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迎接EDP时代
 作者: 周展宏 李全伟    时间: 2006年03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八十八期>>封面故事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作者: 周展宏, 李全伟

    EDP是 Executive Development Programs 的缩写,意为高级经理人发展课程,是为满足高层管理者的知识需求而设立的非学位教育项目。目前,市场上提供 EDP 课程的主力军是商学院,也有一部分社会机构和企业大学开办。有关 2005 年 EDP 市场的规模,并没有准确的数字。记者采访了多家机构的负责人,他们的估计都不低于 20 亿元。

    接受采访的几位商学院 EDP 项目负责人都承认,与前两年相比,近两年 EDP 市场的发展速度非常快,需求十分强劲,也给学校带来了不菲的收入。芝加哥大学商学院亚洲校区(新加坡)执行总裁贝思•巴迪尔(Beth Bader)女士告诉《财富》(中文版),相对于 MBA 和 EMBA 而言,美国的 EDP 市场规模不算很大,但收入所占的比重不小。不过,与中国不同的是,美国企业一般是中层管理者参加 EMBA 学习,而企业高层参加 EDP 的比较多。

    在中国,EDP 项目似乎确有热过 EMBA 的理由。企业高管即使有了一个 EMBA 学位,仍需要培训。参加管理培训是长期的,在当今知识和技术更新速度加快的状况之下更是如此。另外,EMBA 教育的规模受政府的管制,迄今为止只有 30 来家商学院允许开设 EMBA 课程,招生人数和收费都需批准,而 EDP 则没有这方面的限制。即便是同一所大学中,不同的学院也可以开办 EDP 项目。以清华为例,除经管学院之外,其他的学院和校内机构也在争夺生源。毕竟,清华一年在 EDP 的收入超过一亿元,是块不小的“蛋糕”,而且还在不断长大。

    EDP 属于短期培训,通常收费比 EMBA 低。有些企业培训部经理在派遣员工学习时,自然会有用 EDP 替代 EMBA 的想法。但这种想法似乎得不到专家的认同。贝思 巴迪尔说,EDP 和 EMBA 各有各的目的。EDP 可以帮助学习者提高某一种技能,但不能了解全面的管理知识。当然,EMBA 课程内容有限,经理人可以通过参加 EDP 学习、弥补不足,尤其是学习特殊技能的课程。她提到,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销售队伍的管理”课程,就一直非常受各类管理者的欢迎。

    目前,中国国内 EDP 项目的收费差别很大。有的著名院校的个别项目,收费已经达到了 1,000 美元 / 人•天的国际较高水平。中等水平的课程价位大约是 3,000 元 / 人•天,低端的收费也达到了 1,000 元 / 人•天。在中文版的调查中,收费高(24.3%)被认为是 EDP 市场存在的三大问题之一,其他两项是市场混乱和缺乏品牌(30.9%)、教学与实际脱节(27.8%)。

    不可否认,EDP 市场火了,问题也随之来了。社会上开展 EDP 培训的机构林林总总,其中不乏只靠一名讲师、一间教室的“独脚戏”。在我们这次调查中,从对 EDP 的满意程度看,只有 5.9% 的人表示满意,而“不满意”和“一般”的有 16.1% 和 70.7%。包括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培训部主任杨永康、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高层管理者培训与发展中心副主任吕峰、长江商学院 EMBA 和高层管理培训部执行主任罗等在内的专家都谈到,现在的 EDP 市场有些鱼龙混杂,需要优胜劣汰。同时,他们也普遍认为,在 EDP 市场中,瞄准企业高管的需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设计有针对性、有特色的课程,乃是正途所在。编辑部采访了市场中的一些公认领先的 EDP 教育机构,希望他们的经验对读者有所启发。

    作者:李全伟

    清华经管学院:先发优势

    大陆商学院开展 EDP 教育的时间都不太长,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被公认为先驱。虽然其正式开办“工商管理高级课程”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但早在 1981 年,清华大学就举办了当时被称为“厂长班”的研修班。清华经管学院高级管理培训中心的薛镭主任说,这种班类似于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但不授予学位,可谓中国最早的 EDP。

