牌, 进而带动其他快速增值业务的发展。现在看来,一切似乎都正在刘建预先设计的轨道上高速地行进。

    宦一鸣

    上海移通网络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定位无线应用

    上海移通网络有限公司 2000 年成立于美国硅谷,公司首席执行官宦一鸣是美国南加州大学的计算机硕士,并在哈佛大学获得 MBA 学位,公司定位于无线互联应用及服务领域。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幸存下来的移通公司转而到中国发展。

    回国后的移通在无线应用领域接二连三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第一个移动电子商店,第一个成功跨国企业移动管理系统,第一个与区域运营商开展后台技术合作,第一个跨平台系统等。这些“第一”使移通成为该领域最大的几个玩家之一。

    移通网络为企业提供服务,并且帮助企业运营无线应用,所以其客户是企业,但也可能直接面对消费者。宦一鸣说,从业务的角度看,“公司做得非常专、非常集中,主题是为客户提供一个很简单的采集信息和发布信息的功能。”但从行业的角度看移通则并不专,其行业选择的标准主要有三个:1. 比较适合无线应用的行业;2. 客户有购买力的行业;3. 企业能够接受、不需要做太多市场教育工作的行业。 从终端到平台到网络,无线通信市场与互联网都非常不一样。互联网都是标准的,因此存在很多经验和开发能力的问题,而如果要运营的话,又存在服务质量的问题。针对这些情况,移通网络会为客户做一定的咨询工作(如类似的有关项目,哪些环节可能会出问题等),而不仅是开发应用软件。同时,移通网络与手机制造商的互动比较多,会参与手机的设计。宦一鸣认为,无线市场娱乐(如交友、游戏等)会比较早地爆发,而再下一步就是无线交易,移通网络目前正与客户开发票务方面的无线服务软件。

    对很多同行转而去做短信和游戏,宦一鸣很不以为然。她坚持认为,未来市 场最大的可能还是无线应用领域。而且在无线市场,谁都无法预测未来。宦一鸣说,就“像短信,当初谁也不会想到发展这么快。”但她坚信,只要真正为客户节省费用,提供价值,迟早都会获得成功。“我主要是认为无线应用领域在中国有前景才回来创业的,而不是仅仅因为中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