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威廉姆斯-索诺玛公司的秘密武器
 作者: Jessica Shambora    时间: 2010年10月05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七十一期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这家零售商的发展离不开两位企业家。到目前为止,霍华德·莱斯特是其背后的功臣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虚心学习

    莱斯特靠实地考察,确定方向。他和威廉姆斯一起到欧洲进行了一次采购之旅,另外也造访了美国的厨房用品商店。他注意到,“这些店的经营更多是作为一种爱好,而不是生意。”

    尽管他嗅到了一个大机会,但并没有立刻采取行动。他聘用了一位直销专家,集中精力发展目录式销售,而不急于开店,因为这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当公司在1983年上市时,目录式销售占总收入的比例从五年前的50%上升到75%。目录销售的顾客地址也为开设新零售店的选址提供了指导。

    莱斯特还聘请专家教他有关房地产的学问。很快,他就像大厨排列餐刀一样开始仔细挑选地点了。当购物中心业主试图将其新式“厨房”商店放在美食广场旁边时,他拒绝了。威廉姆斯-索诺玛公司属于奢侈品牌。

大赌注来自细微处的洞察力

    威廉姆斯-索诺玛公司扩大了零售的界限,为顾客提供烹饪课程、餐桌摆放演示及品尝会。“用店主的思维来思考”,这种公司哲学最早由莱斯特提出,他会阅读每一位顾客的来信和意见卡。他强调的不是库存水平,或是后来的网站点击率,而是以下这类顾客指标:“昨天我们没能让几个顾客满意?”

    尽管公司每年大概要增加5家商店(从1982年开始),但莱斯特能讲出每家店的收入及它的经理。他的继任者并不都天生拥有这项技能,尽管后者已在公司工作了15年,并担任了四年的总裁。41岁的埃尔伯自己设计了照片闪卡,以便像莱斯特那样记住所有资料。

    到1986年,威廉姆斯-索诺玛公司已经从八年前莱斯特刚买下时的加利福尼亚州4家店发展到14个州的27家店,销售额达到6,800万美元。那一年,另外一家位于旧金山的零售商Gap公司正在为它不景气的Pottery Barn部门寻找买主,该品牌拥有25家分店。莱斯特用600万美元买下了它,计划利用最好的地段来扩张威廉姆斯-索诺玛公司。

    不过,他先做了一个试验,将自己公司的商品目录的诀窍应用到这一品牌上,将商品表现为更广义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此举使同店利润增长率达到两位数。“这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莱斯特说道。

    不过,莱斯特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公司在1982年买入的园艺产品系列遭到了失败,并在1999年卖掉。销售贮藏用品的Hold Everything品牌在2006年被取消。公司最近还抛弃了它的高端品牌Williams-Sonoma Home。

公司不会扼杀创新之举,首席执行官们会

    埃尔伯称赞莱斯特善于吸引和保护公司所需要增进的创新思维:“如今我们共同的感受是,我们如何发展超前的东西?怎样才能更进一步?”

    埃尔伯应该非常了解以下一点:1997年,一群女职员产生了推行Pottery Barn Kids品牌的想法,她是其中之一。为了该项目,她们经过通宵达旦和周末的加班加点,终于在总部的车库里建起了商店样式给莱斯特看。尽管十分谨慎,他还是让她们拿一个产品目录进行尝试。现在,Pottery Barn Kids已经开了85个分店。公司成立六年后Pottery Barn Teen的想法浮出水面时,莱斯特说,“我没有反对。”

    对占据高位的零售商来说,目前是个困难时期。2009财年威廉姆斯-索诺玛公司的收入为31亿美元,比2007年的最高点降低了21%。然而,这家经营着分布于44个州的610家分店的公司开始显现出一定的复原力,股价比去年翻了一倍多。

    莱斯特当年在买下公司时已处于退休状态,他声称这次会坚持到底。毕竟,人们所说的“三个和尚没水喝”会导致什么局面?毫无疑问,莱斯特对此心知肚明。

    译者:陈晔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