    时至今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已经执中国 EDP 市场之牛耳。20 多年里,经管学院先后举办各类高级管理培训项目 400 多期,学员 2 万多名。仅“工商管理高级课程”脱产培训班就举办了 50 期,有 3,500 多名企业界人士参加了学习。

    薛镭称,清华经管学院 EDP 项目的最大特点是与国内大中型企业保持良好关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因而课程有的放矢,实践性比较强。像工商管理高级课程,既有基础课程、运营课程,还有“企业经营实战模拟”和“领导之道”这样的实践和特色专题课程。

    作为一家定位于综合管理类的商学院,清华经管学院推出的其他 EDP 课程种类齐全,其中“上市公司 CFO 课程”、“卓越领导之道”、“智道商道人道”等,深受企业家的好评。另外,已经开办 50 期的“工商班”、13 期的“高经班”、70 多期的“总裁班”等已经成为国内管理培训领域的精品项目。近年来,清华经管学院还与哈佛商学院共同推出了 7 期高层经理培训项目,在亚太地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针对北京 2008 年奥运会开办了“清华-悉尼科技大学体育管理硕士”项目,已开办的两期云集了 100 多位体育界的精英人才。

    除了公开课程以外,经管学院的企业内训占了 EDP 相当大的比例。薛镭说,定制课程是清华经管学院高层管理培训项目中增长最快的课程之一,目前已有近百家政府机构和大型企业成了经管学院的合作伙伴。

    与 MBA、EMBA 比起来,EDP 不是授予学位的项目,但清华经管学院没有放松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教师每上完一门课,都要由学员做评估。总体看,每门课程都在 4 分以上(5 分制),说明课程比较受欢迎。华耐集团副总裁李琦参加学习后,感到“确实不枉此行,将脑子中零散的管理知识系统地进行了整合”;兰州石化公司副总经理火金三也说: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选择的质量好坏取决于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改变在于学习,学习的最佳方式之一是参加清华经管学院培训。”像这两位一样,来参加培训的学员层次大都比较高,一般是大中型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对这些学员,经管学院要求比较严,绝不能无故缺课。

    清华经管学院牌子比较大,收费方面却相对低廉,为一天 1,000 多元人民币。只有一个项目是按照国际标准收费的。清华-哈佛高层经理研修班是一个国际合作课程,5 天课程收费 4 万元。

    清华的理想是将 EDP 培训办到国外去。薛镭说,“随著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国外对中国经济十分关注,大的跨国公司都来到中国,但其相当多的高管对中国知之甚少;还有众多中小型公司没有进入中国。清华既有和国际商学院长期合作的背景,又有和国内企业长期密切的联系,还有良好的政府关系,我们可以把这三个优势结合起来,给外国企业家介绍如何在中国做生意。目前已经在两家企业接受这种短期学习项目。”

    作者: 李全伟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发挥优势

    近两三年,EDP 市场成长很快,也有些乱。凡是商界流行什么,一定会有机构赶著办相关的培训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高层管理者培训与发展中心副主任吕峰说,EDP 的课程不能“社会什么热,就追什么风”,光华的课程是根据自己的优势开办的。比如,“从历史看管理”这样的课程,完全体现了北京大学的特点。

    光华管理学院成立于 1994 年,当时就开办了 EDP 项目。但吕峰说,早期培训工作一般是“被动和简单的”,没有体现出特色。2002 年 11 月 1 日,光华管理学院把 EMBA 及高级经理培训中心分开,单独成立了高层管理者培训与发展中心。这时 EDP 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业务部门来运作。

    吕峰说,“光华管理学院 EDP 最大的特点是负责任。这句话听起来比较虚,但我们做得比较实。”EDP 一般分两类: 公开课程(Open Courses)和企业内训(Custom Programs)。以企业内训为例,一般的程序是公司来人确定课程,然后由学院派人去讲。但这么做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教师讲得过于理论化,跟企业结合不紧密。吕峰说,“2002 年年底,我们提出`战略知识联盟'的概念,跟大公司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这种联盟以知识整体转移为核心,重新构建商学院跟企业之间的关系。在做企业内训时,我们需要做充分调研,安排教师访问,根据企业及学员的情况安排有针对性的课程,为学员做指导,并担任外部导师。通过这种方式做内训,效果比较好。当然,这么做无疑增加了教育成本和人力支出,对教育机构的压力比较大,但为了保证质量,光华坚持如此。

