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后微软时代的盖茨
 作者: Brent Schlender    时间: 2008年09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三十三期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啊,退休!是休息、放松、重新考虑慈善事业、学习生物化学、消除疟疾、开发抗旱作物……的时候了。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基金会的情况正好相反。盖茨在基金会的正式头衔是联席主席,和他的妻子和父亲共同担任,但他的真正职务是基金会的首席战略思想家。盖茨有很多点子,尤其是在科学事务方面。和大多数做慈善事业的人不一样,他不仅仅想消灭疟疾和艾滋病,他还想了解免疫学的具体知识。他想了解,在改造植物基因、增强抗寒性时,在分子层面上发生了什么。他坚持要知道,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妇女在成为寡妇后就被剥夺房产的法理究竟何在。米尔沃德说﹕“这就是比尔的思考方式。他总是对世上的重大规律感兴趣,尽可能地在每个层面上了解它们。比如,今年我就收到一封电子邮件,其中就讨论了玉米价格、农作物收成和因生产酒精导致的粮食短缺。在结尾处,比尔说﹕‘我实在需要对磷肥有更多的了解。’”


1985年 盖茨在与两个最得力的助手史蒂夫•鲍尔默﹑乔恩•舍利﹙Jon Shirley﹚商议。鲍尔默和舍利分别离开宝洁﹙P&G﹚和 Tandy Corp.加盟微软。

    盖茨新工作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更多地在公共场合露面,向政府和企业施加更大的影响,让他们为全世界的穷人做更多的事。他说﹕“我有接触大公司的特殊能力,可以请他们不仅填写支票,还贡献出更多的创新力量。我的时间有一大块是和制药公司、手机公司、银行、技术公司交流,还有和别的有幸得到巨额财富的人谈话,讨论他们将财富回馈社会的愿望。”

    这不能理解成筹款─相反,基金会计划到本世纪末用完自身的 1,000 亿美元捐款。盖茨说的是为富豪阶层树立一个榜样。微软前高管、刚被任命为基金会 CEO 的杰夫•莱克斯﹙Jeff Raikes﹚认为,这一努力对世界的影响与基金会自身的工作同样重大﹕“他有绝好的机会让其它亿万富翁思考﹙慈善活动的﹚流程、结构和最佳实践,帮助他们形成思路。”

    盖茨竭力强调,尽管他的职务活动更活跃,但“我不是基金会的 CEO,杰夫是 CEO”。当 CEO,并不是他想花时间去做的事。“即便现在,基金会的人也在接收我的大量邮件,但 9 月 1 日以后,他们会收到更多,因为现在我能够去上课,读更多的书,见到更多的聪明人,然后有更好的点子。”

    年轻时代,盖茨严厉的理想化作风表现为他的固执己见、异常冒昧以及不跟傻瓜浪费时间的性情。大多数曾与他近距离共事的人,都能回忆起不止一回他对某个看法或点子做出如下的反应﹕站起身来,嘴里“切”、“切”个不停,并说﹕“这是我这辈子听到过的最愚蠢的事情。”

    他并没有失去这种恃才傲物的秉性。但在慈善工作中,他有时会处于相反的位置。毕竟,他不是微生物学家或遗传学家。而且,随年龄的增长和性格的成熟,盖茨承认错误和承认无知的能力已经大大提高。他的伙伴米尔沃德说﹕“一般的 CEO 需要保持正确,或者说他需要保持看上去正确,而不需要保持真的正确─比尔不是这种人。刘易斯和克拉克﹙Meriwether Lewis,William Clark,两位美国著名探险家─译注﹚大部分时间都在迷路。如果你的探险理念是时刻要知道你在哪里,永远保持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舒适范围之内,那你就不会有疯狂的新举动。你一定上要感觉困惑、心烦,认为自己很愚蠢。如果你不愿意这么做,你就无法越过雷池。”

    这说明了盖茨新生活的第三个方面─给那“世界一流的好奇心”一些驰骋的空间。他一直在有计划地阅读和学习。这是他的天性。他的父亲和姐妹回忆说,比尔在很小的时候就因为忙“思考”而拒绝到餐桌边吃饭。但由于多年来他一直在打造微软,他的视野必然变得狭窄起来。将他从狭窄思维拉出来的最重要一次经历,是他在 1991 年 7 月 5 日与沃伦•巴菲特的第一次会面。且听盖茨讲述﹕

    妈妈打电话到我的办公室,要我出门到胡德海峡参加一个独立日烧烤会,因为她想让我见见沃伦•巴菲特。我说﹕“妈妈,我在工作。”但她坚持要我去。我只好乘坐直升飞机,这样,我就能在那里待两个小时后迅速返回,搞我的软件。

    随后我见到了沃伦。我想﹕“哦,哇!这个人不光买卖股票和公司。他还在思考世界怎样运转。”他问了几个我一直想让别人问我的问题。为什么 IBM 不能做到我们做到的事﹖软件怎样定价﹖为什么一个公司要有防御阵地﹖他想了解行业的动态。对我来说,这和“你的公司值多少钱”一点不相干。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