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不引入最先进的技术,就很难在中国取胜”-访NEC中国总裁金子肇
 作者: 李全伟    时间: 2006年05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九十二期>>500强策略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对于NEC来说,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是,如何在保证NEC产品高质量的情况下同时降低成本,保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作者: 李全伟

    作为《财富》世界 500 强企业,NEC(2005 年排名第 96 位,营业收入 451.7 亿美元)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公司之一,1972 年就已经开始承揽中国的卫星地面站建设。到目前为止,NEC 集团在华共设立了 71 家独资或合资企业(包括由 NEC 控股的关联企业),员工达 1.7 万人。2004 年 NEC 在华销售总额为 53 亿美元。金子肇就任NEC中国总裁以前,就在 NEC 总部负责中国业务。他于 2004 年 2 月上任后,整合了以前相对分散的中国业务,建立了新的经营体制。最近,就 NEC(中国)公司新的经营战略、整合等问题,金子肇总裁接受了《财富》(中文版)记者李全伟的采访。

    《财富》(中文版)问: NEC 在华企业以前比较分散,你最先做的是整合工作,请谈谈整合的背景?

    金子肇答: 最初在中国开展业务时,NEC 确实比较分散,这与当时政府的政策要求有很大关系。比如通信领域,不同的业务要跟不同的公司合作,这种以产品为单位的业务布局方式在提供计算机和通信综合服务时,就显得很困难。后来,随著中国经济的发展,政策也逐渐放宽,比如允许外商以独资形式在中国创立企业。同时,客户也提出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等综合服务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以客户为中心,先后整合成立了 NEC 通讯中国有限公司、NEC 信息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和 NEC 电子中国有限公司。

    问: 整合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答: 由于在中国的公司几乎都是合资企业,合作伙伴比较分散,特别是通信领域。如何与各个合资方商谈,尽量实现独资化,以便于整合,这样的问题可以说是最困难的。

    问: 在独资化过程中,如何解决合作方的股份问题?

    答: 总的来说,是以对方满意的价格进行购买。有些 NEC 合资企业,如通信方面,由于分散经营,NEC 的市场竞争力下降,经营处在困难状态,这就需要让合作方理解分散经营会使经营状况更加恶化,实现整合有利于提高竞争力。独资化的过程中,我们也会考虑让合资方得到相应的投资回报。

    问: 在你 2004 年担任总裁后,NEC 在中国的业绩如何?

    答: 总体上说业绩在上升,NEC 在华(包括香港、台湾地区)共有 71 家关联企业,大陆地区接近 50 家。2004 年销售总额达到 53 亿美元,2005 年的统计数字还没有出来,估计会突破 60 亿美元。

    问: 销售额中本地市场和出口市场的比例如何?

    答: 大概中国本地是 1,出口是 5。不过这个比例很难确切地统计。比如,在中国生产 50 多亿美元,直接在中国销售的是 10 多亿美元。但是,生产的芯片、电子电路、电池等产品卖到欧洲,它们可能又会做成什么产品卖回来,所以很难区分。

    问: 中国市场在 NEC 国际化战略中占什么地位?

    答: 从全球来看,中国市场是增长最快、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我认为,在中国如果不能取得成功的话,在全球也很难取得成功。中国与大多数其他国家市场有共同的特征,追求物美价廉。所以说,如果生产的产品在中国市场能取得成功的话,把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带到世界上其他国家,相信也能适用。对于 NEC 来说,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是,如何在保证 NEC 产品高质量的情况下同时降低成本,保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问: 整合以后的 NEC 在中国的战略是什么?

    答: 经过整合,NEC 在华体制也初具规模,希望未来能够真正提供符合 C&C 理念(通过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一体化,由此向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符合 NEC 品牌、符合中国需求和实际情况的产品和服务,能够随著中国市场的发展,不断进步。

    问: 能否具体分析公司和业务层面的战略?

    答: 在把中国作为 NEC 的生产基地方面,实际上已经比较成功。在中国生产的 NEC 产品已经销往日本和欧美国家,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半导体等。同时,中国也已成为 NEC 重要的软件开发基地。但是,在把中国作为市场基地这方面,NEC 还需努力。

    比如说,在通信领域,中国即将导入 3G 技术,这种技术的导入将使 NEC 更容易提供 C&C 理念的产品和服务。我们可以为中国市场提供基础网络设备、终端服务,以及提供这些服务的计算机系统等。我想,NEC 在中国的市场机遇会更大。

    在计算机解决方案领域,到现在为止所做的主要是为在华投资发展的日资企业(如汽车行业、百货商店、超市、制造业等领域的企业)提供生产系统、销售系统、呼叫中心等通信和计算机技术融合的信息化服务。今后,我们希望通过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合作,把这些服务改造成符合中国客户要求的业务,提供给中国的客户,开拓中国市场。

    还有一点,最近 NEC 在 RFID(无线射频识别系统)这一新技术领域取得很大成果。这是通过芯片、计算机、通信技术的融合,提供防伪识别、流通管理等服务的技术。在这种新的技术领域当中,NEC 更能发挥自己 C&C 融合的特长。在这方面,我们认为今后 NEC 在中国将有更大的市场机会。

    问: 说到 NEC 把 RFID 等比较新的技术引入中国市场,我也听到有些议论说,跨国公司一般不会把最新技术引入中国,NEC 这方面的做法是什么?