    从公开课程来讲,也有许多体现“责任意识”的地方。2003 年,光华推出了“知识账户”这一小工具,就是为每个学员量身打造的。这个账户详细记录了他们接受的管理培训的类别和强度,可以由其本人和培训机构动态地判断他们的知识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配合知识账户,还有一些同学聚会和校友回访等活动,目的是帮助学员之间进行知识分享。

    光华管理学院所在的北京大学,是一家有著百年历史、以文理基础教育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结合这种优势,光华管理学院和历史学系开办了“从历史看管理”课程。吕峰说,这门课比较符合北大的特点,很难想象一家成立时间比较短的商学院能办好这门课。北大历史学系成立于 1899 年,是近代中国最早建立的史学教育科系,在全国高校同类学科中历史最久。从“历史看管理”课程,融合了北大管理和历史教育的优势。“带领学员畅游中外历史的长河,领悟管理之道。”学院招生资料上的这句话并不太离谱。

    “女性领导力开发”也是光华管理学院一门有特色课程。在中外企业界,越来越多女性担任企业重要职务乃至 CEO,但在职场中绝对没有“女性优先”,只有能力优先。因此,女性不仅要发挥女性的“情商”优势,还要更加持续不断地学习。光华管理学院开办的这门课,紧紧围绕女性管理者在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开设 12 门必修课程,包括女性领导力开发课程、管理的方法与策略课程、女性生产平衡课程这三大核心模块。女性班首期班长、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祁燕感到,“在光华学习一年多,给我巨大的收获,全面收获管理知识,系统化地进行梳理。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很重要: 光华管理学院的女性班和同学们让我的女性意识回归。”

    吕峰说,参加 EDP 培训的学员每年都在增长,2005 年新增学员 4,000 人;收费情况,公开课 4 天一般是 1.5 万到 2 万元,属于中上水平;从学员来讲,以民营企业家为主,还包括国企、外企和其他组织的管理者。

    作者: 李全伟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精品意识

    2005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共办了 41 个高管培训班,2,000 多人参加培训。这一数字并不惊人。熟悉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风格的人都知道,该校 EDP 项目也秉承了学院注重品质、不追求规模的务实作风。据学院培训部主任杨永康介绍,他们不会去遍地撒网,而是主要针对华东地区的企业高管开办课程。

    与学位教育相比,在职经理人的培训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杨永康说,复旦大学 EDP 课程注重贯彻三个原则: 一是合理安排浓缩课程,二是注重师生有效互动,三是倡导学员充分沟通。许多参加培训的企业管理人士花费不菲的学费来复旦学习,不仅学知识,而且还想交到更多的朋友、寻找更多的商机。复旦管理学院也有意识地为他们提供平台,创造条件组织更多的人进行多种活动,像举办不同的沙龙、大师讲座,让企业家讲自己的故事,还把在复旦学习过的企业家请回课堂跟学员做面对面的交流。诸如此类的活动,使来复旦管理学院学习的学员普遍感到不虚此行,收获颇多。

    在复旦开办的 EDP 培训班中,影响最大的恐怕是总裁研修班。截止目前,这个班已经连续在上海办了 10 期,在杭州办了 8 期。参加学习的基本上都是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其中一半以上来自民营企业。杨永康说,“这些老总都是从商场里打拼出来的,比较缺乏的是系统的工商管理教育。企业规模做得越大,他们越感到需要学习。这也是总裁研修班能够持续办下去的重要原因。”参加过学习的中美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鲍炳章说: “每次踏进复旦总裁班的课堂,都会让我觉得非常振奋,都会使我身不由己地放下工作、专心听课、积极参与。先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和全国名师的讲授,使我真正享受到了拜师、求知带来的乐趣。而且在我的周围全部是同样层面的同学,这种高层面的思想碰撞,也使我真正体会到了总裁平台的价值。”

