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Salesforce风头正劲
 作者: Jessi Hempel    时间: 2009年04月30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四十五期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成本缩减将使企业对以网络为基础的软件服务的需求出现高潮。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成本缩减将使企业对以网络为基础的软件服务的需求出现高潮

    作者:Jessi Hempel

    十年前,马克·贝尼奥夫(Marc Benioff)断言软件已经失去生命力。1999 年,他从甲骨文公司(Oracle)辞职后召集了一批开发人员齐聚在他位于旧金山市中心的公寓里,创立了 Salesforce。随后不久,他就以 25 万美元的酬劳邀请风格另类的摇滚乐队 B-52's 在一次狂欢会上到场表演,他还在会上分发纽扣,上面印有画了叉的“软件”二字,风格很像电影《捉鬼敢死队》(Ghostbusters)。而那个时候他连一家签约的客户都还没有。贝尼奥夫的宏伟目标是:开发一种新业务,使企业无需购买它们所需的软件,而且可以租用,从而打败企业软件的忠实拥护者(包括贝尼奥夫自己的雇员)。


传道者 云计算的崛起,为软件即服务模式先锋贝尼奥夫(摄影:GABRIELA HASBUN)

    这太荒谬了!太无礼了!可它却成功了。目前,Salesforce 已成为一家市值达到 35 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年收入超过 10 亿美元,五年平均增长率为 60%,收入完全来自为企业提供软件订购使用。“我们一直都相信,一切都将朝云计算发展。”贝尼奥夫得意洋洋地说道。

    前途光明,还是“胡扯”?

    贝尼奥夫现年 44 岁,是目前科技界所说的“云计算”的最早传道者。“云计算”是通过互联网提供的集中计算服务的简称。他向包括从小公司到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这种大公司在内的众多企业推销,理念是它们不应该把钱花在昂贵的服务器和复杂的软件系统上,而且还得为客户管理数据库定期支付维护费用。他劝说它们每月支付 Salesforce 公司一定的费用,然后在网上登录其软件程序。不需要再更新个人电脑。不会在网络堵塞的时候出现电脑死机。Salesforce 会全权负责管理。

    大型软件供应商如甲骨文、SAP 和微软(Microsoft)这类公司起初对贝尼奥夫的想法嗤之以鼻。集中计算对小公司及个人用户来说的确是够用了。(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邮件如谷歌公司的 Gmail 就是简单云计算的一个最好例子。)然而,那些看重安全性的《财富》美国 500 强企业似乎不会愿意把他们的软件和重要客户数据储存在既不属于他们,也无法由他们来控制的中央计算机上。[有些公司到现在还是对此不屑一顾。甲骨文公司首席执行官拉里·埃利森(Larry Ellison)把当前人们对云计算的迷恋称为“纯属胡扯”,不过他本人还是 Salesforce 的投资人,并一直没有卖掉他在这家公司的股权。] 贝尼奥夫对网上注册使用软件这项服务坚持不懈的营销和推介——有人称之为自我推销——并不总能对他的事业起推动作用。一些竞争者瞧不起他,认为他做秀太多,不是一个态度认真的公司高管。

    然而,由于宽带网络发展迅猛,同时 Salesforce 公司设计出了更为严格的安全系统(稍后会有详细介绍),不少客户开始找他们签约。另外,包括经纪公司和银行在内的许多公司逐渐适应甚至偏向于使用异地数据中心来备份重要数据,这也有助于 Salesforce 公司业务的发展。

    目前,由于经济衰退迫使企业削减在技术方面的支出,越来越多的公司转而使用 Salesforce或其竞争对手 NetSuite(甲骨文公司的埃利森投资的另一家公司)等公司的服务,这种购买软件的替代方式成本低廉。根据从事调研的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到 2012 年,在线订购软件总支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18%,达到 198 亿美元。作为业内最大的一家独立软件即服务模式公司,Salesforce 必将从需求增长中获益。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