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天时、地利、人和,保证了AMD的成功”-访AMD大中华区总裁郭可尊
 作者: 王亦丁    时间: 2006年11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零一期>>500强策略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在英特尔牢牢控制的处理器市场,AMD 在过去三年间将市场份额从零发展到接近22%。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作者: 王亦丁

    在商界激烈的竞争中,还有什么比超越对手更令人兴奋的呢?在英特尔牢牢控制的处理器市场,AMD 在过去三年间将市场份额从零发展到接近 22%。凭借“皓龙”在全球市场大放异彩,AMD 的销售收入从 2003 年 35 亿美元增至 2005 年的 58 亿美元(名列 2006年《财富》美国 500 强第 367 位)。这家成立于 1969 年的半导体制造商正在创造一个奇迹: 它将成为 64 位计算普及和多核计算时代的领导者,这也将让它成为商业史上最成功的挑战者。

    而在中国,这段传奇的书写者被誉为“中国 IT 界最有权力的商界女性”。AMD 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郭可尊这位从科学家出身的企业家,严谨而不失干练,率领 AMD 取得了令对手瞠目的胜利: AMD 先后与联想、曙光、同方、方正建立合作关系,而伴随 AMD 上海研发中心成立,大中华区总部落户中关村,AMD 大中华区将是实现全球成功的最坚实基础。“我相信,在服务器、商用市场,AMD 的利润额仍然会有大幅增长。”郭可尊说。

    2006 年 9 月中旬,郭可尊在 AMD 大中华区总部所在地北京融科中心接受了记者王亦丁的采访。她向记者解释“超越对手”的秘密: “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创新理念,确立了我们的优势。”她笑称,这种理念已经融入到 AMD 的灵魂和骨髓之中。这可以在郭可尊的行事风格中找到答案。在她密密麻麻的日程表上,客户拜访占据了大多数时间。甚至在作为每次重要谈判的主谈人时,郭可尊也希望站在双方的角度做出平衡。

    问: 有一种说法,AMD 全球收入中有超过 20% 来自中国市场。中国市场对于全球制胜的意义何在?新的增长点在哪些方面?

    答: 目前,大中华区在全球市场排名第二,但伴随中国 IT 行业的增长,将占到全球市场第一位。这正是 AMD 的潜力所在。

    此外,AMD 的目标是从目前的行业“领导者”发展成为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方位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大中华区也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整体的供应链、ODM、生产、运营开发商、解决方案都在中国实施。因此,在“以客户为中心”的解决方案中,中国市场对 AMD 贡献巨大。正如我们的 CEO 所讲,如果没有大中华区的成功,AMD 全球的成功是不可能的。

    从销售额来看,大中华区增长空间依然很大。目前第一阶段主要是消费市场的成功,我们希望在服务器、商用市场继续拉动销售额增长。最近,我们宣布很多基于 AMD 解决方案的厂商进军商用市场,比如像 IBM、Sun 已经宣布基于 AMD 的产品面世。而通过跟 Dell、联想、同方的合作,我们会在金融、大型数据库处理方面实现增长。同时,在宣布同华为的合作后,我们针对通信领域的平台技术配合了华为在网络和通讯领域的优势,这些都将增强 AMD 进入商用市场的信心。

    除了商用市场之外,我们最近收购了 ATI 的公司。利用 ATI 的图形技术与 CPU 技术的结合,将给 AMD 开拓出新的机会: 包括在图形应用、多媒体应用、数据系统、通用应用等领域。

    让我特别兴奋的是,尤其在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应用方面,大中华区人口众多,而且带领了很多全球性的新市场开发。因此,未来将会有很大空间。比如,在通讯领域,摩托罗拉过去就是 ATI 的客户,未来会有很多新的机会。这桩并购交易将在 10 月底结束,接下来就是两家公司的合并,我们会共同进入新的市场领域。我估计,第四季度会有更多进军不同市场领域的好消息发布。

    问: AMD 在过去四年快速成长,成功挑战英特尔,成为全球 IT 界的一个传奇。AMD 能够在短时间内超越对手的原因是什么?

    答: 我们不会把超越对手作为目标。我们相信,作为一家芯片供应商,关键在于符合产业界的需要。如果回头看看我们的成功,对 32 位兼容的 X86 技术已经用了很长时间,但没有一个厂家能够好好倾听客户的需要。而 AMD 后来发展了对 32 位兼容的 64 位技术,这个平台得到了业界的认同。其原因在于,技术在发展升级的时候,原来的技术能够得到了保留。

    这就是行业的创新。而 AMD 一直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创新理念,使我们能够超越挑战者而成为领导者。只有这样,AMD 的产品才能够真正成为行业领先的领导者。在公司运营中,“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决定了 AMD 的战略。我们的战略是基于客户的成功,而不是与竞争对手针锋相对的竞争。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在 AMD 初期的成功道路上,创新的成功给了我们很多鼓舞。我们仍会继续这样走下去。

    问: AMD 的“皓龙”产品过去三年在全球市场大放异彩,而英特尔在今年早些时候发布了酷睿 1500 系列。业界认为,这两款产品的竞争会很激烈。你如何看待这两款产品?