    金融是上海重点培育的行业,非常需要大批专业管理人员。2005 年 8 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与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共同开办了“国际金融发展与创新”高级研修班。据复旦-哥大金融培训项目主任孔爱国介绍,金融课程是哥大的传统强项。这一项目针对上海市金融机构高层人士的需要量身定制,通过提供具有国际水准的金融和管理课程教育,培养一批立足中国金融市场、具有全球视野与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金融管理人才。

    生产与运营总监高级研修班,也是复旦的一个品牌项目。学校发现,处于发展期的国内生产企业最缺的是营运和生产管理人员,而从事这方面工作的管理者大部分是从技术岗位转过来的,没有受过系统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更多的是靠经验而非科学来管理,对于精益生产、全面质量管理、六西格玛这些先进的管理理念没有太多的了解。为此,复旦管理学院从 2003 年下半年起,开办了生产与运营总监高级研修班。杨永康称,“这个班受欢迎程度很高。”

    谁都知道,EDP 市场的发展势头不可小视。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在这一领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不菲的品牌价值,下一步是不是会扩大规模?杨永康说: “我们不想全面开花,要在创建复旦 EDP 品牌上下大力气,扎扎实实地稳步发展。”

    作者: 李全伟

    长江商学院: 不走同质化之路

    成立于 2002 年的长江商学院是一个小字辈,但发展势头很猛。其做法是差异化竞争。这一点在该院 EDP 项目上也得到了体现。用学院 EMBA 和高层管理培训部执行主任罗的话说就是: “紧紧结合市场需求,避免同质化,坚持走高端。”

    在管理培训中避免同质化,并不简单。长江商学院确实做了大胆的尝试。比如,开办了国内首家“后 EMBA 课程”。罗解释说,因为管理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某些课程在 EMBA 的教学中没有涵盖到,或者讲授得太少,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学习。为此,他们将其纳入 EDP 项目中。此外,长江商学院的某些 EDP 课程是针对某一个问题、通过教授进行研究后设置的。比如,“如何突破大型企业的管理瓶颈”,就是针对一个问题,而不是通用课程。罗说,这个问题是目前中国集团企业面临的最迫切问题,涉及内部控制、多元化、集团企业金融财务管理等诸多问题。长江商学院的教授做了大量研究后开办了这门课程,5 天收费 3,250 美元。学员学完后,感到“比较切题”,提出的解决方案操作性也比较强。所以,有不少学员的评价是: “长江商学院的教授比较懂中国企业。”今年,长江商学院将开设“如何把创业型企业转变成专业管理企业”的课程,这同样也是目前中国中小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

    避免同质化竞争的另一种办法,是寻求有特色的合作伙伴。今年长江商学院将开设另一门核心课程──“中国企业 CEO 课程”,对象是中国重要行业中的领先企业。合作伙伴是大名鼎鼎的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及沃顿商学院(Wharton),学员将在香港、费城、枫丹白露和北京学习。

    通常,EDP 项目培训都是国内商学院重要的收入来源,因为 MBA、EMBA 这样的学位教育在规模上要经过政府的批准。但罗说,长江商学院没有太多的赢利压力,可以让教授有更大的余地做研究,设计一些更有针对性的课程。”

    目前,进入长江商学院 EDP 学习的学员以中国民营企业人士为主,外企人士比较少一些。罗 解释说,“可能是因为中国民族企业规模比外企小,但老总也要考虑集团管理、国际化等问题,这与外企主管考虑的问题有差别,所以我们的课程更适合他们。”

    除了公开课程外,长江商学院 EDP 的另一大头是为企业量身定制课程。目前,企业内训课程已经占到了学院年收入的一半。“当然,与公开课一样,我们的内训课程也是针对企业的特点,是在研究基础上提供实用性的课程。”罗说,课程的对象是高端经理,每门课程收费是 12,000 美元。长江商学院对学员人数的要求比较严,通常是 25~30 人,不像有些学校,人越多越好。罗 认为,“这种规模的学员人数互动性比较好,学员感到交流比较方便、透彻。从单位成本看,小班的学习效果比较好。”

