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下一个捷蓝
 作者: Patricia Sellers    时间: 2010年10月15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七十二期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尼尔曼在巴西开办新航空公司是想干什么?创造纪录是他的首要任务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摄影:PAULO FRIDMAN

    在巴西的办公室,戴维·尼尔曼(David Neeleman)踱着步子,历数 18 年来艰辛创业历经的种种经验教训。23 岁他开办旅行社,选择了一家刚组建的航空公司作为主要供应商。结果,航空公司很快倒闭,尼尔曼血本无归。这次痛苦的经历给他结结实实地上了一课:创业永远要有雄厚的资金作为保障。

    34 岁,尼尔曼把第二次创业的成果——莫里斯航空公司(Morris Air)卖给了西南航空。很快,自己也成了首席执行官赫伯·凯莱赫(Herb Kelleher)的接班候选人之一——直到被凯莱赫开除为止。尼尔曼从这次挫败中又学会了一招:永远要自己当老板。

    一晃到了 39 岁,尼尔曼创立了捷蓝航空公司(JetBlue),把它打造成全美第八大航空公司,自己也跻身于最受尊敬、最具创新能力的 CEO 之列。但是,2007年,一场超级冰风暴突然来袭,也让他作为经理人的缺陷暴露无遗——他拿出的应对方案过于随意,也没有和董事会进行沟通——结果他被扫地出门。这让尼尔曼学到了更多的教训,包括好好设计下一家公司,免得自己又被董事会炒掉。

    如今,尼尔曼把这些血的教训都运用到自己于 2008 年开创的拉丁版捷蓝航空公司——巴西蔚蓝航空公司(Azul,发音为“阿祖”,葡萄牙语,意为“蓝色”)的经营中。这可是他最大的一次赌博。为此,他筹措了 2.35 亿美元,创下了新航空公司的历史纪录。其中他个人出资达到 1.3 亿美元,几乎相当于他砸进捷蓝公司资金的4倍。

    大多数人都认为,年届 51 岁的尼尔曼再次把宝押到另一家航空公司身上,脑子一定是进水了。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众所周知,投资航空业是个赔钱的买卖。在《财富》杂志美国 500 强企业从事的主要行业中,航空业十年来为股东创造的投资回报排行老末(1999 年至 2009 年的年均收益为 -12.6%)。航空公司遍地开花,飞机多如牛毛,加之价格战此起彼伏,让美国最大的承运商在这段时间里总共损失掉 600 亿美元。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就曾公开表示,1989 年自己投资美国航空公司(U.S. Airways)是出了一手昏招儿。他告诉尼尔曼说自己对这个领域并不看好,还在其他场合打趣道:“如果哪位有远见的投资者当年能登上小鹰号航空母舰,把奥维尔(Orville,发明飞机的莱特兄弟之一——译注)的飞机打下来,那可真是给后人造福。”

    但是,尼尔曼坚信航空公司能够盈利,如果你知道该把资金投到哪里的话。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经济体,金融危机后经济已出现了高速反弹,预计今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可实现 5.8% 的增长。巴西中产阶级的增长率与中国不相上下——规模上亿,而且每天都在扩大——这让可口可乐、宝洁、福特等公司纷纷加大了对巴西的投入。尼尔曼吸引到一些高级的投资者,如得州太平洋私募公司(TPG)就向蔚蓝航空注资 3,000 万美元。

    虽然蔚蓝航空成立的时间并不长,但至少已经证明尼尔曼是正确的。自 2008 年 12 月投入运营开始,蔚蓝航空第一年的旅客运送总量已经达到 220 万人,打破了新航空公司的历史纪录——该纪录的保持者正是捷蓝公司。“捷蓝花了 10 个月零 10 天才创造出乘客总数 100 万人的纪录,而我们只用了不到 8 个月的时间。”尼尔曼说。按照他的估计,到今年年底,公司员工总数将从开业时的 2,100 人增加到 2,500 人以上,收入也将在去年 1.5 亿美元的基础上实现翻番,甚至更多。他还说,作为私人公司的蔚蓝航空已经步入正轨,正有望实现首次赢利。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