    答: 这两款产品应用在高端 PC 的性能都很好。对手有这样好的产品,我们很高兴,因为行业需要你追我赶的精神。而对于 AMD,这也是件好事,因为它刺激了 AMD 拿出更好的产品。正是基于此,我们在原来的基础上推出了很多新的产品。AMD 正在努力向市场推出一个多处理器的 4x4 平台,将 PC 推向更开放的多处理器时代。这意味著 PC 产品不再仅仅是收发邮件,它能够集合多媒体技术、图形,PC 将变得非常强大,而这个平台也将保证 AMD 引领 PC 新时代。

    AMD 本身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这不是对手一两天就能超越的。比如,当我们做 64 位的时候,我们已经在考虑集成内存的处理器、超传输方面的问题,这项技术完全是超越对手的,因为我们的客户多年的难题都由 AMD 解决了。

    今天,我们又超越了自己,让客户有更大的空间保留原来的投资并进一步发展。AMD 的这种创新思路,不是一个产品能够体现出来的,它需要公司的整个理念来贯彻其中。对手可以在产品上进行创新,但只是点对点的创新。如果真正要超越 AMD,可能需要大的解决方案的改变,将客户放在心中,并融合到公司的运营中。这很难,而 AMD 做这件事已经很多年。

    问: 业界认为,如果 AMD 的市场份额从 25% 增至 30%,就将意味著双方竞争的升级。这是否意味著 AMD 的市场策略会发生变化?比如,在高端笔记本电脑市场上有何新的计划?

    答: 在市场策略上,我们会继续帮助客户成功。我们会同客户一起制定市场策略,希望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另外,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消费者有权去选择他们喜欢的东西,而我们的厂商有权利去做出更多的选择。这个权利不应受到任何人的控制和任何人的介入。

    就高端笔记本电脑市场而言,我们希望选择一个最好的机会来拓展市场。现在,同方、HP、Acer、Benq 等大约有十几个品牌都在使用 AMD 的产品。前段时间,我们请徐静蕾作为 AMD 产品代言人。这些都可以看出我们在市场上的决心。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你们会听到我们同更多的笔记本厂商进行合作。笔记本是我们非常看重的市场,因为它是一个高速成长的市场,我们不会丢弃。现在,AMD 的市场份额集中在台式机和服务器,笔记本电脑将是我们未来相当重要的拓展领域。

    问: 在业界看来,AMD 迅速在中国市场崛起的重要原因,在于更大力度地向中国市场转让技术。您认为这是关键所在吗?

    答: 这是原因之一,因为一家公司的成功,需要社会认可、信任并且尊重。没有这个基础,AMD 不可能成功。我们在中国做了很多事情,让大家认识到我们是一家好公司,是对中国作出承诺的公司。

    我自己认为,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从总部来讲,AMD 的总部对中国相当重视,并将中国业务的发展纳入到全球的发展战略中,而很多外企公司并没有做到。另外,AMD 在中国有非常好的、基于中国实际情况的业务发展战略。它的方向是推动更本土化的经营。这就决定了在执行层面,AMD 一切要接近客户和市场,承诺帮助客户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帮助他们在市场取得成功。

    第三方面,从客户的角度,我们承诺对 IT 行业作出贡献,将行业的发展与 AMD 的业务结合在一起。比如,2002 年,很多 PC 厂商几乎没有利润,联想在裁员,当时 PC 业走入死胡同,原因在于利润全部被上游拿走了。这时候,AMD 利用这样一个时机宣布: 我们希望跟中国厂商联手,提供我们可能提供的帮助。

    我们经常讲天时、地利、人和,这保证了 AMD 今天的成功。美国总部、中国团队、中国客户,三个方面缺一不可。设想一下,如果总部很支持,但没有很强的本地团队,将无法满足总部对中国市场的要求。再者,即使我们都愿意这样做,但市场需求没有跟上,也很难取得成功。事实上,正是 AMD 的成功,让下游厂商看到了多供应商、多条供应链的局面,为全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因此,我也特别希望中国发展自己的芯片产业,积极参与到全球芯片战略的竞争行列之中。如果这样的话,将会给这个行业带来更大的活力。

    问: 您刚才提到,通过与 AMD 的合作,让 OEM、ODM 制造商能够进行差异化的竞争。AMD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答: 前一阶段,AMD 希望通过合作,让更多厂商进入 AMD 的 64 位计算的阵营当中。事实上,如果 AMD 只有一家下游厂商,可能很容易让对方成功。它要什么,我们给什么。去年年底,同方进入 64 位计算的阵营当中。在两家进来之后,AMD 就会考虑如何让两家都能够成功,因为只有差异化才能让更多的合作伙伴参与进来。事实上,在公司内部,我们正在制定非常好的战略和计划,能够帮助客户的差异化竞争。伴随更多的伙伴加入到 AMD 阵营,我们也需要跟客户沟通,以非常准确地理解客户的需求,最终给客户以差异化的解决方案。