    答: NEC 一直是把最新的技术拿到中国来。如上海华虹 NEC(半导体工厂),NEC 把最新的半导体技术引入中国生产;还有上海广电 NEC,公司也把日本还没有开始生产的当时最先进的液晶技术引入中国。手机也是这样,NEC 全球最新的产品很多是在香港或中国大陆首次上市,越来越多的技术研发也逐渐变为在中国进行。我们一直认为,不引入最先进的技术,很难在中国市场取胜。

    问: 3G 在中国市场逐步起步,有人说今年可能成为 3G 年,将来在无线通信领域,3G 将是很大的投资市场。NEC 在 3G 市场方面会有什么投资方案?

    答: NEC 在 3G 领域,尤其是基础网络设施方面,在全世界已经开通的 3G 市场当中 NEC 的市场占有率都是处于最高位置。NEC 已经准备与烽火科技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中国市场。如果正式开始的话,将在中国扩大投资生产。当然,这也取决于中国将采取哪种制式。在 3G 方面,NEC 的擅长和业绩主要集中在 WCDMA,这是基于 GSM 技术升级的系统。传闻说中国将主要以 TD-SCDMA 为中心推进 3G,这方面的投资我们也在考虑。NEC 在天津的工厂已经开始 3G 相关产品的生产,产品销往欧洲。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试生产,为下一步在中国正式生产 3G 产品做准备。

    记者: 在 2.5G 时代,日资企业取得的成绩并不理想,中国 3G 开始之后,NEC 在手机终端方面有何动作?

    答: 确实如你所说,在中国的 2.5G 时代,由于日本没有采用 GSM,起步较晚。但是,从 2G 到 2.5G、2.75G 的演进过程中,NEC 的市场份额是逐渐上升的。这是因为,随著 C&C 时代的到来,客户逐渐追求 C&C 融合的服务,NEC 拥有的计算机加通信、还有整机技术的优势,逐渐得到发挥。随著 3G 时代的逐步到来,我们被要求提供这样的 3G 服务。我认为,NEC 是有这方面优势的。

    问: 关于 3G 手机,有没有什么具体的目标?

    答: NEC 通讯中国有限公司确实有一个中国开始 3G 以后的具体市场目标。但是,由于目前我们市场占有率的现状比较低,可能这个目标与大家的想象差距会比较大。我想,如果突然告诉你这个数字,可能你也不会相信,所以也就不在这里夸下海口了。不过可以说的是,希望能够与现在在中国占有重要市场份额的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匹敌。

    问: 中国加入 WTO 之后,针对外资企业的政策发生了一些改变,这对 NEC 有什么影响?

    答: 中国加入 WTO 之后,由于外资投资政策的变化,使得我们在更多的领域中可以实现独资,这对于我们是好的变化,有利于我们加快业务的整合。但随著加入 WTO,中国政府也在考虑对外资的优惠政策,是否要和国内企业同样对待,这对于外资企业可能会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另外,我个人感觉,随著中国政策透明度逐渐增加,以前很多外商企业把中国作为一个特殊的市场,而现在更多是把中国市场当作全球战略中的一部分,我认为这也是一个好的变化。

    问: 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NEC 中国公司的情况如何?

    答: 我认为,随著中国不断发展,会逐渐发展到 C&C 融合的社会。在这种社会当中,谁能提供最好的 C&C 融合的产品和服务,谁就会占有优势,我觉得 NEC 是拥有这种优势的少数企业之一。最近,在全球特别是欧美出现很多的一个新词“Ubiquitous(普适网络)社会”,有点像中国说的 3C 融合,我觉得这种社会实际上就是 NEC 很早就提出的 C&C 理念实现以后的社会。

    问: 像 NEC 这样一家综合型公司,如何体现出竞争力?

    答: 例如,刚才说到的 RFID 就是这样。RFID 技术当中,芯片只是一个标签,读取芯片后,要通过通信网络传输这些数据,相关数据在数据库当中通过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处理,这是半导体、通信、计算机综合的解决方案。其中所有的技术都由我们自己来做,提供 C&C 融合的新型服务,从而与其他竞争对手区分开来。

    美国式的经营可能更推崇专业化,如英特尔专门做半导体、芯片,微软专门做软件。但是,日本式的做法是兼通所有的技术,虽然不是所有的都做得最好,但能综合这些好的技术,提供综合性的服务。有关这两种方式优劣的争论,可能最后也不会有结果。

    问: 你们进入中国这么多年,有什么经验值得分享?

    答: 就是找好合作伙伴。在中国开展事业,必须找到抱著同样梦想的中国合作伙伴。否则即使我们有先进的技术,拿到中国来,光靠日本人是不能取得成功的。

    问: 那么,在寻求投资伙伴时,最重视对方什么?

    答: 最重要的是要熟知中国市场,了解在这样的市场应该提供哪些产品或服务,知道以什么形式提供,同时有热情与我们共同努力。作为合作伙伴,希望能具有全球化的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经营方面,能够提高职员的工作热情。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