    长江商学院开展 EDP 项目的时间只有 3 年,但增长比较快。学院不愿透露具体数字,但承认 2004 年比 2003 年增长了 300%,2005 年比 2004 年又增长了 200%,预计今年还会有 150% 以上的增长,“与中欧商学院、清华经管学院、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相差不多。”罗 提到,长江商学院 EDP 面临的最大压力还是师资,师资是影响进一步扩大 EDP 规模的重要因素。

    作者: 李全伟

    惠普商学院: 最重实战

    青岛一家不到 100 人的房地产公司老总听说万科组织员工到惠普商学院学习,马上也过来听了一门课。后来,一发而不可收拾,先后带著六七名高管读了管理流程、战略规划等课程。一家 IT 公司的商学院为什么能够吸引房地产等方面的非 IT 公司来学习?惠普商学院院长纪治兴认为,这跟惠普商学院将自己定位为独立培训机构有关。

    与许多著眼于内部员工培训的企业大学不同,惠普商学院不做内训,而是一个完全面向市场的业务部门。也就是说,是企业的利润中心而非成本中心。惠普商学院常务副院长马永武解释说,惠普虽然是一家 IT 公司,“但管理是相通的,惠普商学院从自身经验出发所讲授的课程,同样可以让其他企业受益。”最典型的例子是,行业领先的万科集团从 2004 年 12 月起为全国各分公司 30 多名中层以上经理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系统培训;2005 年年底,又进行了第二期。

    从成立第一天开始,惠普商学院的定位就是实用、实战和实效。这体现在两个方面: 内容和师资。惠普商学院的课程学制比较短,像“惠普之道迷你 MBA”课程,从领导、战略、控制和组织四个阶段十几门课,全部加起来只有 20 天。从内容上看,都是总结、提炼惠普 60 多年的管理经验,由惠普的讲师讲授管理理念和技能。

    由于惠普商学院的师资基本上是惠普在职的中高层经理,课程的实用性比较强。比如,MBA 开篇课──“惠普动成长企业的领导与管理”,由中国惠普总裁孙振耀主讲。孙在惠普工作了 24 年,从 2000 年开始担任中国惠普的总裁,深谙“惠普之道”;再比如,有关企业并购的问题,惠普的经验极为宝贵。比如,2002 年惠普并购康柏,前前后后经历了一年的时间,从组织机构调整、人员配置、企业文化融合等方面,惠普的高管们都有很多的感受,这样的“真经”在其他商学院很难获得。其他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像人才培训如何做、经理如何辅导员工、薪酬结构如何定,也都是由惠普的相关负责人根据实践经验进行讲解。除此之外,惠普商学院还有能力经常请一些其他权威人士来讲课,如请亚信董事长丁健讲创办亚信的经验。另外,一些学员同时就是国内一流大企业的老总,惠普商学院还请他们现身说法。

    纪治兴说,惠普商学院办了 5 年多,实现了多赢。首先是客户赢。在惠普商学院所学的内容,在大学课堂很难学到。相对来说,普通商学院的课程设计理论较多,许多案例来自国外,而惠普作为一家知名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也有 20 多年的时间,可以说既有国际化又有本土化的经验,本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案例,而且还是即时的。客户也感到,所学的内容都很实在和实用。

    惠普公司本身也得益非浅。以前公司需要做很多市场推广工作,比如去拜访客户,花费很大精力不说,还不好约。现在好了,许多客户就在公司学习,中午就可以直接见面,很容易沟通。现在,中国惠普公司不用花太多的资金去做市场推广工作,在客户花钱学习的惠普商学院就可以建立客户关系。

    承担课程的教师也有收获。由于授课者绝大部分都是惠普自己的人员,他们也需要建立客户关系,这以前也是很费时、费力,现在建立关系很简单,而且还是以老师的身份建立关系。教学相长,老师通过跟学员的交流、沟通,也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面。

