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玉米淘金潮
 作者: Jon Birger    时间: 2007年08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一十四期>>特写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美国最主要的作物价格涨了一倍,农民们得感谢乙醇。不过他们是否正坐在“玉米泡沫”上呢?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美国最主要的作物价格涨了一倍,农民们得感谢乙醇。不过他们是否正坐在“玉米泡沫”上呢?

    作者: Jon Birger

    行驶在通往美国明尼苏达州马丁县杰拉德•唐布森(Gerald Tumbleson)家农舍的空旷小路上,你完全不会意识到自己正穿行于美国最新兴的市镇间。 时值 2 月,唐布森家的玉米地正处于休耕期,覆盖一尺半厚的积雪。拖拉机被闲置在一边,农民们正在等几周后才会到来的积雪开融。尚有生气的最显著证据,是唐布森家猪圈里飘来的肥料的臭味。有个地方显示这里发生了变化:谷仓都换成新的了。唐布森拥有其中九座─这些高 18 米多的钢制筒仓,矗立在他家的前院里,每个能装 3 万蒲式耳(1 蒲式耳在美国约等于 35.238 升─译注)玉米。不过你要知道,玉米种植者过去从不囤积这么多玉米。农民们在收获季节通常把作物全部运到当地粮食市场上出售,不论价格贵贱。不过,这是乙醇大景气之前的情形。唐布森家农场周围 97 公里范围内有四家乙醇工厂(还有两座正在建设),每座工厂都长期需要大量玉米。在马丁县和整个玉米种植带(Cornbelt),乙醇工厂都在推高玉米价格,并说服唐布森这样的农民绕过传统粮食市场,转而全年向其出售玉米。“农民们向来比较容易悲观。”唐布森说。他今年 64 岁,是明尼苏达州的务农老手,曾经眼见反常的冰雹灾害摧毁所有农作物。他从没想过玉米会涨到每蒲式耳4美元。“在这一带,情况开始变了。”

    4 美元的玉米。这个价格可能对大多数《财富》杂志读者来说意义不大,特别是城里那些夸夸其谈却分不清联合收割机和播种机的人。不过在农场乡间,4 美元的玉米可不止是桩大买卖,那简直是天大的事儿。“在中部地区,这是谈论的中心。”伊丽莎白•韩德(Elizabeth Hund)说。她是美国 Bancorp 公司农业借贷部门的负责人。在短短八个月时间内,美国最重要的出口农作物─国家最主要的出口农产品,也是牲畜的主饲料─的价格由自上世纪 90 年代末以来一直徘徊不前的 2 美元上涨了 1 倍,达到每蒲式耳 4 美元。

    乙醇工厂需求上扬,是价格高涨的原因。去年,玉米的购买量总计达到 22 亿蒲式耳,比 2005 年多了 34%。以前的价格刺激因素都是暂时性的,经常是由于干旱,而期货市场上公认这次的涨价将能站稳脚跟。2008 年 5 月的玉米交易价是每蒲式耳 4.2 美元,而 2010 年 12 月的交易价为 3.74 美元。这意味农民们不光可以在 2007 年,而且在今后三年内都能锁定高价。

    问题是,对农民们有好处的事情,甚至让出售拖拉机、种子和肥料的公司获益更丰厚的事情,已经开始激怒其他经济部门。牧场主和养猪的农民的饲料成本一路窜升。乙醇生产商的利润下滑。食品公司的利润也受到挤压,并开始把高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这不光是美国的问题:墨西哥人对玉米饼价格的上升也非常愤怒。

    玉米种植者也在疑惑:自己是否身处泡沫之中。有些人开玩笑说,这是“玉米泡沫”,尽管笃信者在宣扬“新高原”理论─这是对 90 年代末“新范例”言论的有所保留的追忆。不过,如果有一件事情能得到玉米种植区每个人公认的话,那就是:2007 年应该是有史以来最赚钱的机会。

