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比尔•盖茨访谈:“奇迹仍在继续”
 作者: Brent Schlender    时间: 2003年04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五十二期>>技术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这位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从笼罩在愁云惨雾中的技术产业看到的是希望

    现在的情形一言难尽:对信息技术行业而言,去年简直糟糕透了。为了能够在计算机和服务交易中获得更多的实惠,各大公司在 2002 年不断向供应商施加压力,但实际上这些公司却没有买多少新产品;美国 PC 机的销量第一次出现下滑;与此同时,几乎所有蓝筹股技术公司的股票都陷入了低谷,难以自拔。然而,有一个人却对前途充满信心:他就是比尔•盖茨(Bill Gates)。

    盖茨理所当然是信息技术产业中最具声望的乐观主义者。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的这次旷日持久的技术衰退中,尽管盖茨的净资产损失了数百亿美元,但他仍然富甲天下, 仅他持有的微软公司的股票就达 330 亿美元。此外,对盖茨的公司来说,2002 年实际上也是值得颌首相庆的一年。首先,微软公司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有一些违反竞争的商业行为,2002 年微软侥幸躲过了有可能因此而带来的严厉制裁。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就在整个信息技术产业都陷于萎缩之际,由于推出的新型操作系统非常畅销,因此微软公司的增长率一直保持在 20% 以上,这款操作系统完美体现了视窗操作系统的特点,而且价格更加昂贵。不仅如此,盖茨和妻子梅林达(Melinda)于去年 9 月迎来了他们的第三个孩子菲比(Phoebe),他们为此欣喜不已。但是,盖茨也并非无忧无虑。微软公司一份财务报告的结果令人吃惊,该报告显示,尽管在截至去年 9 月的一个季度里公司的税后利润率达到了 35% 的惊人水平,但是公司除了在 PC 机操作系统和 Office 这样的应用软件业务上获得盈利外,在其他项目上公司几乎全面亏损。Xbox 游戏机、MSN 网上服务、为小型企业量身定做的软件、电视机机顶盒、手持设备以及蜂窝电话一年中共造成营业亏损 10 亿美元以上,而这些业务创造的营业额仅仅占微软公司 280 亿美元营业总额的 15%。微软公司在银行里有近 500 亿美元的储备,因此它完全可以把这些业务看作是企业的研发活动。但是用不了多久,微软就得谋求其他可以维持公司发展的收入来源和利润来源,尤其在信息技术开支萎靡不振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不过,盖茨始终保持著微笑。为了了解盖茨为什么如此乐观,以及他的观点将对 2003 年乃至将来的信息技术产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财富》记者布兰特•施伦德(Brent Schlender)在 2002 年 12 月末与微软公司的这位首席软件设计师坐到一起。盖茨上身穿一件刻板的蓝色毛线衫,下身穿一条灰色休闲裤,在 90 分钟的访谈里他向记者陈述了自己乐观的理由,这种乐观来自于他对顽强成长的信息技术所抱有的信心,他一直把这称为“奇迹”。

    你曾经说过,你对家庭中未来几年即将发生的事情兴奋不已。这是为什么?

    首先,电视游戏机将获得长足的进步,具备与数字录像机一样的功能:即录制电视节目。而且你还能在玩游戏的同时与他人聊天。它将与 PC 机相得益彰。如果你想边玩游戏边欣赏音乐,就不必再到多个不同的设备上去翻找同样的内容。无论这些音乐存放在什么装置上,你只需把它们与家庭网络连接起来即可。

    你是不是期望有一个类似于家庭服务器这样的设备来处理绝大部分工作内容?

    许多装置上都将有硬盘:你的 PC 机、电视,家庭服务器也有可能出现,但是这些硬盘都将有秩序地陈列在你的面前,这样你就好像拥有了一张可以存储任何内容的大磁盘。家庭服务器的优势在于,你可以让它一天 24 小时的工作,同时你用任何设备都可以对它进行访问──你的立体声音响、电视,或者是另外一台电脑。事实上,大多数人的做法是指定一台普通的 PC 机全天候地管理所有信息的存储情况,我更愿意把它称作是一个满负荷工作的客户终端。

    实现这一目标还需多久?

