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为中国提供全方位的环保服务”-访威立雅环境集团大中国区总裁穆桥石
 作者: 李全伟    时间: 2006年10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九十九期>>500强策略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威立雅环境在中国 20 多个城市有了水处理和垃圾处理项目,其中业务规模最大的是水务业务。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作者: 李全伟

    提到威立雅环境公司(Veolia Environnement),一般的读者可能不太熟悉,但它在环境服务领域的地位相当于饮料业的可口可乐,或是 IT 业的 IBM。这家有 150 多年历史的法国企业是世界第一大水处理公司和第二大废弃物管理公司,在全球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自 20 世纪 80 年代起,威立雅开始涉足中国的环境产业,并于 1992 年正式进入中国。近几年来,威立雅加速了在中国的业务拓展,目前累计投资已接近 10 亿美元,旗下的水务、废弃物管理、能源服务、公共交通四大业务部门已开始逐步进入,并在废物管理和水处理方面获得了不少的业务。在威立雅环境的其他区域市场,四个业务部门一般是各自经营,惟独在中国于 2005 年 6 月 1 日成立了威立雅环境大中国区,统一负责各个业务部门在中国市场的投资与拓展,这可以说明公司对飞速发展的中国市场的重视。日前,威立雅环境大中国区总裁穆桥石(Jorge Mora)就在中国的投资战略、经营策略、市场开拓、合作伙伴等问题,接受了《财富》(中文版)记者李全伟的采访。

    《财富》(中文版)问: 从全球范围看,谁是威立雅环境最大的竞争对手?与对手相比,你们的优势和劣势体现在什么地方?

    穆桥石答: 在环境保护领域,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是一家名为苏伊士(Suez)的法国公司。与竞争对手相比,威立雅环境的最大优势是,我们是一家具有 150 多年悠久历史的专业公司,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另外,威立雅环境还有众多优秀的合作伙伴和热爱本职工作的员工。在环境保护领域,合作伙伴很重要,在挑选合作方时非常仔细,是威立雅环境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至于不足,可能是我们目前的市场过于局限于欧洲甚至法国,在那里所占的比重比较大,这也是威立雅环境为什么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尤其是亚洲市场的原因。现在,威立雅环境最关注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市场。

    问: 为什么特别重视中国市场?

    答: 中国市场的机会非常大。首先,随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人越来越需要提高生活环境质量;其次,中国人口基数比较大,市场规模也就水涨船高;再次,中国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环保工作;第四,中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舞台,有专家预测在 2040 年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第五,中国加入 WTO 后,更加注重吸引外资,需要像威立雅环境这样的公司进入中国市场。

    问: 那么,中国市场在威立雅环境集团中占据什么地位?

    答: 以我本人的情况就可以说明问题。我不仅是威立雅环境大中国区总裁,还是威立雅环境服务公司(四大业务之一的废弃物管理业务公司──编者注)亚洲区总裁与南美洲总裁,同时还是威立雅环境全球总裁昂利•普罗格里奥(Henri Proglio)的特别顾问,而我长期驻扎在北京。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是唯一一个把四大业务统一成立一个地区总部的市场,这也说明威立雅环境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虽然目前我们在中国的投资只占整个集团的 2.5%,但希望能够在未来的 10 年内,把这个比例提升到 15%。

    问: 目前威立雅环境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开展情况如何?

    答: 我们 1992 年在澳门建立了废物处理工厂,然后在天津、成都、上海等地相继建设了一些项目。大举进入中国市场是从 2000 年开始的,2000 年到 2006 年是投资比较密集的阶段,目前已经有近 40 个项目在运作中,员工人数超过了 1 万人。

    具体而言,威立雅环境在中国 20 多个城市有了水处理和垃圾处理项目,其中业务规模最大的是水务业务,其次是垃圾处理业务,能源服务也开始进入中国,公共交通业务正在积极寻找合作伙伴。最终,威立雅环境要在中国提供全方位的环境保护服务,为中国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问: 中国市场有其特殊性,但你们业务开展比较迅速,有什么独到的经营战略吗?

