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大逃亡
 作者: Julie Schlosser    时间: 2006年06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九十四期>>封面故事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400万美国雇员在死气沉沉的办公隔间里辛勤工作。他们是如何进入这些隔间的──企业能否逃离这种盒子?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400 万美国雇员在死气沉沉的办公隔间里辛勤工作。他们是如何进入这些隔间的──企业能否逃离这种盒子?

    作者: Julie Schlosser

    罗伯特•奥本海默(Robert Oppenheimer)后悔造出了原子弹。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lfred Nobel)为自己发明了炸药而难过。罗伯特•普罗斯特(Robert Propst)发明的东西没有那么大的摧毁力,可是他在 2000 年去世前为无意中做出他所谓“愚不可及的蠢事”而追悔莫及。普罗斯特是办公隔间之父。他首次在世界上推出这一发明后已经过去 30 多年,我们却仍在设法逃出这个盒子。在它问世后一统天下的长久、可怕的时代里,人们给它起了许多名字。它尽管既不美观也不方便,却像野草一样生生不息、四处蔓延。工作人员对它恶语相向,设计师对它深恶痛绝,就连发明人也对它矢口否认,它却仍然在办公家具的销量中首屈一指──而且比试图用来取代它的任何“未来办公室”都更长命。它堪称办公家具中的菲德尔•卡斯特罗。

    那么,这种隔间会不会永远与我们相伴?很有可能,虽然近年来不同的人们和机构终于开始设计有效、经济的方法来摆脱它的一统天下。

    办公隔间在问世时并非出于恶意,甚至也不是四四方方的。其实,它始于一个美妙的愿望。那是在 1968 年,尼克松赢得了总统大选;披头士乐队发行了《白色专辑》(The White Album);密歇根州齐兰市的赫尔曼•米勒家具公司(Herman Miller)则设计出了“行动办公室”(Action Office)。这是鲍伯•普罗斯特的主意,这位科罗拉多人是该公司的研发主管。经过多年的样板设计和对人们工作方式的研究,他一心想改进在 20 世纪大部分时间里占据主导地位的开放牛栏式办公室,于是设计出了一套自认为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设备(因而起名为“行动办公室”──本文所附草图均摘自他写的一本相关著作)。这位年轻设计师同时还在进行诸如心脏泵和树木收割机等五花八门的项目,他提出的理论是,如果人们更多地看到摆在面前的工作,而不只是把它们堆在文件盒里,他们的工作效率就能提高。这种新格局包括许多工作台和陈列架;隔板也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目的是使人们有一个私人空间和铺开手头工作的地方(见左上照片)。“行动办公室”里甚至还配有高低不一的桌面,使雇员有一部分时间可以站著工作,以便血液流动、排除疲劳。

    可是,发明物很少有合乎发明人原意的。“行动办公室原本的设想不是为了把人们塞在狭小的空间里。”赫尔曼•米勒公司前营销主管乔•施瓦茨(Joe Schwartz)说。他在 1968 年协助推出了这套设计。“是经济因素把它搞成这副模样的。”经济因素是普罗斯特没有考虑到的问题之一。也正是经济因素使这种隔间流行开来,一发而不可收。正值行动办公室问世之际,白领工人在劳动大军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他们的职务从秘书到老板,一应俱全。同时,随著房地产价格上涨,给办公楼布置设备的成本也在增大,固定办公室的费用成了公司预算的一大负担。隔间──又被委婉地称作“系统家具”──便成了改造办公室格局的一个比较便宜的办法。

    推动隔间快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山姆大叔自己。20 世纪 60 年代,为了刺激商业发展,美国财政部颁布了新的资产折旧规定。这项变动明确划定了折旧的范围,规定家具和设备属于短期资产,建筑物或租赁物改良投资工程为长期资产。(如今,公司可以分 7 年折旧办公家具,而永久性结构──即带墙壁的办公室──折旧年限为 39.5 年。)结果是,公司购买办公隔间可以更快地回收成本。客户把这个意想不到的好处告诉赫尔曼 米勒公司后,它竟成了“行动办公室”的一个新卖点。它在上市销售两年后,销量直线上升,同时引起了竞争对手的注意。