    去年的回报不错,但并不出彩─大部分的玉米在价格达到 4 美元前早已被出售─不过,2007 年看起来对中西部的玉米种植者来说将是非同寻常的一年。据马丁县农作物咨询公司 United Agtech 估计,当地种植者今年每英亩的净收益约在 270 美元左右─竟是三年前的 10 倍。(这是基于每英亩出产 180 蒲式耳玉米、每蒲式耳价格为 3.50 美元的假设。 换句话说,一个农民在 2004 年种植 1,000 英亩(2.4711 英亩等于 1 公顷─编注 玉米可获利 2.7 万美元,到了 2007 年就能赚 27 万美元。当然,这还需要大自然母亲的合作。对此,许多农民都会脱口而出:这可从来都说不准。

    在全美范围内,玉米种植者 2007 年的利润总和将可以达到 130 亿美元。这个帐面数字已经在整个农业经济部门中传播开来。对农具和其他投入的需求(种子、肥料、除草剂、杀虫剂 都在上升。许多 Deere 品牌农具的经销商在今年 1 月份就已经卖完了联合收割机。大概在同期,孟山都公司(Monsanto)也卖完了最好的三重杂交种子(可抵御食虫、玉米螟)和 Roundup 牌除草剂。“现在普遍存在非同寻常的乐观情绪。”迈克尔•普拉格内(Michael Pragnell 说。他是生产除草剂和 Garst 牌玉米种子的瑞士农业化学公司 Syngenta 的首席执行官。“毫无疑问─今年中西部的投入将非常强劲。”

    尽管农民们花在自己身上的钱与耕种的成本相比逊色许多,但他们还是进行了带有庆祝意味的挥霍。内布拉斯加家具超市(Nebraska Furniture Mart 是一家在爱荷华(Iowa 、堪萨斯(Kansas)和内布拉斯加(Nebraska 都有分店的家具家电超市。据它声称,2006 年圣诞购物季期间邮编为农区的顾客消费金额比 2005 年高 6 倍。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首席执行官伊夫•布鲁姆金(Irv Blumkin)说:“农民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感觉这么好过了。”

    不过,跟明尼苏达南部的农民们说起这里创造的财富时,你还是会发现他们既喜又忧。杰拉德•唐布森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唐布森曾是全国玉米种植者协会(National Corn Growers Association)的会长。他认为,目前的玉米价格源于玉米种植者数十年来推广乙醇、为农作物营造新市场的努力。生产乙醇,预计将消耗今年玉米收获总量的 26%,2004 年为 11%,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能源银行家保罗•何(Paul Ho)预计到 2008 年将达到 36%。

    不过,唐布森对于玉米价格的快速上涨还是很谨慎。在 2 月份的一个早晨,他坐在厨房的桌边,描述 4 美元的玉米毁了许多种植者。“刚开始务农的年轻人现在会被这样的价格害得很惨。”唐布森说道。他妻子乔安娜(Joanne)在后面也点头赞同,她正在准备烤鸡和美味的大黄馅饼做午餐。

    唐布森的噩梦是这样的:随众多农民打算利用 4 美元的玉米赚钱,土地价格和租金都在窜升。(唐布森和两个儿子打理的 4,000 英亩土地中有 3,000 英亩是租的,这是一种典型的组合。 一直以来,农民们都在增加玉米的种植面积,通常是以减少小麦、棉花或大豆的种植为代价。这种转变推高了农具、种子和肥料的价格,因为种植玉米的投入相对较高。

    最终,土地和投入成本的上升,将导致农民们从 4 美元玉米上所得的好处一点都不比 2 美元的时候多。更糟糕的是,他们的风险变高了。固定成本的提高,意味在干旱或风暴来袭时农民们的纯收益保障将变小。此外,还有短期威胁。美国农业部的最新调查显示,今年的玉米种植面积达到 8,700 万英亩,去年为 7,800 万英亩。即便没学过经济学,你也能看出新增供给带来的风险。如果玉米的市场价格回落到每蒲式耳 2.5 美元,许多押宝 4 美元玉米的农民就会破产。

