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大飞机有大问题
 作者: Nelson D. Schwartz    时间: 2007年05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一十期>>特写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有史以来最大的客机──空中客车 A380 让它的欧洲制造商异常头疼,因为生产进度延误而导致的收入损失预计为60亿美元。如今,公司正勉力留住客户。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有史以来最大的客机──空中客车 A380 让它的欧洲制造商异常头疼,因为生产进度延误而导致的收入损失预计为 60 亿美元。如今,公司正勉力留住客户

    作者: Nelson D. Schwartz

    3月底的一天,一个巨人将首度出现在美国的天空中。有史以来最大的客机──空中客车(Airbus)A380 届时将降落在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然后前往芝加哥奥黑尔机场。当飞机观察家和其他航空迷们翘首等待一睹这个近 73 米长的大家伙时,有另一群人将更加密切地关注此事──长时间以来为接二连三的延迟交货所累的 A380 客户们正在盘算是继续等待 A380,还是转而订购其主要对手波音公司(Boeing)的飞机。

    联邦快递(FedEx)已经这么干了。去年 11 月,它取消了空客 30 亿美元的订单,并与波音签下 35 亿美元大单,购买 10 架新型 777,这让空客大吃一惊。空客承载 555 人的飞机的大胆计划耗资 140 亿美元,自启动以来已遭遇一连串打击。这次(联邦快递事件)是新近的一次挫折。这些打击让一度高歌猛进的空客公司失去了对波音的领先地位。目前,就算空客在法国和德国的工程师争分夺秒地解决导致延误的电路问题,空客联合首席商务官约翰•莱希(John Leahy)面临的严峻形势还是不亚于一场战争。他的任务是防止其他 A380 客户的流失,同时推销尚处于设计阶段的 A350,并确保 A320 等窄体客机不会无人问津。莱希生于纽约,目前在法国图卢兹工作。就在联邦快递事件发生前几天,他被送进马约医院进行紧急心脏手术,这可能不是个巧合。

    “关键是留住客户。”莱希说。他现年 56 岁,此刻是 1 月份某个雾蒙蒙的早晨,他正坐在图卢兹的办公室里,准备赶往机场飞往美国。莱希已经完全康复了,并回复到全球旅行的工作方式,这曾令他成为航空界颇具传奇色彩的推销员。莱希表示,“眼下我不认为还会有进一步的延误。我的身体也已经长了够多的脂肪。”

    就算他是对的──有几个客户已经向《财富》杂志表示过对此持怀疑态度──空客还是要对延迟交付导致的数亿美元赔偿负责,绝大部分飞机的交货时间由 2007 年推迟到 2010 年,甚至更晚。尽管客户有权要求现金赔偿,莱希还是打算劝他们接受未来订单的打折方案,“将来少赚点钱,比现在让你写支票要好”。这一点非常正确。由于 A380 的问题被披露,预计在今后四年内将损失 60 亿美元,导致空客的母公司──欧洲航空防务与航天公司(EADS)的股价在去年急速下跌了 21%。这次被业内人士戏称为“图卢兹鹅”(Toulouse Goose)的延误──与霍华德休斯公司(Howard Hughes)遭遇厄运的“云杉鹅”飞机(Spruce Goose)相呼应──已经令波音自 2000 年来首次在飞机订单上超越空客。莱希认为,“波音是个不错的竞争对手,不过这回是空客用一颗子弹自残了双腿。”

    混乱同时也波及到整个空客总部,迫使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安•斯特雷夫(Christian Streiff)上任仅三个月就于去年 10 月辞职。斯特雷夫的继任者是欧洲航空防务航天公司的联合首席执行官路易•加洛瓦(Louis Gallois),他已与莱希一起登程去拜访客户。然而,至少对一个买家而言已为时过晚。“两个公司的高层进行了多次对话。”联邦快递的发言人毛瑞•雷恩(Maury Lane)描述了漫长的谈判过程,最后空客的几位销售人员于去年秋天的一个周末造访了孟菲斯。“起先说的是 2008 年下半年或 2009 年上半年交货,后来又说 2010 或 2011 年。交货时间从来都没个准,这就是问题所在。”目前,联邦快递和空客正就赔偿金额进行谈判。据来自行业内的消息称,金额有可能达到 1 亿美元。

    对莱希和加洛瓦来说,接下来的这个星期将至关重要。在 2 月中旬,他们和泰国航空公司(Thai Airways)达成了一项交易,以每架超过 1,000 万美元的优惠幅度向泰航出售 8 架中型飞机。作为交换条件,泰航将不取消其 6 架 A380 的订单。但空客与阿联酋航空公司(Emirates)和 UPS 等其他客户还处于谈判中。“我们承认,这飞机不错。”UPS 的发言人马克•杰弗里(Mark Giuffre)说。该公司订购的 10 架 A380 货机的交货时间从 2009 年推至 2010 年年中。“但我们关心的是,他们能不能按照预定时间交货。”同时,UPS 也订购了 10 架波音 747 飞机,而且这些飞机都将在第一架 A380 飞机到货前收讫。杰弗里表示,“我们需要了解导致延迟的具体原因,我们需要尽早得到答案。”