    这正是普罗斯特最初的愿望开始破灭的时候。“人们不断缩小行动办公室的空间,最后变成了小隔间。”现已 80 岁高龄的施瓦茨说。斯蒂尔凯斯(Steelcase)、诺尔(Knoll)和霍沃斯(Haworth)几家公司向市场推出它们的样式后,它们才意识到企业想要的不是让其雇员获得一种整体性体验,而是想用廉价的方法把雇员集中到一起。普罗斯特的工作站原本的设计是灵活机动的,但实际上客户很少改动它,甚至根本不去改变。它们被整齐地排列成行,变成了一个反乌托邦的世界,三位学者在 1998 年出版的《未来工作场所》(Workplaces of the Future)一书里将其描述为“明亮但糟糕的办公室”。例如,设计师道格拉斯•鲍尔(Douglas Ball)还记得他在 1972 年第一次为一家加拿大公司安装办公隔间时的情景。“我原以为我会很兴奋,结果却很郁闷。”现年 70 岁的鲍尔说,“它就像迪尔伯特系列漫画中的情景一样。我当时想象不出它会是什么样子,因为用的人不太多。”

    这种办公隔间风行世界后,击败了几次颠覆它的企图。其中来势最为凶猛的一次发生在 1993 年,当时的广告代理商佳德公司(Chiat/Day)董事长杰伊•基亚特(Jay Chiat)让他的雇员们搬进了加州威尼斯市新设计的办公室,并宣称对此进行了布尔什维克式翻天覆地的革命。那种设计“宽敞舒适,就像星巴克咖啡店(Starbucks)的店堂一样,”当时的技术主管斯特凡•阿尔伯特(Stevan Alburty)回忆道,“它超前了 20 年。”但它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谁也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雇员们被要求把自己的东西放在橱柜里,每天上午去领出笔记本电脑,就像在百视达店(Blockbuster)里租电影看那样。此举很快就引起了大家的抵制──许多雇员干脆不来办公室,宁可在家里工作。这家公司被一个大型广告集团并购后,雇员们才再次得到工作场所。

    从那以后,设计师们大都把精力放在设法消除办公隔间最明显的缺陷上。斯蒂尔凯斯公司最近推出的“个人港湾”,可以配备自己的照明系统、电扇和门窗。诺尔公司推出的 A3(或称“反隔间”)产品是一种形同小舱的圆形结构,周围用半透明的网板隔出私人空间。如今年营业额已达 15 亿美元的赫尔曼 米勒公司将在今年 6 月推出两种由设计师鲍尔发明的新概念隔间。他说,这些新型设计是在 30 多年里为消除其早年错误所做努力的基础上搞出来的。该公司不肯透露许多细节,只是说这些设计更加注重色彩和隐私;鲍尔说,新的工作站“更像是一个座舱或驾驶室”。总之,在过去三年里,进入市场的各种隔间式办公室设计超过 100 种。

    尽管遭到人们公开的责难,办公隔间仍然笑到了最后。在加州,政府雇用的律师们通过他们工会合同的第 13.3 条摆脱了隔间: “州政府同意进行合理的努力,向每一位需要保密的全职常任律师提供封闭式办公场所。”假如某位律师被指定使用“非封闭式私人办公室”,政府必须通知工会。工会主席霍利•威尔金斯(Holly Wilkens)说,州政府为了不违反这条规定,把一些年轻律师塞进了空气流通不畅的小屋子里。

