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查兰法则
 作者: Ram Charan    时间: 2008年04月14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二十六期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一位最受500强公司青睐的管理大师说,未来相当时期内将好景不再。但是,精明的高管可以利用经济低迷把自己的生意打理得更好、更强、更快。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作者:Ram Charan

    一位最受 500 强公司青睐的管理大师说,未来相当时期内将好景不再。但是,精明的高管可以利用经济低迷把自己的生意打理得更好、更强、更快。秘诀如下:

    有道是,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套用这句格言来形容经济光景,也是如此。

    三件史无前例的事情汇聚到一起,使得当前的经济下滑让人格外不幸。其一,是美联储吹大的住房泡沫─太长时期内太过廉价的货币供应。其二,大举使用奇特的金融工具─如债务抵押债券(CDO)─在对其不甚了解的人们之间分散风险。最后,评级机构未能识别大量高评级债券的糟糕本质。带巨大的冲力─和有问题的刹车─金融系统打滑了。

    对公司高管而言,美国经济是否将陷入所谓的官方衰退(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在各个行业,公司业务将遭受怎样的影响。国际触角比较广泛的公司能够更容易度过这场衰退。而对住房市场依存度较高的公司势必将经历一段非常严峻的时期。但是,有一些法则广泛适用:

    1. 继续构建能力。在收入不确定、利润日益糟糕之时,人们很容易削减非必需的支出。这很好─但不要把用于产品开发、创新和品牌培育的支出视作这种代价。为了当前过得略微舒心一点而牺牲未来,是不值得的。如果能继续构建你的能力,总有一天你能重新强大起来。

    以默沙东集团(Merck)为例。在本个 10 年的初期,这家制药公司的一批主要药品的专利相继到期。公司股价下跌,收入未有起色─此后还遭遇了令公司大伤元气的万络药(Vioxx)危机,整个行业陷入原地踏步的状态,而默沙东又是比大多数公司陷得更深的一个。时任公司首席执行官的雷•吉尔马丁(Ray Gilmartin)是怎么做的呢?1999 年至 2004 年,他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将其在收入中的比例从 12% 提高到 20%。而且他并未就此止步:他向董事会、主要投资者和分析师们兜售自己的方案。并非所有人对他的战略都买账,但至少他们知道公司还有一种战略。

    回顾过去,吉尔马丁总结说:“身陷困境之时,非常重要的选择是强化你的核心价值─而研究卓著正是我们的一个核心价值。”在这一事例中,事后之见得到了回报:默沙东现在拥有强大的新产品推出能力,投资者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另一个需要构建的方面是人事。在公司利润下降时给员工发红包似乎有悖常理,但有时候却应该这么做,在一个击败竞争对手的部门更应如此。像在景气时一样,在不景气时照样奖励优秀─通过赋予新挑战、公开褒奖,当然,还有金钱─能很好地建立员工对公司的忠诚。事实上,经济衰退时期是物色人才的绝佳时机;那些因为既得股票期权或者其他金钱激励方案而被公司套住的人,在这些套牢方案消失之际,或许更乐意跳槽到你的公司。总而言之,我反对将减薪作为首要的解决方案。如果实在别无选择,管理层绝对也必须一同减薪。

    对董事会而言,经济衰退期是认真审视首席执行官薪资的绝佳机会,确保薪资支付方案确实是对优秀业绩的褒奖,而并非只是水涨船高的结果。

    2. 深度沟通。迅速获取有关客户动向的信息,并立即传送给运营人员。当然,这应该是公司的例行做法。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有一点虽有悖常理但却是真理:在经济增长放缓时期,决策步伐反而应该加快,因为你再也没有拖延作出艰难抉择的时间。在按照确凿信息行事方面准备最充分的公司,也能最先做好率先走出经济周期低谷的准备。

    在 21 世纪本个 10 年之初,我感受到了这一点。在这期间,我正跟位于马萨诸塞州的信息储存公司 EMC 合作。因销售额和市场信心下降,两年之间该公司的股价跌幅超过 90%。EMC 的客户对销售人员讲,需求的确在减弱,但并不十分严重。首席执行官乔•图齐(Joe Tucci)于是亲自去跟 EMC 客户的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沟通。图齐听到了完全不同的信息─他们预计需求将出现大幅且长期的下降。根据这一信息,他迅速做出反应,调整公司业务,以应对令人不悦的新现实。

    待到经济复苏时,EMC 也复苏了,而且更强劲。公司的毛利润和经营利润都高于行业中位值水平,市盈率也更高。尽管股价仍远远低于泡沫时期的峰值,但较之谷底时的水平却几乎增长了 4 倍。

    员工尤其值得你坦诚相对。内部网络信件、部门会议、市政厅的聚会─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沟通频率和诚意。应概括介绍问题,解释你的计划,并寻求建议。还要注意倾听。你将会惊奇地发现,这些简单的礼节竟能带来如此巨大的收获。

    最后,公司中还需要团队之间的沟通。在 1787 年炎热的夏季,美国的先辈们把自己关在一间屋子里,在短短数周内就起草了美国的整部联邦宪法。对于面临压力的公司,这是个不错的方法。将负责运营、服务、营销和销售的人员聚集到一个房间,并要求他们拿出对未来 8 个季度或更长时期的预期─假如需求下降了怎么办?如果关键投入品价格上涨怎么办?─然后,制定出应对这些情况的协调计划。而且要持之以恒,每个月都举行一次这样的沟通会。借用凯恩斯的话说,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你的战略也应作相应的改变。有研究表明,对高度承压情况─如遭遇灾难或成为犯罪牺牲品─的对策作过认真思考的人,更有可能幸免于难。公司也是如此。

    3. 评估你的客户。好年景时,公司关注损益表;而经济不景气时,现金流和应收账款更加重要。因此,你需要识别出哪些客户风险较高、资金不够充裕。你可以决定干脆不再向他们供货─这有点残酷,但有时却十分必要。你不想重蹈本 10 年里北电公司(Nortel)或朗讯公司(Lucent)的覆辙吧?它们就曾在某些客户偿付力为零的情况下继续向它们提供产品。另一种选择却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即想出让客户持续经营的方案─例如,通过帮助为采购融资或者缩减供货量。重点在于,经济衰退是慧眼甄别客户质量的绝佳机会。

    4. 对一刀切式的削减说不。如果有理由削减成本,当然可以这么做,但必须确保你采取的削减成本方式是有目的的。要清除落伍的老古董─例如,通过剪裁产品线。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和 21 世纪第一个 10 年初期就这么做过,裁掉了 Comet 和 Crisco 等滞销的品牌。宝洁将因此节省下来的资金投入到增长更快的领域,收效卓著。对于宝洁公司来说,卖掉这些历史悠久的部门确实非常痛苦,但这么做给它带来的战略力量是随处削减 2% 所无法达到的。关键在于,如果你不得不削减成本,不要一视同仁。就像我此前提到的,世界不会平摊痛苦,这就是必须面对的现实。

    经历经济滑坡并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尽管如此,如果你能利用紧迫感改进战略、管理和纪律,经济衰退也能成为一种机遇。从这种意义上讲,好年景和坏年景都是一样的:带头的和出色的公司将会胜出。

    译者:郑欢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