    完全是出于经验,唐布森并没有押宝。他在上世纪 80 年代初把自己的农场全都抵押出去以购买更多的土地。当时,他深信玉米价格会一直上升(事实上并没有)。“乔嫁的这个农夫和当初嫁的人完全不同。”唐布森自嘲道。“那时我一根筋─什么都拦不住。我们借债太多,现在还能继续种地,真是个奇迹。”

    不光是唐布森有这样的担忧。“4 美元的玉米是件坏事─记下来。”United Agtech 公司的史蒂夫•索德曼(Steve Sodeman)说。他是个农作物咨询师,自己也种玉米。“格林斯潘(Greenspan)提出过过度富饶的理论─很不幸,我告诉你,农民们和他们的土地所有者们也为此所累。”

    马丁县的土地租价已经飞涨,从 2005 年平均每英亩 2,900 美元涨到了如今的 4,100 美元。当地农场拍卖师艾伦•卡勒(Allen Kahler)说,上次地价这么高还是 1981 年的时候,土质优良的农地租到每英亩 4,000 美元。不过接下来的几年内,玉米价格下降,许多农民付不起抵押贷款─尤其是,利率高于 10%。最后,土地租价掉到每英亩 1,500 美元。“许多好手都被迫出局了。”卡勒回忆道,声调中带忧郁。

    眼下,虽然土地租金还没跟上土地价格,但这纯粹只是因为农耕期的特点。租金在每年 9 月敲定,而去年的时候玉米价格还没开始飙升。当土地所有者也跃跃欲试想分一杯羹的时候,今年 9 月农民们就得面对历年来最高的租金上扬了。

    农具的价格也在上升。卡勒说,自去年秋天以来,二手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和其他农具的价格已经上涨了 20%。而新农具的价格也会上涨─如果经销商们还有存货的话。

    John Deere 品牌在马丁县的经销商 Mindeer 的经理凯利•阿茨(Kelly Artz)说,今年收获期用的联合收割机在1月份就已经卖完了。他的店铺在 2007 年总共卖出了 25 台新联合收割机。这是个不小的数字,一台新联合收割机的零售价是 22.5 万美元。即便如此,阿茨还是认为,要是 Deere 有更多的货源,他还能再卖出 10 到 15 台。当问到拖拉机的情况时,阿茨只是叹了口气说:“我连想留一台在陈列室里都不行。”

    Deere 公司首席执行官罗伯特•林恩(Robert Lane)对此(缺货)解释说,公司过去有不好的习惯,即赶上好年景时会过量生产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这样一旦需求下降就会导致存货积压。所以,当公司增加产量以应对林恩所说的“非常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时,还是非常谨慎的。他说,“我们尽量约束,不过量生产。”Deere 预期 2007 年的农具销售额将提高 8%。

    对 Deere 新农具的需求,揭示了种植玉米已经成了多么赚钱的生意。该品牌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的驾驶室的舒适程度令人吃惊,甚至还配备了空调、调频收音机和 CD 播放机,座椅也具备可调节的腰部支撑功能。氙气头灯─没错,和豪华轿车上用的一样─可以任选。联合收割机还装备了电脑化的产出地图,可以监控收割了多少玉米、哪些地块的产出最多,等等。

    最热门的配置选择可能是全球定位系统(GPS)。

    Deere 公司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让拖拉机和收割机可以真正自主地驾驭,让农民们有时间处理多项任务─例如,在地里干活的时候可以打电话或者操作笔记本电脑。更为重要的是,如果载入来自产出监控器或农业经济学家的土壤测试数据,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可以因地制宜自动分配肥料、杀虫剂和除草剂的用量。而且,由于系统掌握种子播撒的区域,各项投入的用量惊人地精确。

