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美国GDP数据重创降息预期

美国GDP数据重创降息预期

2024-04-26 08:15
4月25日晚间,美国披露的两份重磅数据,令市场大惊失色。美国商务部公布的首次预估数据显示,美国第一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增长1.6%,预期值2.5%,去年第四季度终值为3.4%。通胀方面,美国第一季度实际个人消费支出季调后环比折年率初值为2.5%,预估为3.0%,前值为3.3%;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PCE价格指数增长了3.7%,前值为2.0%。 | 相关阅读(每日经济新闻)
51
隐隐

隐隐

一定程度上,GDP和通胀数据有滞后性,现在还无法断言美国经济软着陆无望,但是美联储眼下的确身处两难的境地:继续收紧货币政策,经济下行的风险已经显现,而通胀反弹又使得2%的目标看上去更远。原本预计今年会有4次降息的预期也在缩水。有交易员分析美联储将推迟降息至12月,甚至今年不降息,大选也将成为今年的关键变量

30
王衍行

王衍行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大失所望的数据。美国商务部今天公布,由于消费者支出和出口趋缓,美国2024年第一季经济成长1.6%,远低于市场分析师预期。商务部指出,今年第一季国内生产毛额(GDP)折合年率成长1.6%,明显低于分析师预估的2.4%,且相较于2023年第4季强劲成长3.4%也大幅放缓。商务部的报告写道,经济成长趋缓“主要反映了消费者支出、出口以及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支出的放缓…联邦政府支出也有所下滑”。值得指出的是,这次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是2022年第二季度经济萎缩之后的最差数据。

拜登是数据的最大受害者。尽管美国最新的GDP数据仍有增长,但国内经济压力可能会给寻求今年11月成功连任的总统拜登带来压力。随着美国总统大选逼近,国内经济状况也引起民众关注,虽然通膨率已大幅降缓,从2022年的9.1%降至目前的3.5%,但物价仍远高疫情前的水平。另一份数据表明,美国第一季度核心PCE物价指数年化初值环比升3.7%,预期升3.4%,2023年四季度终值升2.0%,修正值升2.1%,初值升2.0%。民调显示,虽然就业市场强健、股市接近历史新高、通膨率大幅回落,许多美国民众仍把物价高涨的问题归咎于拜登。

拜登的发声。数据发布后,美国总统拜登在声明中表示,周四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保持强劲,继续稳定增长”。拜登还强调,失业率两年多来一直保持在百分之四以下。“但我们还有更多工作要做。对于工薪家庭来说,成本太高了,我正在努力降低成本。”拜登说。应该说,拜登的声明透露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投资者和美联储的最大变数。周四的GDP报告给投资者和美联储政策制定者泼了冷水,抑或敲响了最新的警钟。投资者和美联储一直聚精会神、甚至屏住呼吸,期待通胀下降可以让今年夏天正式开始降息。但这次的数据使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更加扑朔迷离。可以说,美联储降息之梦渐行渐远,特别是,周四的GDP报告再次给投资者和美联储决策者当头一棒,而且打的有些晕头转向。

我的几点判断,一是美国经济基础依然强劲。美国周四的数据不值得过度担忧。美国经济持续性表现得依旧可圈可点,名义数据可能会低了一点,但这不会改变其强劲的经济基础;二是数据背后存在一些“奇特”的原因,美国的GDP数据统计方法比较独特,如果用更常见的同比增速来看,美国一季度GDP增速为3%,与去年三、四季度的2.9%和3.1%相差无几。特别是,这个数据只是初值,后面还有可能出现修订;三是通胀将持续下降至正常水平的难度不大。当前,有证据表明,美国通胀并未出现重新进入加速状态的迹象;四是住房成本、薪酬上涨处于合适区间。消费价格上涨中的最大成分是住房成本,而这部分的贡献将在未来一年里持续趋缓——房租已经处于相对的稳定状态,某些情况下还有所下降,这一变化将逐渐反映在物价指数中。同时,没有证据显示劳动力市场火热到让薪酬上涨成为通胀的源头。

但是,对美国经济数据、通胀、降息的认知,需要且行且观察,特别是,未来可能大大颠覆人们的传统认知。需要指出的是,对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胀居高不下的担忧,绝对是必要的。

24
兰香

兰香

长期跟踪研究金融和新产业

美联储今年降息的预期降温之际,更值得关注的是美联储再次加息的预期持续升温。期权市场目前显示美国在未来12个月内加息的可能性约为20%,较年初大幅上升。这种预期的转变对债券市场产生了冲击,对利率敏感的两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攀升至5.01%,达到5个月来的最高点,美股则在周一大涨之前经历了18个月以来最长连跌。

Pimco经济顾问、前美联储副主席Richard Clarida近期指出,如果数据持续令人失望,美联储将不得不重新考虑加息。尽管加息并非他的基本情况,但他认为一旦核心通胀率回升至3%以上,加息可能性就会增大。

纽约联储行长威廉姆斯此前也曾指出,当前经济状况意味着并不需要降息。同时他补充称,“如果数据表明我们需要更高的利率来实现目标,那么我们显然会考虑这一举措”。

撰写或查看更多观点,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最新: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