    这是否就是我们真正想得到的结果?不是。斯图亚特•布兰德(Steward Brand)就这样认为,他是加州埃默里维尔市全球商业网络公司(Global Business Network)创办人之一,这家咨询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帮助企业制定长期规划。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大约是普罗斯特推出隔间式办公场地的前后,布兰德出版了《全球目录》(The Whole Earth Catalog)一书,该书成了具有环保意识的生活方式的圣经,并且被认为对美国文化产生的积极影响远不至这些。他说,他所知道的工作效率最高的人发明了在办公室之外而不是其中工作的方法。布兰德本人就在索萨利托一个经过改造的货柜里工作了 7 年,目前则在离家数码远的一艘停靠在岸边的渔船上办公。他认为,有两种新式的工作站正在与现代办公室抗衡: 一个是在家里,另一个是在也许可以称为第三空间的星巴克咖啡店里。

    在第三空间中工作的一个现成的例子,是 23 岁的迭戈•格瓦拉(Diego Guevara)。他是一家大型按揭贷款与保险公司的评估师。去年冬天的一个下午,他临时去了曼哈顿的一家星巴克店里办公,在他面前的柜台上摆著一部加固型电脑、一台计算器、一张 Wi-Fi 卡、一个黄色小本子和一份大杯咖啡。格瓦拉一边用 PDA 手机核查一份财产,一边把上午的评估结果输入手提电脑里,这些结果同时进入了新泽西州西奥兰治市的公司办公室数据库。他通常只是在需要材料的时候才去办公室。上一次是什么时候见到上司的?“圣诞节前,”格瓦拉说。他接著又说,他的上司多半时间也在家里工作。

    如果说在家里上班如今已成为一种时尚,那么,似乎越来越多地运用这种方式的大雇主当属美国政府了。国会议员弗兰克•沃尔夫(Frank Wolf)是一位弗吉尼亚共和党人,他的选区是许多联邦政府工作人员聚集的地方,他对远程工作也是钟爱有加。“每天把自己拴在一个铁盒子里,仅仅是为了开车去办公室、坐到桌子旁打电脑,一点意思也没有,”他对国会的一个专门委员会说。沃尔夫认为,远程工作是减少交通压力、降低空气污染、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让恐怖分子无法下手的好办法。2004 年,他发起了一场运动,要求用减少拨款的方法来惩罚不支持远程工作的政府部门。如今,证券交易委员会、国务院、司法部和另外四个大型政府部门被要求向每一位有条件的工作人员提供远程工作的机会。

    密尔沃基市的迪灵格调查集团(Dieringer Research Group)在 2005 年进行的一次调查表明,有 2,600 万美国人使用宽带在家里工作。销售代表和咨询顾问们一向实行远程工作;眼下,财会人员、律师、行政人员、研究人员和从事创新工作的人也可以这样做了。信息技术使企业能够把白领工人的职能转移到境外去,它同样也能把国内的雇员从隔间里解放出来。去办公室开会和开展内部合作当然仍很重要,但正如布兰德指出的那样: “人们正在意识到,他们不需要总是与同事面对面。”

    还记得经济因素是如何把隔间变成一场灾难的吧?如今,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等巨头认为“劳动力流动”是降低房地产成本的好办法。该公司主管房地产业务的副总裁马克•戈兰(Mark Golan)说,由于雇员大量使用移动技术,“我们发现思科的办公室和隔间有 35% 的时间是空著的”。通过向所谓的“联网工作场所”模式──雇员在公司大楼里需要他们的任何地方建立工作场所──的转移,思科公司说它在提高人员密度的同时也提高了雇员的满意度。如今,140 名雇员能够舒适地在过去只能容纳 88 个人的场所里工作。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推出了一个类似的方案,并预计能在 2007 年把每年的场地占用费减少 2.3 亿美元。办公室新经济学是根本无法消灭隔间的。实际上,美国的办公室设备销量在 2005 年上升了 11%。不过,随著办公室在企业预算里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办公隔间在雇员一生中所占的比例也会越来越小。

    译者: 王恩冕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