    三年之内肯定能实现。我希望这能刺激美国家庭购买 PC 机的需求。如果你能帮助消费者用一个无线家庭网络把电视游戏、图片、音乐和录像以及消费者软件连接在一起,并且由一个可以携带著在房间中随意走动的设备控制,那么所有的家用设备都会迅速组合在一处。当然,产品价格必须非常低廉,不过,这一切无疑会实现。

    最新的财务结果显示,你们的操作系统和 PC 机应用软件业务获利颇丰,但同时你们在大部分新市场却出现了亏损。微软公司能够成功地向核心业务以外的领域拓展吗?

    微软公司为顾客创造了许多具有突破意义的产品,但很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这些产品无法像其他产品一样不断为公司创造利润。幸运的是,我们有能力耐心等待机遇的出现。但是我们的核心业务也正面临著挑战。从某种程度而言,视窗操作平台业务的成长依赖于 PC 机销量,但目前 PC 机的销量却毫无起色。由于我们的用户已经开始放弃价格较低的家庭版操作系统,转而使用专业版,因此我们今年的财务状况呈大幅上升之势。但是我们发现用户的这种转变已经基本结束。

    我们把以 Office 办公软件为主的系列产品称作“信息工人”,这项业务也为我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是,要想让这项业务继续保持增长,还必须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而这种改善并不仅仅是把产品的定价模式转换为订购模式这么简单。我们必须从更广阔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即除却字处理、表格制作和提案演示制作外,软件实际上还能为我们创造什么样的生产力。今天上午我一直都在开会,讨论的就是我们称之为商业智能的问题。在公司内部,你要进行销售分析、项目策划以及项目预算等工作──而软件能否尽可能地简化这些工作?问题的答案是,“实现这个梦想已经为期不远了”。我的意思是,你根据希贝公司(Siebel)的客户关系管理软件(CRM)提交的报告做出预测,并努力查阅根据 SAP 公司的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得出的数据,但实际上并没有一个程序真正系统地处理所有这些问题。我们希望在 Office 系列软件中增添这样一个工具,因为这些正是许多人的日常工作。下面介绍的就是你一天的工作流程。由于人们希望你能参加某个项目的竞标或者对某个问题做出答复,因此信息工人将会收到大量的电子邮件。所有这些“活动”都集中到了你的 PC 机上。这种软件能帮你识别哪些内容应该置之不理,哪些应该转交给其他人处理,以及确定这些内容的优先次序吗?不,我们现在还做不到这些。人们还想把打电话变成面对面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你可以使 PC 机的显示屏和电话协同工作,这样在你谈话的过程中便能记录下所发生的一切,同时还能查阅相 关文件并对之进行修改。如果你能大幅提高打电话的效率,这种变革的意义将非同寻常。

    因此,现在的问题并不是 Office 软件业务达到了发展的极限。它的发展目标应该是开发出可以提高信息工人工作效率的软件:帮助它们管理日程安排、优先处理它们的活动、充分理解它们所参与的业务流程,并对自身的信息严格保密。而我们离这些目标还很远。其中有些目标很难实现,但值得欣慰的是,这只是在公司现有的网络和数据存储投资上再添加一个软件,因此这种改善最多只需让每个信息工人花费数百美元就能极大地改善它们日常工作流 程和工作任务的质量和效率。

    你那些亏损的业务情况如何呢?

    你指的是不是我们正处于亏损的四项业务──企业解决方案(专为小型企业设计的企业软件)、Xbox 游戏机、MSN 和移动平台(个人数字助理及智能蜂窝电话)──其实我们有一个三年计划,某项业务还有一个四年计划,按照计划这四项业务都会扭亏为盈。这并不意味著我们以亏损为荣,但如果有人说“我的天哪,我们本以为现在已经开始盈利了”,这可也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以移动通讯设备为例,除非这项业务已经形成规模──我的意思是直到每年有 2,000 万台个人数字助理和蜂窝 电话使用我们设计的软件──否则我们不指望盈利。我们目 前的研发投资所处的阶段是假设收取适当的专利权使用费,而实际上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假以时日──我们也有可能永远都无法实现这一目标。但是我们很清楚,我们是为数不多的几家投以巨资的公司,而且从某种角度来说 2,000 万台个人数字助理和蜂窝电话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2002 年共售出了 4 亿台蜂窝电话,而你的目标仅为这一数目的 5%。是的,但我倾向于把那些没有配备高质量显示屏的设备排除在外。可是市场却再次以较快的速度转向了此类产品。我们的技术非常先进, 而且我们的销量也足以使我们有了学习的机会。实际上,如果由于客户太少了以至于没有人能告诉你有什么问题,那才真让人感到担心呢。

    你的互动电视业务是不是客户很少?