    惠普商学院高端课程平均收费 3,000 元 / 人 天,处于市场中高水平。马永武说,惠普商学院业绩每年都在增长,2005 年培训营业收入约 1,000 多万元,在市场所有的培训机构中处于中上水平。在研究方面,马永武承认,企业商学院与高校商学院相比处于劣势,所以惠普商学院努力与各高校商学院开展合作。比如,与斯坦福大学工学院合作,运作企业 CIO 项目;与北大国际 MBA 合作,办 EMBA 合作课程。“这既是一种创新,也是企业商学院的出路之一。”

    作者: 李全伟

    泛太平洋管理研究中心: 为企业量身定制

    泛太平洋管理研究中心总裁刘持金在创业之前,是数家《财富》世界 500 强公司的职业经理人,但他一直对管理教育有浓厚的兴趣。比如,在爱立信担任副总裁的时候,他就创立了爱立信学院。同时,刘持金对中国的管理教育市场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这也使得他成为为数不多能够成功创业的职业经理人。刘持金对于高管培训市场有自己独特的观点: “高管培训对高级经理人来说是一种终生学习。对于企业而言,则是一种适应性学习,因为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都在变化。”因此,企业为高管培训付费,不仅仅是为了员工的职业发展,而且也是为企业适应新的变化服务。可以说,泛太平洋管理研究中心所提供的高管培训,正是从后面这个角度出发的。

    泛太平洋管理研究中心目前所提供高管培训服务,主要定位于三大行业的大客户,即通信、金融和 IT。这也是必然的选择,因为它所提供的服务都是为客户量身定制的,收费不菲。比如,它会给电信客户开发一套竞争营销的软件,客户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万余名大客户经理可以通过该软件对现实中的竞争进行模拟。根据 WTO 的规定,今年年底,中国将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泛太平洋管理研究中心为帮助其中国客户应对市场开放后的挑战,开发了一个系统,它模拟 6 家银行之间的竞争,竞争参与者每季度公布一次财务报表,泛太平洋管理研究中心共模拟了 2 年的财务报表。随著中国 3G 牌照发放日期越来越近,最近泛太平洋管理研究中心还与一家欧洲软件公司共同开发了模拟移动市场竞争的系统。

    除了利用 IT 技术帮助外,泛太平洋的高管培训项目往往是根据客户需求来设计课程,然后再请教授分别来讲。让刘持金比较苦恼的是,很多时候客户对这种定制的价值认识不足,他们总是希望找到价廉物美的课程,或者根据每位老师的讲课费来定价。“我们不能把知识当作一种产品来讨价还价,中国目前很多客户对知识产权尊重不够,其实培训的课程体系也是有价值的。”泛太平洋管理研究中心与客户沟通的时候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在企业内部,培训管理往往是一个很低级的工作,可是接受培训的人却级别不低。当然,也有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对培训非常重视,“最近,华为公司的任正非就培训约请我谈了两个多小时,”刘持金告诉《财富》(中文版),“事实上,国际上一些著名的企业都对培训非常重视,像通用电气负责克劳顿村(通用电气的高级管理人员培训中心,被《财富》杂志称之为`美国企业界的哈佛')的人往往具有很高的地位,现在通用电气还有首席教育官的职位。”

    因为是面对企业的内部培训,泛太平洋管理研究中心从来不为其高管培训项目做广告。但是,它也因此开发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项目。比如,今年 3 月,将启动一个全英文的高管培训项目,该项目得到了很多在华著名外资企业的支持,如摩托罗拉、诺基亚等。这些支持企业都会派高层为该项目授课,课程结束的时候,它们还可能从学员中招聘员工。另外,泛太平洋管理研究中心还在厦门成立了一个学习联合体,即交一定的会员费之后,公司可派排名前 5 位的高级管理人员参加由泛太平洋管理研究中心组织的学习联合体。这个联合体每季度集中授课 2~3 次,然后还有答疑、辅导和咨询。泛太平洋管理研究中心将为该学习联合体提供为期一年的服务。这实际上是培训加咨询的模式。当然,借助这种创新的模式,泛太平洋也能接触到企业真正有决策权的人。这对于提供类似于它们这样的企业的内部培训无疑很重要。

