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英菲尼迪:将中国定义为核心市场
 作者: 李全伟    时间: 2010年01月1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它希望向消费者传递的信息是,英菲尼迪绝不是对传统豪华概念的简单重复,而是致力于开拓出一种创新、锐意进取的全新豪华车体验。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它希望向消费者传递的信息是,英菲尼迪绝不是对传统豪华概念的简单重复,而是致力于开拓出一种创新、锐意进取的全新豪华车体验

川北刚史

    特约作者:李全伟

    英菲尼迪(Infiniti)是日产公司的豪华品牌,自 1989 年在北美上市以来,旗下车型凭借出色设计和过硬品质在全球豪华汽车市场占有一席之地。2006 年 11 月,英菲尼迪抢滩中国市场,销量逐年上升。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进口车事业部总经理川北刚史说:“无论是日产品牌还是英菲尼迪品牌都把中国作为核心市场,我们不靠价格竞争,(而是)在品质和设计上下工夫,以此来吸引用户购买。现在最首要的工作是提升品牌知名度,让广大消费者了解英菲尼迪,体验英菲尼迪。”

    从 2008 年底到 2009 年第一季度,整个豪华轿车市场的销售都不理想。后来,随中国政府推出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市场销量从 6 月份开始复苏。进入 9 月份,英菲尼迪销量增长很快。2009 年年初到 10 月份,英菲尼迪在中国内地市场的增长率是 44%,而整个豪华轿车市场增长率是 24%。川北刚史预计,2009 年英菲尼迪销量会超过 5,000 辆,而 2008 年、2007 年销量分别是 4,000 辆和 1,500 辆。

    英菲尼迪品牌的历史并不长,知名度没有其他一些老牌豪华品牌高,但它给消费者传达一种新鲜时尚的品牌含义。川北刚史说,英菲尼迪产品注重设计和性能,带给消费者全新的不同体验,这是英菲尼迪跟其他豪华轿车的差异。英菲尼迪的消费人群平均 35 岁,以男性为主,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人尤其喜欢。

    刚进入中国市场时,英菲尼迪并没有展开大面积的广告促销活动。川北刚史认为,提高品牌知名度不可能一蹴而就,做广告只是一种手段,最重要的是让消费者真实体验,了解车子的性能及设计亮点,这样品牌知名度自会慢慢树立起来。只有使用者感到产品的魅力,慢慢形成口碑效应,影响潜在消费者,英菲尼迪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才能真正在市场中站稳。

    从 2009 年开始,英菲尼迪以北京为首发站,陆续在大连、上海、苏州、成都等地展开试驾试乘活动。从 5 月到 10 月,又开展了“新灵感·心动力”活动,也是在五大城市巡回展开,展示品牌设计。类似的活动,2010 年还要继续开展下去。“新灵感·心动力”全新品牌口号蕴含了英菲尼迪希望向消费者传递的信息,即它绝不是对传统豪华概念的简单重复,而是致力于开拓出一种创新、锐意进取的全新豪华车体验。

    中国豪华轿车市场虽然增速惊人,但还处于成长期,远未达到饱和状态。随富裕人群越来越大,对高端轿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市场发展潜力很大。川北刚史说,中国豪华轿车市场跟美国相似,消费者对品牌不是那么固守,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不会一个品牌从一而终,这就为英菲尼迪这样的新品牌提供了机会。

    英菲尼迪已经在上海、北京、广州、成都等各主要城市建立了 14 家特许经销店,全面覆盖华北、华东、华南和西南的广大地区,预计 2009 年底经销店数量还将扩展到 17 家。川北刚史说:“中国作为全球最具活力的汽车市场,其成长性和巨大潜力都是全球其他市场所无法比拟的。作为日产全球战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英菲尼迪自进入中国的第一天开始,就将其定义为核心市场。今后,我们还会继续将一流的产品不断引入中国,并不断加速建设和完善销售、服务网络,从而兑现我们对中国消费者的承诺。”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