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Web 2.0时代的顶尖科技类博客
 作者: Josh Quittner    时间: 2008年05月29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二十九期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每当迈克尔•阿灵顿发表言论─长篇大论─整个硅谷都在倾听。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作者:Josh Quittner

    每当 TechCrunch 网站的迈克尔•阿灵顿发表言论─长篇大论─整个硅谷都在倾听

    迈克尔•阿灵顿(Michael Arrington)告诉我他有一个愿望:他想写关于创业公司的文章。这令我十分惊讶,因为我─还有我认识的所有人─每天都在 TechCrunch 上拜读他的博客,而博客的主要内容就是新创企业。

    但他的想法与我们不同,他说:“我确实想开设一个完全是关于创业公司的博客,兼顾每家公司。不过,只有大概 5 万到 10 万人会对此感兴趣。”

    让我来分析一下这句颇具讽刺意味的话。阿灵顿这位律师兼连续创业家在 2005 年 6 月成立了 TechCrunch 网站,专事报道创业公司。凭借干劲及内幕信息,他迅速成为硅谷的沃尔特•温切尔(Walter Winchell)─既是八卦专栏作家,又给公司出谋划策,并对新近 Web 2.0 浪潮中涌现出的佼佼者加以神化。

    在 TechCrunch 上说一家公司的好话,虽然并不能保证其最终获得成功,但却一定会有所帮助。TechCrunch 如今在最具影响力─链接最多─的科技类博客排位中名列前茅,讨好阿灵顿,也已经成了起步阶段公司的必由之路。

    阿灵顿已经把手伸到了国外─TechCrunch 在两年前推出了法语和日语版─并在他的网络中增开了六个附属博客。不过,随每一次的业务扩张,他越来越偏离了他最爱做的事:报道创业公司。

    阿灵顿和他的团队在旧金山南郊的高档社区阿瑟顿(Atherton)一间颇为寒酸、貌似农场房屋的住地办公。他在这间租来的房子里生活并工作。这里不像一间办公室,倒像是单身公寓。跟他一起工作的基本都是男性职员,他们靠咖啡因提神,挤在卧室里的电脑前,有说有笑地工作。一条四肢瘦长的拉布拉多犬在他们身边漫步,关注周围的一切。那个没精打采、脸色苍白的大个子看起来睡眠不足,还带黑眼圈,他就是阿灵顿。他一般中午起床,然后像只熊猫似的在厨房里寻食物,而那里除了满是碳酸饮料之外,就没什么别的了。

    他们的第一项工作流程是整理在头天晚上收到的电子邮件,内容既有吹捧,也有建议。这是一位顶尖博客作家日常工作的主要资源,被一位 TechCrunch 的前职员形容为“思想流”。阿灵顿说,近来思想流非常活跃,但他毫不介意这种紧张的工作日程。他的问题就在于他的工作性质正在发生变化。他说,“博客开始跟主流媒体随波逐流了。”

    哈!这可是死亡之吻。主流媒体,这个词对博客作家来说就意味乏味的大众化世界观。既然他提到了这一点,那么他说得没错。所有成功的博客都开始装点自己,而这些正是他们曾经蔑视的。那些起步时规模很小的网站─如 ReadWrite Web、Mashable、GigaOm 及 Silicon Alley Insider ─都扩充了人手,成长为小型公司。阿灵顿自己就雇用了 10 个人。

    个中原因在于,像任何一家公司一样,博客网站也得保持增长,以求发展。阿灵顿就有意发展壮大。2006 年,该网站的收入达到 80 万美元,2007 年为 300 万美元,目前增长势头不减。但这头野兽需要喂养,这意味公司得雇用更多的作家,以增加每日的产出。最初起步时仰赖的热情─在卧室里写有关创业公司报道的家伙加入了硅谷狂热的淘金潮─已经让位给了日常科技新闻的报道。

    我并不想把这个问题想得太严重。阿灵顿当然也不会,因为他非常职业。作为在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受过教育的律师,创立 TechCrunch 之前,他曾在硅谷著名的科技律师事务所威尔逊•桑西尼•古奇•罗沙迪事务所(Wilson Sonsini Goodrich & Rosati)工作过短暂的时间,随后在几家创业公司负责过业务发展。

    他创建的网站在发展过程中也遭遇了一些挫折。一方面,由于为那些他私下拥有股份的公司撰写文章,他遭到过批评。这种做法在商业新闻中是被禁止的,但结果似乎反而提高了他在硅谷的知名度。在他博客的“揭密”一栏中,目前罗列了他有投资的六家公司,包括一个面向养狗爱好者的名为 Dogster 的社交网站。“不用去寻找`客观'这眼黄金之泉。”他曾写道。“它压根儿就不存在。”

    阿灵顿已开始提及从投资者那里获取资金,以便雇用更多人才。随公司的发展,TechCrunch 作为阿灵顿个人观点载体的功能将被弱化,而新闻品牌功能将被强化。这让它更容易招揽投资人─这是大多数硅谷企业家的最终出路,阿灵顿也不例外。“所有的东西,都待价而沽。”他说。也许这样才能让他有机会重操旧业,撰写关于创业公司的文章。

    译者:陈晔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