    唐布森怀疑,4 美元玉米的最大受益者是像 Deere 这样的公司和其他农业供应商。他说,“我可能会自己动手改良几台拖拉机,今年也会多施一些肥料。”对于肥料,他无计可施。像马丁县的许多农民一样,唐布森今年计划用 80% 的资源来种植玉米,而不像往常那样在玉米和大豆之间平均分配资源。当农民种植“玉米,还是玉米”时─连续数年在同一块地上种植玉米─他们需要多施肥料。当地一家肥料经销商 NuWay 合作社的经理凯文•琼斯(Kevin Jones)说:“我们的利润很可能比前些年翻一番。”

    以上这些,对于像鲍勃•特纳(Bob Turner)这样的农业股票投资者来说是美妙的乐曲。鲍勃是特纳投资合伙公司(Turner Investment Partners)的创建人兼首席执行官,旗下管理 230 亿美元资金。他认为,农业是这个国家的最新增长点,而且相信农业股票刚进入一个“超级循环”,上扬势头会一直持续到 2010 年之后。

    特纳长期投资一系列与农业有关的公司股票,如 Deere、孟山都和肥料生产商 Agrium。他甚至引用了互联网时代的棒球比喻来说明农业部门的增长曲线走向:“我们还在唱国歌。”特纳在伊利诺伊州乡间长大,在老家还拥有一些农地。他还说,“借债的农民们有可能会出局,不过种植更多粮食来生产生物燃料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当下,这种趋势得到了巨大支持,因为美国迫切需要减少对外国石油的依赖并使用更清洁的燃料。不过,乙醇并非无懈可击:一些环保主义者和对本地发展持反对态度的人打出了这样的口号─乙醇工厂是水豚(一种大型食草啮齿类动物─译注)。虽然乙醇比汽油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低,但这种优势却因为像 ADM 这样的工厂以煤炭为燃料而消耗殆尽。

    不过,最大的考验将随 4 美元的玉米冲击超市货架而到来。金宝汤(Campbell Soup)、荷美尔(Hormel Foods)、Smuckers 和 Tyson 等公司都已发布食品价格上升的警告,原因是动物饲料和食品原料的价格高企。软饮料的价格也会上扬。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高果糖玉米糖浆的价格在过去两年中上涨了 53%。可口可乐(Coca-Cola)的一位高管斯科特•扬(Scott Young)在最近一次食品行业大会上表示,“我们已经明显感觉到了压力。”

    不光只有食品行业的高管在抱怨。4 美元的玉米正在农区内部制造裂痕,令种植玉米的农民与以玉米为饲料养殖牲畜的农民产生对立。现年 47 岁的道格•贝廷(Doug Bettin)是马丁县的一个养猪户。他表示,如果半数的玉米不能自给自足的话,就会入不敷出。“我只是没想到事情会这么严重,会来得这么快。”他说的是饲料成本的上涨。“很可能猪肉也会涨价,这样可以弥补我们的损失。”不幸的是,瘦肉猪的价格自去年 8 月以来实际下跌了 20%。

    玉米酒粕是种廉价的替代饲料,这是乙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蛋白副产品。 乙醇工厂究其实质,就是通过蒸馏工艺把玉米的碳水化合成分转化为酒精。 当面临乙醇冲击饲料价格的质疑时,乙醇生产商 ADM 和 VeraSun 等很快就开始宣传玉米酒粕。不过,贝廷认为玉米酒粕的价值被高估了,至少对猪而言是如此。他说,“如果你用太多这种饲料,脂肪会软化,以至于没法用来做香肠。”