    是的,我们的电视业务的确存在这一问题。我们原以为有线电视行业会有一些新动向,但却没有出现,因此我们现在必须折回头来,设计两种机顶盒产品,一种产品的功能比我们原先预想的弱,而另一种产品的功能则应该比预想的更强。我想这是说明我犯错误的最好例证,我判断失误,并且让微软集团按照错误的描述进行产品设计。

    否则,近些天来你可能会非常兴奋。是的,这十年来,我对许多不同领域均保持乐观态度。信息技术人员的工作是否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是否可以付出的更少却得到相同,甚至更好的结果?我们是否还能继续改进数据中心使之自动运转,让软件及时更新并且保证使用安全?这些都是棘手的问题,但它们终将获得解决。

    接下来是企业方面的问题:为了撮合买卖双方,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进行交易的时候是否能不受地点限制地全面实现自动化?

    当然,经过这一个十年的发展 我们将实现这个目标。或者让我们以亚马逊公司(Amazon)、eBay 公司、即时信息的发展,以及数字规划的重要性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这些事物为什么能保持发展的态势?部分原因是因为它们具有多种多样的外形因素,这样你便可以用不同的设置方式接触到它们,这种特性使得它们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而且具有更强的互补性。

    你能就这一问题做出更具体的解释吗?

    外形因素共有五种:墙壁大小、桌面大小、拍纸簿大小、口袋大小和手腕大小。我们要做的是让这些设备具有更强的互补关系,这样你就能考虑,“我的 PC 机上有一个电子日程表,因此不用我提出要求,我戴在手腕上的设备便可以告诉我目前的交通状况,因为它知道我的行程。”但是这些设备必须协同运作才能发挥作用。

    你为什么对实现这些目标充满信心?

    首要原因是,在软件和芯片的基础技术领域奇迹仍然层出不穷。每年我们都会斥资 50 亿美元用以研发类似于拍纸簿电脑、Xbox Live 这样的产品以及网络服务。尤其是网络服务,这是一宗非常大的业务。它们基本上可以算作实现互联网鼎盛时期所宣传的各种伟大憧憬的必要标准。即便在目前信息技术开支吃紧的情况下,我们和业内其他一些公司仍然致力于把这些工具转化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基础设施,从而为开展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奠定基础。

    事实证明,无论对于公司内部的各个部门,还是组织内部不同专业领域之间,甚至是家庭而言,这样一种强大的基础设施都非常适用。在公司内部,后台系统如 ERP 或 CRM 与坐在办公桌旁的技术人员之间存在一种非常有趣的界限,这些技术人员往往生活在一个由电话、传真机和电子邮件组成的杂乱无章的世界里。实际上,两家公 司之间的交易至少牵涉到四个方面:甲公司的技术人员与乙公司的技术人员进行交谈,同样是这两组人员还要各自与本公司的后台系统相互交流。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公司内部存在的这些界限,以及存在于买卖双方之间的各种界限。这就是网络服务的全部内容。我们因为开创这种概念并推动了它的发展而获得不少赞誉,但 IBM 公司也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网络服务的发展之中。不过,如果没有我们正在研究的这些标准,这个目标就无法实现。

    你对正在形成的网络服务标准是否感觉不错?

    是的。我们已经取得了许多惊人的成绩。通常来说,你首先得到的是公司精心研制的产品,随后整个行业才会介入其中,并把各公司创造的参差不齐的方法统一起来。例如,IBM 公司最初的 PC 机设计是该公司的专利产品,为 IBM 公司独家所有,它与 Radio Shack 生产的计算机不同,而 Radio Shack 生产的计算机又与 Osbourne 的计算机有所不同。对 PC 机而言,IBM 公司的 PC 机是一种处于关键发展阶段的、唯一的单方面标准。但是,在任何人都可以随意买卖商品的电子商务领域,如果 IBM 公司或者微软公司告诉消费者“你们只能用 IBM 公司或者微软公司的方式来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是行不通的。这一次,我们会更紧密地协同工作。听起来,IBM 这次又成为微软最强劲的竞争对手了。是的,他们当然是头号对手。

    译者:钱志清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