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财富与声誉: 谁能为安达信翻案?
 作者: 姜汝祥    时间: 2005年08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八十一期>>专栏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作者: 姜汝祥

    美国有专家做过研究,如果以十分制来计算声誉的话,一分之差,对一般公司的损失大约相当于 5,150 万美元,而对那些在《财富》500 强榜上的公司,在声誉上的一分之差,则相当于 5 亿美元。

    这一研究的结论是: 尽管公司的规模和行业都不一样,但声誉每变化 10%,就会引起大约 1%~5% 的市值变化。比如 1982 年,强生公司的泰诺胶囊被查出含氰化物,强生公司的市值下降了 14%,约为 10 亿美元。1989 年,埃克森公司的油轮在阿拉斯加发生了原油泄漏,造成严重污染,这一事件导致埃克芍市值损失 30 亿。

    但这只是就一般事件而言的,在特殊情况或特殊事件下,有些声誉的损失却是毁灭性的,比如著名的安达信事件。作为当时世界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安达信有 89 年的历史,员工数量达 2.8 万名。2001 年 8 月,就在美国证交会(SEC)对安然公司进行调查时,发现安达信在向安然提供审计、会计和专业咨询等服务中,涉嫌做假。

    然而,在取证过程中,调查人员却发现相关的文件已被销毁,而且是在公司高管的授意下进行的。2002 年,安达信被美国休斯敦联邦法院认定妨碍司法调查罪名成立,罚款 50 万美元,并禁止它在 5 年内从事相关业务。随后,这家老字号的著名会计师事务所宣布倒闭。

    安达信事件直接导致了著名的《萨班-奥西利法案》的诞生。在这部美国会计改革法案中,任何个人和单位通过更改、毁坏、隐藏文件资料等方式阻止和干涉政府调查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的刑事处罚,而审计部门有责任保存相关档案 5 年以上。

    故事似乎到这里就结束了,但 2000 年 5 月 31 日,美国最高法院推翻了 2002 年地方法院对“安然倒闭事件”中安达信公司所作的有罪判决。在一份由院长威廉 伦奎斯特亲自起草的判决中指出,审理此案的全体法官一致认为,“陪审团的原判决在一些重要的方面存在缺陷。”按照美国法律,最高法院撤消这项判决后,此案又将被打回到联邦法院重审。审判的结果,也许对安达信的合伙人很重要,但对安达信的未来却并不重要,因为没有人会相信,安达信还会东山再起。正如美国乔治城大学法学教授布拉顿所说的那样: “安达信并不是因为审计安然公司的账目而被起诉,而是因为在安然倒闭后不久销毁安然公司的有关文件而被控告。最高法院的裁决可能对于安达信案件遗留的一些诉讼有影响。但是无论怎样,对于一个以信誉为重的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在遇到这种声誉危机之后,已经没有重组的意义了。”

    中国也有类似于安达信事件的案例,那就是三株事件。1996 年 6 月,湖南常德一位叫陈伯顺的老汉买了 10 瓶三株口服液。服用 8 瓶后,陈老汉浑身溃烂,被医院诊断为“三株药物高蛋白过敏症”。其后,陈老汉病情不断反复,于是年 9 月初死亡。随后,其家人把三株告到了常德中级人民法院。1998 年,常德中级法院判三株为不合格产品。

    这条爆炸性新闻使三株陷入危机,一时间销售掉入谷底。戏剧性的是,到 1999 年 4 月,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判决,称现有证据不能认定陈伯顺死亡与服用三株口服液的因果关系,撤销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

    这一判决经媒体公布之后,并没有拯救已接近关闭状态的三株,一个销售额近百亿的著名公司,就此退出业界。

    为什么无论安达信最后的判决如何,它死亡的结局都不会改变?为什么像三株这样明显是误判的官司,也会摧毁一家声名显赫的公司?

    我相信没有人怀疑安达信的专业能力,甚至没有人怀疑大部分安达信员工所具有的职业水准,但为什么在安然事件后,安达信要以破产结束其近百年的历程?我觉得,从安达信和三株这类事件中,我们只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比起这些公司强大的能力来,信任是更为基本的前提。我们能够接受一个不够强大、但是不欺骗我们的公司,我们无法接受那些足够强大、但是会欺骗我们的公司。

    很简单,愈是那些声名显赫的公司,愈有能力操控我们这个世界。他们做起坏事来,对我们的危害也愈大!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希望所有强者都应当保护弱者,而不是欺压弱者。所以,作为普通消费者的我们,给了那些强者以“特权”─我们的信任与尊重。反过来,我们也要求这些强者对自己有极高的自律精神。对于我们尊重的英雄,除了法律之外,我们还有另一套标准,那就是我们的信任。一旦你失去了我们的信任与尊重,哪怕你可以在法律上就某件事证明你的清白,但社会人心却早就通过你日常的所作所为下结论了。

    所以,我建议那些心存侥幸的 CEO 们,特别是那些声名显赫的大公司 CEO 懂得,真正支撑财富的是你的声誉,以及声誉背后消费者的尊重与信任,而不是强大的资产、规模与技术。如果你对此还有怀疑的话,那么时常品味一下杰克•韦尔奇在自传中所说的一句话吧: “我们没有警察,没有监狱。我们必须依靠我们员工的诚信,这是我们的第一道防线。”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