    在汉堡寒冷的 1 月份,易北河畔的一个巨型洞穴状飞机棚里,工人们像蚂蚁似地在未完工的 A380 飞机上爬上爬下。穿著正装的公司高层和一身蓝色工作服的工人一起在工厂的地板上喝著啤酒,啃三明治进行室内野餐,以庆祝出售给新加坡航空公司(Singapore Airlines)的一架 A380 的配线工序完成。这架飞机──将是第一架真正用于载客的此种飞机──还远未完工。在 10 月份交付新加坡航空公司之前,它还需要配上座位、厨房和其他机舱设备,最后还要给机身涂上外漆。

    空客的项目主管汤姆•威廉姆斯(Tom Williams)也参加了这个庆祝活动。该活动标志著自去年宣布交货延误以来空客在解决问题上已有所进展,同时也表明公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解决了第一架新加坡航空公司飞机的问题后,空客还有 20 架飞机必须实行所谓“定制高级时装”的生产方式: 组装完的飞机需要从图卢兹的工厂飞到汉堡,不配套的配线将被取出,装入新的配线还得费一番力气。到 2008 年年底,新的软件系统将使在图卢兹和汉堡的工程师能够同时工作,避免再出现需要更换配线的问题。“定制高级时装”,也可以叫“生产成衣”了。但目前,威廉姆斯说,“这是高强度的体力活儿,还需要反复仔细的检查。但我已经比在去年 9 月或 10 月的时候感觉轻松许多了。”

    当汉堡的工人们一片混乱的时候,图卢兹的工厂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A380 的机身、机翼和机尾在这里进行组装。10 架处于不同组装阶段的 A380 像搁浅的鲸鱼一样一字儿排开──有的装上了机翼,有的还没有。虽然机尾已经漆上了客户们闪亮的标志,但机身还只有暗绿色防腐蚀外壳。地面上非常安静,你都能听到工人们用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和英国口音的英语交谈的声音──他们来自掌控空客的四个国家。“在图卢兹,我们的产能只达到正常情况的 25%。”威廉姆斯说。由于在汉堡还在挨架飞机检查配线问题,因此在明年年底之前,威廉姆斯都不打算让图卢兹加快速度。“我们已经放慢了生产速度,以集中精力解决目前的瓶颈,因为如果你无法改善在汉堡的瓶颈问题,其他地方的工作开展得如何都没有意义。”

    对威廉姆斯来说,“其他地方”指的是 A380 在地理上混乱的生产线,机翼在威尔士生产,而机尾又在西班牙的工厂生产。然而对客户来说,“其他地方”则另有含义: 他们担心 A380 存在的问题也会出现在别的机型上,如 A350 XWB。这是一款中型远程飞机,旨在与拟定明年推出的新型波音 787“梦幻客机”(Dreamliner)和目前已在使用的波音 777 飞机抗衡。尽管 A350 飞机到 2012 年才能投入使用,开发成本也将高达 100 亿美元,但空客公司仍需要它在飞速发展的中型机市场上进行竞争。

    像飞机租赁巨头 CIT Aerospace 公司总裁 C•杰弗里•尼特(C. Jeffrey Knittel)先生这样的客户担忧的是,公司令 A380 飞机能够升空而耗费的巨大精力可能会影响到 A350 飞机。他说,“我们希望围绕 A380 产生的问题不会进一步延误 A350 的交货。”虽然他的公司没有订购 A380,尼特还是认为空客无法承受这个项目的再度延误。“我们希望他们这次能够交货了。如果再耽搁的话,将使我们对他们未来的生产项目产生怀疑。这也是对内部资源的一种消耗。”

    2 月初,尼特在纽约与莱希共进晚餐时就是这样跟他说。毫无疑问,莱希也听进去了。尽管他尽力劝说客户接受打折方案而不是赔偿,但他提出的条件却没能留住联邦快递。“他们的打折条件从来没达到能够抵消延迟交货损失的程度。”雷恩说。“我认为在我们宣布决定之前,他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莱希坚持认为,其他 A380 的大客户都过了对延迟感到恼怒的阶段,已经在接受现状。“他们不再大喊大叫。”他说。“而是坐在那儿盯著你,一言不发,然后问: `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当然,这是个好问题,但莱希更关注的是如何卖掉下一架飞机,而不是回头看。“这是个买飞机的好时机,在大家拼个你死我活的时候。”他的话带著那种让他成为航空业最佳推销员之一的魅力。“那么,为什么不再多买几架呢?”

    译者: 陈晔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