    差异化的解决方案是 AMD 的公司理念,我们必须按照这个要求来操作和执行。跟联想合作时,联想提出进入五、六级市场,这个市场被认为是“冻土带”,因为它需要低端的解决方案,而当时可能很多人都认为打破瓶颈对上游厂商相当不利。但 AMD 了解到联想的需求之后,马上同客户进行沟通,并著手实施。今天看来,那个项目非常成功,也让我们感觉到: AMD 今天在中国能够通过与 PC 制造商合作,介入对中国内陆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将它们连接到信息时代,这是令人自豪的事情。

    问: 很多下游的 OEM 制造商都是您亲自谈判敲定,您认为谈判的技巧在那里?是因为您个人在 IT 行业的背景吗?

    答: 我们谈判很少去谈细节。我非常注重谈的关键点在于,这家公司在未来三年或者五年是否需要 AMD。我要很准确地理解: 它们一年需要我吗?三年需要我吗?五年或者十年需要我吗?而我也需要跟合作伙伴讲清楚 AMD 未来三年、五年、十年的发展方向,双方必须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上保证统一。

    第二部分,我需要了解对方的需求。AMD 做些什么,才能够令你成功?而我作为全球管理层的成员之一,可能谈判中百分之八九十都可以当场决定。就我的经验而言,这两个层面谈好,其他都好谈。

    问: 作为女性企业家,谈判有优势吗?

    答: 我想,女性应该有一定的优势,容易赢得客户的信任。客户感觉到,对方是值得信任的人,可以跟 AMD 绑在一起做,而且知道绑在一起不会失败。其实,我自己每次谈判时,都可能不完全是站在 AMD 的角度。我作为主谈人,是站在双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这又回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只有这种理念进入到你的灵魂和骨髓之中,才可能做出著眼于未来的决定。

    问: AMD 向中国转让了 X86 技术,这是美国向中国转移的商业技术的最高级别。如何与总部沟通,让总部相信知识产权的风险会降到最低?另一方面,这些转移的技术又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效果?

    答: 我们当时做技术转让,考虑到 X86 将成为一个业界标准,以前应用在 32 位机上,但现在已经推向高端市场,64 位机加上双核、四核或者八核的应用,这就意味著技术将推广到存储、网络、大型超级的计算机应用上。这就意味著 X86 已经成为从低端、中端发展到高端的标准。在这样一个环境之下,我们认为中国必须在其中,不能在其外。

    中国作为 13 亿人口的大国,X86 是个空白点。在我上任大中华区总裁的第二个星期,我们就考虑一个问题: 如果 X86 是如此的发展趋势,AMD 作为 X86 的领导者,能为中国做些什么?我认为,最好的方式是技术转移,让中国公司能够进入到这个行业,而不是外国企业垄断或者控制。但当时这仅仅是思路。后来,AMD 用了很长的时间来讨论具体操作,同美国政府沟通什么样的 X86 技术可以转移到中国,技术控制的部分如何解决。

    AMD 希望 X86 技术在中国消化、吸收之后,能够有一个再创新的过程。然后,才可能有中国的自主创新。我们选择与大学合作,因为它们了解 X86 核心的内容是什么,可以去消化或者理解。在它们完成了消化和理解之后,将中国客户的需要集成在 X86 技术的芯片上。中国现在正处在自主创新的关键时刻,我自己感觉这个技术会对中国有很大帮助,真正变成 X86 中国芯片。因为,一个芯片不是孤零零的存在,需要平台、应用、软件等很多东西结合起来,X86 是帮助中国最快实现创新的过程。

    谈到与总部的沟通,我想可能更重要的是让美国人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第二,大规模的本土高层人才崛起和 AMD 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会让美国总部更愿意信赖本土人才,愿意将更多决策权交给本土人才。第三,在谈到知识产权的敏感话题时,我经常跟总部讲,如果要等到中国所有的事情都有答案时再决策,是不现实的。事实上,中国在知识产权上仍处于不断学习的过程之中,所以我们希望总部和中国合作伙伴能够边做边学,以共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面对可能存在的问题。

    问: 如何看待未来芯片产业的竞争格局和产业格局?

    答: 作为一个芯片产业的领先公司,我们希望芯片能够进一步改善人类的生活。比如,通过 ATI 的并购,有更多的技术集成,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技术。十年前,我自己在任智能计算机实验室主任时,每天花很多时间用于设想未来我们芯片产业的发展如何连接通讯,达到办公智能化、家居智能化。想象五年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可以说芯片公司很重要的目标是让全球更多人的生活得到提升。

    另外,希望我们的技术为大众所应用。2015 年,全球 50% 的人口能够进入互联网的应用,一定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到竞争的格局之中。到那时候,伴随设计技术、工业技术的发展,会有更多的本土芯片企业成长起来,竞争格局也将因此发生变化。因此,AMD 提出,未来只有更本土化的经营,才能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