    刘持金认为,普通的管理教育像目前的市场状况一样,主要将由商学院提供,而社会机构提供的高管培训项目将主要是定制化的,后者的需求在中国也非常大。

    作者: 周展宏

    北京光华管理研修中心: 传授德鲁克

    在众多提供高管培训课程的社会机构中,成立于 1999 年的北京光华管理研修中心是比较独特的一家。说它独特,首先是因为该中心致力于有“现代管理学之父”之称的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管理思想的研究和传播,并且得到了德鲁克的支持;其次,与大多数社会培训机构不同,北京光华管理研修中心是一家非盈利性的组织;第三,中心成立六年多以来,在课程研发、培养教师和各种软硬件设施上投资了 6,000 余万元,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课程体系。

    北京光华管理研修中心与德鲁克的渊源,还有一段故事。六年前,中心的董事长邵明路为创办一所给在职管理者和企业家提供管理培训的机构拜访了德鲁克。之前,他已经走访了美国和欧洲最好的 20 多所商学院。当德鲁克了解到邵明路是一位经历坎坷、白手起家的生意人,以及他的低学历和中国多么需要像光华管理研修中心这样的培训机构之后,德鲁克主动提出为邵明路创办的中心做免费咨询顾问。他说: “从现在起,任何时候,在我有生之年,只要你需要我,就来找我吧。”令邵明路颇感意外的是,德鲁克先生真的一诺千金,此后对邵明路几乎是有求必应,甚至在他去世前 5 个月,还专门为光华研修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合办的 EMBA 题词。

    目前,北京光华研修中心有两个高管培训项目,一个是德鲁克高级管理证书课程(德鲁克 EDP),另一个是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的德鲁克 EMBA 硕士学位项目(人大德鲁克 EMBA 项目)。前者包含 16 天的课时,完成全部课程需要四个月。学习期间,每月集中授课四天。完成后可获得德鲁克先生签名的“德鲁克高级管理课程证书”。德鲁克 EDP 课程分为三个模块,即让管理者做到卓有成效(管理自己)、提升管理者的领导力(管理他人)和使企业更具竞争力(管理组织)。课程的内容都是取材自德鲁克先生出版的管理书籍和发表的论文,由光华管理研修中心和美国 Claremont 大学德鲁克研究生院合作,在德鲁克先生亲自指导下完成设计。该课程的价格也充分体现了北京光华管理研修中心作为非盈利性组织的特色,16 天的课程仅需 2.6 万元学费。但是,目前北京光华管理研修中心的教授还不到 10 人。去年,德鲁克 EDP 只开了 7 个班,每个班只有 30 余人,因此培训规模还比较小。北京光华管理研修中心常务副院长黄建东告诉《财富》(中文版): “我们前几年主要是投资在课程的研发上,现在我们的研发基本上完成了,正在招募一些教师,准备把规模逐渐做起来。”

    与中国人民大学(以下简称“人大”)合作的德鲁克 EMBA 管理课程由人大授予学位,同时可以获得“德鲁克高级管理课程证书”。人大德鲁克 EMBA 项目针对的是在职高级管理人员,每月利用周末集中授课四天,学制两年。该项目共有 18 门必修课,其中 8 门课由北京光华管理研修中心提供师资,包括: 经理人与组织,领导力与激励,企业的战略和目的,信息与决策,兼并、收购与联盟,创新、企业家精神与领导变革,未来社会与中国,家族企业与小企业管理等。这些课程都是基于德鲁克 65 年来为众多公司咨询以及教授管理者的经验而开发的。人大德鲁克 EMBA 项目的学费为 20 万元。虽然与其他著名商学院的 EMBA 项目相比,这个价格还比较低,但邵明路觉得已经有些贵了。

    北京光华管理研修中心的使命,是“使中国的管理者和创业者能够得到世界上最好的管理知识和管理工具”,这其实是摘自德鲁克先生 2000 年为该中心的题词。一个教育机构,决不能看它短期内是否能够赚钱,或者有多么赚钱,而是要看它的学员是否能够取得成功。学员成功与否,真正决定了一个教育机构的成败。北京光华管理研修中心的立意很高。然而,未来在扩大规模、保持低价的同时,能否持续保证教学的质量,将是它所面临的挑战。

    作者: 周展宏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