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波音总算又起飞了!
 作者: Alex Taylor III    时间: 2005年08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八十一期>>前沿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作者: Alex Taylor III

    6 月中旬开幕的巴黎航展,也许标志著波音公司(Boeing)的再度崛起。没错,历经几年的丑闻─既有性丑闻,又有道德丑闻─以及公司的整体瘫痪之后,这家航空业巨头也许终于改过自新了。它生产的新式双通道 787 型客机广受欢迎,使波音在今年收到的定单数量上大大超过了空中客车(Airbus): 波音卖出了 245 架飞机,而空中客车仅仅卖出 145 架。人们较少注意到的是,目前在临时首席执行官詹姆斯•贝尔(James Bell)领导下,波音已经把空客逼上了一条战略死胡同,这有可能使那家欧洲财团在数年内无法与之抗衡。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空客 A380 太大了,就像飞机中的大白鲸(Moby Dick)。4 月末,空客把这这架有 555 个座位的飞机送上了天,这是一项很了不起的成就。而且,它看来到 2006 年下半年就能交付给它的第一个客户新加坡航空公司(Singapore Airlines),另有 153 架的订货。可是,波音聪明地避开与空客这个耗资 120 亿美元开发的新产品进行竞争,而是开发了机身较小的 787 型。尽管波音要到 2008 年才开始供货,但已经接到了 261 份定单。A380 的标价为 2.4 亿美元,“市场对这种巨型飞机的需求在 340 到 400 架之间,”丹佛的航空咨询顾问迈克尔•博伊德(Michael Boyd)说。“波音公司正在生产一种适合现有市场需求的飞机,用来取代 1,500 至 2,000 架有 175 至 250 个座位的机型”─价格只有 A380 的一半左右。

    波音的崛起,意味著这两大飞机制造商就航空客户的需求展开的旷日持久争论进入了最新阶段。空客多年来一直认为,过于密集的航线、拥挤的机场和有限的旅行预算,导致了对 A380 之类的巨型飞机的需求。波音则认为,旅客会更多地乘坐在航班较少的城市─如西雅图和汉城─之间直航的小型飞机。它没有去追求规模经济效益,而是正在开发更加先进的材料和发电机,以减少飞机的重量和耗油成本。 生产较小的飞机,也使波音有了更大的灵活性。波音和空客都预测,飞机制造业将在以后 20 年里销售 2,600 架载客量在 300 至 450 人的客机。但是,空客完全撇开了这个市场,一心去开发 A380; 在此同时,波音却在上述市场里卖两种飞机,并且正在计划生产第三种。

    几年来,空客一直在嘲笑波音,说它不愿开发新机种,销售人员也不思进取。如今,波音开始反唇相讥了。今年 4 月,波音在伦敦向几个记者公布了一份它请独立分析师撰写的报告。该报告说,空客正在大幅降低 A380 的价格,把这些造价为 1.99 亿美元(按 2001 年的美元币值)的飞机的售价降到 1.3 亿美元,以便达到其销售目标。结果将是: 到下一个 10 年,制造该飞机的现金流量将达到负 8 亿美元甚至更多。空客的一位发言人则称,这份报告的“推算方法有缺陷”。

    最近变得咄咄逼人的波音公司令航空业大为吃惊。“他们整休了 10 年之后,终于有所作为,”蒂尔集团(Teal Group)副总裁理查德•阿布拉菲亚(Richard Aboulafia)说。他认为波音的产量将在明年超过空客。分析师预计,波音很快就会宣布用两种新型发动机改进已有 35 年历史的 747 型飞机,使它能够用客流量较少的航班的低飞行成本与 A380 的低里程成本展开竞争。下一种产品可能是用碳纤维制造的单通道 737 型飞机,它是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喷气式客机。波音希望,与 737 型规模相同的客机在今后 20 年的销量超过 14,000 架(占整个市场的 60%)。这应该比靠捕获另一条大白鲸赚的钱要多得多。

    译者: 王恩冕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