    答: 我觉得战略是一边做一边制定,或者说是边学边制定。在中国的战略,就是跟著中国政府的脚步走,读懂中国相关政策,配合这些政策来开展我们的业务。比如说,前些年中国注重沿海地区的发展,我们也积极设立办事处和建设项目;后来,中国政府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我们也相继在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开展一些项目。总之,就是中国政府需要发展哪里,威立雅环境就跟到哪里。

    在中国开展业务过程中,威立雅环境的做法是先占据一个中心点,比如一个中心城市,然后向四周辐射。对于合作伙伴的选择也有针对性,既有全国性的又有区域性的,像中信公司、首创公司都是全国性伙伴。对于一些地区性区域,我们注意跟当地的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业务。

    另一个经营战略是我们不仅关注大中型城市,还关注其他区域。只要一个地方需要我们,威立雅环境的业务就可以开展到那里。另外,威立雅环境(中国)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用当地人管理当地的项目。这种本土化不光是用中国人管理中国业务,还细分到了某个城市某个具体项目,比如用上海人来管理整个上海区的业务。

    问: 在你们近 40 个经营项目中,合资经营形式占多大的比重?

    答: 90% 以上都是合资企业,因为我们需要当地企业跟威立雅环境合作。我们希望尽快成为当地的企业,融入当地的社会中,而不是一家外资企业。我们的全球总裁普罗格里奥曾说到,欢迎中国本土企业来投资威立雅环境,成为公司的股东。

    问: 你们在挑选合作伙伴时,最看重对方什么?

    答: 合作伙伴不必很有实力和财力,但必须是有良好声誉的企业,不能有任何污点。我们曾从某个国家的垃圾处理市场退出,就是因为那里的业务有黑社会背景。其次,合作伙伴要有比较广泛、深入的各种关系,能够帮助威立雅建立良好形象,顺利开展业务。

    问: 在开展业务时会遇到一些本土企业的竞争,你们如何看待这种竞争?

    答: 应该说,在中国环境保护市场还没有形成完全有序的竞争。绝大多数中国本土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环保领域的企业,有些企业过分看重挣快钱,缺乏长久经营的计划。这可能导致无序竞争,最终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但我们也看到,中国本土企业成长速度比较快,我们希望大家都处在一个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下,共同推动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问: 你们跟竞争对手的最大不同是什么?

    答: 威立雅环境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并进行长久持续的经营。我们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不会只为了赚钱而做出对环保有害的事情。比如,在废弃物处理方面,垃圾渗滤液是填埋场最主要的环境危害因素,如果任其注入地下会严重污染环境,我们会专门收集起来,进行处理,最终达到国家要求的排放标准。再比如,由于生活垃圾富含大量的有机物,会产生沼气,如果只是简单的填埋,沼气就会进入大气层,破坏臭氧层,管理不当还会造成爆炸和火灾。我们的做法是在垃圾填埋场采用高维填埋技术,并对所产生的气体进行回收,利用沼气发电。

    问: 在中国各个区域(比如东部和西部)投资,有什么差异?特别是回报上。

    答: 我们感到在各地的投资没有什么差异。从长期看,各地的投资回报也差不多,只是投资基数不一样。

    问: 中国加入 WTO 以及对一些外商投资政策的改进,是否对威立雅环境在中国的业务有影响?

    答: 与一些外商企业担心内外企二税合一后外商会失去税收优势不同,威立雅环境希望能够享受当地本土企业的相关政策。比如,有些本土企业在危险废弃物业务中享受一些特殊优惠政策,而我们不能同等享受,所以我们希望政策的改进能够促进威立雅环境中国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问: 您认为对很多在华的外国投资者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答: 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更好跟上中国政府的脚步,这是威立雅在中国最大的挑战。因此,继续做好本土化,和中国各级政府保持良好关系,寻找最佳的合作伙伴,是我们继续努力的方向。

    问: 你们跟清华大学、耶鲁大学合作举办环保培训项目,是否可以看作是加强跟政府机构沟通的方法之一?

    答: 威立雅环境积极地推进与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合作,在与清华、耶鲁的环境可持续发展培训项目中,每年培训 50 多名各级地方政府与职能部门官员,让他们去欧美参观学习。我们通过清华大学这个平台,分享威立雅环境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中的经验,更好地跟政府机构交流和沟通,把威立雅环境的业务介绍给大家。这是我们研发项目的一部分,在全球其他市场也有相似的业务。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