    奶牛和肉牛部分用玉米酒粕来饲养,受到的影响比猪小,不过这并不能安抚农场主和养牛者。4 美元的玉米是今年 2 月在纳什维尔举行的全国牧牛者与牛肉协会(National Cattlemen's Beef Association,简称 NCBA)年会上的热门话题。“我不认为政府应该补贴某一类农民,而损害养牛人的利益。”里奥•维梅达尔(Leo Vermedahl)说。他经营一家得州养牛场,在 NCBA 的执委会任职。NCBA 通过了一项决议,敦促国会逐步停止对廉价巴西乙醇征收的每加仑 54 美分的关税和对生产商每加仑 51 美分的税收减免─这两项补贴对美国乙醇行业的利润至关重要。(对纳税人来说意义不同:4 美元的玉米大幅降低了为有效控制玉米价格而实行的农业补贴的成本。

    眼下,NCBA 正在打一场有阻力的艰苦战斗,因为国会和主要的总统候选人都支持乙醇。[爱荷华州的民主党大会(Iowa Caucus)也支持后者。] 除非牛肉价格上涨到足以抵消饲料的高企价格,否则养牛人的日子会很难过。“我们面临的是这个行业 50 年来最大的结构变化。”NCBA 首席经济师格雷格•杜德(Gregg Doud)说。比方说,养牛场是否会压低农场主出售的牛犊或小公牛的价格来应对高涨的玉米价格?他们会不会转而倚重玉米酒粕饲料,尽管有专家称这种饲料会降低牛肉质量、影响口味?“如果你吃惯了美国农业部标准的牛肉,今后你可能会难以找到这种口味。”牛肉行业咨询师林恩•史泰纳(Len Steiner)说。“总体来讲,我想说,只要乙醇消耗更多玉米,美国公众就得想到食品会涨价。”

    还有一个行业也受到了 4 美元玉米的威胁,只是不敢诉苦。那就是乙醇行业。去年夏天,当玉米价格为每蒲式耳2美元而油价为每桶 70 美元时,乙醇工厂就像印钞机一样赚钱。根据瑞信的调查,当时每出售 1 加仑乙醇可获利 1.06 美元。时至今日,油价是 60 美元而玉米是 4 美元,乙醇生产商普遍的平均净利润为3美分。还要看到的是,乙醇生产商都是通过长期合同购买玉米,多数情况并没有支付 4 美元的价位。无论怎样,前景不容乐观。如果玉米涨价到 5 美元─这很可能成真─或者油价跌到50 美元─A.G. Edwards 商品交易所的分析员丹•沃特(Dan Vaught)认为,乙醇行业一度梦幻般的业绩将变为亏损。

    这种可能性在乙醇生产商和玉米种植者之间制造紧张气氛,这两个团体的说客常常是同一批人。布什总统在国情咨文中提出:在 2012 年替代燃料使用量达到 75 亿加仑的基础上,2017 年的强制使用量将增加到 350 亿加仑。作为乙醇贸易团体,再生燃料协会(Renewable Fuels Association)对这项貌似有利于乙醇行业的举措持保留意见。从字面上看,该协会发言人马特•哈特维希(Matt Hartwig)坚称,他们反对可能导致更高玉米价格的政策的立场与保护乙醇行业的利益无关:“我们的董事会只是认为,在当前目标没有完全实现前,不需要提出可再生燃料的更高标准。”

    高悬在上的是一个让人左右为难的巨大悖论:4 美元的玉米源于 2005 年以来新建的 31 座乙醇工厂,不过如果 4 美元的玉米继续吞噬利润的话,投资者们应该不会继续出资新建工厂了。这就是为什么瑞信的何姓银行家会认为玉米价格需要修正。

    回到明尼苏达,唐布森没有坐等市场变化。通过农作物保险和预售合同,他和儿子们已经落实了 2007 年的半数收成,每英亩的利润为 144 美元。当然,有些邻居认为,4 美元只是涨到5美元路上的小歇片刻而已,因此还在等待更大的合同。不过,唐布森在 40 年务农生涯中经历过太多挫折,现在他并不贪心。“我们在说的是每英亩 144 美元乘以 2,000 英亩的利润。”他说。“为什么你不要呢?”

    译者:陈晔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