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关注世博后
 作者: 秦晨    时间: 2010年10月15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七十二期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上海世博会已接近尾声,它给观众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世博带动下的地区经济将会有哪些收获?更为重要的是,世博会的举办将给中国未来城市的发展规划带来怎样的启示?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世博会结束后,世博园区的二次开发一直备受关注——这也是世博会长期效应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上海世博会结束后,除了“一轴四馆”和城市最佳实践区将被永久保留外,其余上百个场馆将被陆续拆除或迁移。

    人们对于上海世博园土地后续开发的问题一直处于热烈讨论之中。“作为上海城区的一部分,世博园的后续开发应该被纳入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与上海城区未来的功能定位相一致。”陈宪说。今年7月,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部长杨晓渡公开透露,世博后的上海,将高起点规划世博园区功能定位和后续开发利用,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入多元化市场主体,推动世博园区二次开发,使其成为上海国际化的会议展览中心、旅游休闲中心、对外国际交流中心和外向型高端服务业集聚中心。

    世博研究院对于世博园土地的后续开发也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方案。“世博园所在的区域原本是上海的老工业区,世博会的召开使得这块土地焕发了新的活力,我们认为世博园的后续开发应该与上海目前的几大经济功能区——比如陆家嘴金融区、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临港新城等——区别定位,因而对于制造行业的进入应该限制。”王春燕透露说。“更为具体地说,世博园所在的地块拥有上海珍稀而优美的浦江亲水环境,利用世博园优良的环境规划和布局,发展上海的都市旅游业、展览业及高附加值的创意产业,优势得天独厚;此外,吸引国际性非赢利组织入驻世博地块,也将为上海打造全球中心增色不少。”

    “上海的商业氛围过于浓重,目前整个城市是钢筋混凝土的世界,缺乏柔和的绿色空间——上海在未来十年内要将城市努力打造为‘全球中心’,而‘全球中心’的内涵是多维的,除经济之外,还包括城市文化、市民素质、创新能力等诸多‘软’的方面。世博之后,我们应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对城市软实力的建设方面。”王春燕颇为感慨地说。而在通用汽车大中华区总裁甘文维看来,世博对于上海的收获不仅是在城市面貌上的改变,更为重要的是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未来城市建设”这个重要的命题上来了。

    “我认为世博会的召开对我们的最大启示在于城市发展理念的转变,也就是说,我们决不能把城市GDP当作城市发展的一切来看。”陈信康坦言。“如果让我为本届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注解,我认为应该是让老百姓的生活更美好。”

    上海世博经济研究院曾经以伦敦、纽约、东京、香港、北京5座城市为参照,对上海的“软实力”作了详细的调研评估。结果发现,上海在诸如文化力、治政能力、城市沟通能力等诸多方面的排名处于倒数。“我们在GDP、进出口、港口吞吐量等硬性指标方面表现得并不弱。”王春燕补充道。在软实力建设方面,世博研究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如上海应进一步开放文化产业、建立服务型政府等。“在软实力建设方面,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民间和市场的力量。”王春燕强调说。

    陈宪教授则将上海城市发展所面临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案集中到了呼唤政治体制改革上。在上海世博会的带动下,如何发展“长三角都市圈”,使之发展为亚洲最大的城市群——“世界第六大都市圈”的讨论也在不断深化。“上海必须主动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周边城市的沟通与融合,通过体制创新来解决长三角城市产业同构发展的问题。通俗地说,上海在商业成本日趋升高的形势下,需要更为开放,利用体制创新来差别定位。”陈宪说。

    世博经济研究院还提出了“以人为本、营销上海”的战略口号。王春燕透露,相比于其他全球中心城市,上海的城市营销比较弱,并没有专门的品牌推进机构。世博会的确为上海提供了一个向全球营销自己的机遇,“世博外交”被中国外交部列为今年工作的重点。上海世博会期间,接待的国家元首接近70位,而各国其他级别的高级官员更是在世博期间纷沓而至。9月12日,美国加州州长施瓦辛格访问上海世博会时表示,世博是让世界了解主办地的一扇窗,加州硅谷正计划申办2020年世博会。“作为创新中心,硅谷是举办世博会最具天赋的地方之一。”施瓦辛格说。他俨然当起了加州的“首席推销员”。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