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科技处方破解医疗困局
 作者: Julia Ioffe    时间: 2009年05月13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四十六期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一家医院希望通过数字化节省资金,挽救生命。但这项任务并不简单。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一家医院希望通过数字化节省资金,挽救生命

    作者:Julia Ioffe

    2 月份通过的经济刺激方案,其中有 190 亿美元的拨款和刺激资金是专门用来唤醒美国技术上沉睡的医疗业务的。国会此举的目的是希望所有医院能够把纸质的病历改作电子档案,以便医生和护士能够方便地更新病历,与同行分享病人的健康信息,甚至开展远程诊疗——与此同时,还能给医疗体系节省数十亿美元。

    听起来非常不错。畅想一下,如果你的医生通过智能电话就能调用你的病历,或者通过 Twitter 短信系统就能查看你的康复情况,那该有多好啊!国民经济也将从中受益,因为 IBM 和惠普(HP)这样的大公司将要指派大批雇员帮助医院进行技术运用。

    不过,这项升级任务并不简单。医疗系统中有数十万执业主体、医疗连锁机构和保险商,即使其中一些已经使用了电脑,但目前它们使用的软件平台却各种各样,互不兼容。年长一点的医生对于放弃传统的图表和处方单的建议也反应平淡,要使他们数字化,需要进行培训。

    尽管存在上述挑战,一些医院已经在推进无纸化建设。Caritas Christi Health Care 是波士顿大主教区管辖下的一家非营利性天主教医疗机构,去年它启动了一项科技更新项目。项目计划耗资 7,000 万美元,历时 4 年。它原本只是一项削减成本的措施——这家拥有 6 家医院的连锁机构债务额高达 2.7 亿美元以上——现在已经转变成一个庞大的医疗现代化实验项目。Caritas 首席执行官拉尔夫·德拉托雷(Ralph de la Torre)立志要把这家医院完全数字化,届时将使用一套中央电脑系统存储病历,并追踪和管理病人住院情况。“它将成为一个集体大脑,能够满足病人的全部需要。”德拉托雷说。他是一位外科医生,去年受聘负责管理 Caritas。

    德拉托雷聘请托德·罗森豪斯(Todd Rothenhaus)和约翰·莫雷(John Morey)具体负责这一项目,前者是一位电脑科学家兼执业急诊内科医生,后者曾参与微软 Outlook 软件的设计。罗森豪斯和莫雷利用开发商和专业公司(如 eClinicalWorks)开发的现成医疗软件,开发了一个名为 PatientKeeper 的系统。医院雇员和医生借助该系统可以通过电脑或智能电话从医院所有下属机构获得病历。(参与一个试点小组的 20 名医生已经在使用 PatientKeeper。莫雷说,他们的初步反馈是肯定的。)为了保护病人的隐私,每一位病人均以代号指代。他看过什么医生,办过什么手续,做过什么测试,以及用过什么药物,均可查到。

    这套统一的系统还能帮助医院管理病人的停留情况。实践将证明,它是一个统计数据的宝库:Caritas 通过分析病历就可以发现一定的趋势,从而帮助管理人员掌握应该准备什么药物和疫苗(例如在流感爆发时期),准确发现安全问题(这个科室为何就医人数骤减),甚至可以根据病人流动情况制定人员配备方案。

    ACS Healthcare Solutions 公司的医疗经济学家杰弗里·鲍尔(Jeffrey C. Bauer)认为,目前只有很少的医院像 Caritas 那样热情地接受科技更新。据他预计,大多数医院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支出仅占预算的 2%,要提高运营效率,它们可能需要将这一数字增加“一到两倍”。

    如果德拉托雷推进 Caritas 数字化的项目取得成功,他可能将同时改善医院的赢利和病人的医疗情况。例如,一位病人电话预约医生时,住院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在线系统查找到一位现时有空并且接受该病人保险方案的医生。及早向病人提供帮助,会使得治疗方案更容易成功,也更加便宜。

    译者:郑欢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