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国际化道路是商学院的必然选择
 作者: 李全伟    时间: 2005年07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八十期>>院长访谈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与哈佛和沃顿等大牌商学院相比,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Marshall School of Business)的名气显然稍逊一筹,但在创新和国际化方面,这家商学院却是公认的领先者。这所成立于 1920 年的商学院,是美国第一所要求所有 MBA 学生都出国学习的商学院,也是唯一一所经国际管理教育协会认证的可举办一年制国际 MBA 项目的商学院。马歇尔商学院院长亚什•古普塔(Yash Gupta)认为,走国际化道路是成为全球性商学院的必然选择,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创新。日前,就商学院的创新、改革等问题,亚什•古普塔接受了财富(中文版)编辑李全伟的采访。

    财富(中文版)问: 为什么你认为创新对商学院而言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答: 在过去 30 年间,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没有因特网,也没有 DMA 测试,是什么使世界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从根本上说,是创新。由于技术的发展,商业环境和模式都发生了变化,相应地要求商学院教育本身也要变化,所以今天的商业教育必须了解当今时代特征,体现最新的商业需求。如果有可能的话,商学院的教育还要满足未来 10 到 15 年的发展需求。

    现在 MBA 教育比较火,但商学院应该考虑,给这些学生提供的是不是他们最需要的内容。一般来说,一所成功的大学很难从内部进行变革。对这样的学校来说,在成功的时候,必须要在内部创造出一种危机,并能向内部传递这种信息。现在有些成功商学院的领导不能有意识地考虑外部环境的变化,也没有能力去创造危机意识,他们觉察不到变革的重要性。如果学校不能创造这种危机、从而培养出创新意识的话,这个学校早晚会失败。

    问: 你是不是在说,教育创新要符合目前的世界经济和商业发展的实际?

    答: 是。在课程创新方面,现在有些课程不能反映时代变化,不能体现全球化特点。比如,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比较快,出口也比较迅猛,如果我们不掌握这些情况,不把这些信息教给我们的学生,美国跟出口相关的业务将遭到损失。另一个例子,美国许多软件业务都外包给印度、中国这些国家,如果商学院不重视外包管理的话,所毕业的学生就不能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

    问: 能否具体介绍马歇尔商学院在创新方面的一些做法?

    答: 我们创新遵循四个原则: 第一,由于全球化的影响,我们的教材就要体现出这种文化特点和商业运作特点。有两个方法来体现: 一是课程的变化,比如增加国际化的内容; 二是学生来源的国际化,南加州大学是美国大学吸收国际化学生最多的学校,我们要求学生要有国际化背景,要有在国外学习的经历。第二,商学院教育必须是集中化的教育,学生所学的不是局部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全局性、综合的内容。所以我们的教学是主题式的,而不是按诸如财务、营销、人力资源、战略等学科式的教学。第三是强调实践学习。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习,还要实际调查真正的商业环境。我们要求学生都要到国外学习,要求学生在行业里操作真实环境下的项目。我们还有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里模拟真实的商业环境,让学生在更接近商业现场环境里学习。第四,重视培养学生的领导艺术和沟通艺术。很多领导者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不能有效地沟通,不能有效地激励团队其他成员,不懂得怎么做才符合商业道德。

    问: 能否就主题式教学再展开谈一谈?

    答: 在教学中,如果注重学科而不是行业的话,学生就不清楚行业中面临什么挑战,所以我们的课程设置跟外部环境相吻合,学生可以学有所用。优秀商学院与平庸商学院的重大区别,就是前者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创新。

    跨学科教学模式,是在一个模块下面综合不同的教授共同上课。这是模拟了实际商业环境,因为企业面临的问题不可能是纯营销或纯战略性的,都是综合性问题。比如“如何找到合适的消费者”这一主题,就需要制定战略,需要做市场调研,并在找到客户以后及时提供产品和服务。这就是一个综合问题,涉及营销、战略、运营、领导力、信息技术等课程。所以,我们把不同的课程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主题,根据这个主题来教学。

    问: 这种教学模式会不会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成本?

    答: 几个教授一起设计大纲和教案,共同上课,确实会有成本问题,但我们关键要考虑效果,要看帮你达到目的的方法。这好比把人送到月球上去,是做一个成本较低的飞船,还是一个把握大的飞船,在这里,成本就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商学院教育也是这么一个道理,其本身就是高风险行业。为未来培养商业领袖,必须要大量投入,而不是单纯考虑如何降低成本。

    问: 你曾提到 MBA 课程学习就像一个大型模拟器,这种方式能解决一些 MBA 学生中看不中用的问题吗?

    答: 在学习飞机驾驶时,没人会给你一架飞机,要上飞行模拟器学习。MBA 学习也是这样,要经历各种管理情景,学会处理不同事件,这就是模拟学习要教给学生的。我们设立了 11 个教学中心,涉及商业领域的主要行业。如果一个学生对房地产感兴趣,可以到房地产中心来学习,这个中心有董事会,成员也是真正从事房地产行业的人员,另外还有学院的教授在里面。在这个中心里学习,学生学到的既跟行业有关系,又跟学术有关系。这个中心既能给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又能帮助他们找到工作。我们还有一个咨询委员会,由 27 名来自不同企业的高管人员组成,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各方面都参与意见。他们不仅提供学生来源,帮助学生参观企业、实习、做项目,还跟我们的教授沟通,让教授了解外面的情况。

    问: 这么培养出来的学生,特点是什么?

    答: 我们这么做,坚信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具备全局性的综合素质。我们的学生能够结合行业实际,有更宽的眼界,对多种行业有很好的把握。另外,马歇尔商学院规模比较大,教师人数比较多,拥有各种专长的教师,可以满足各种学生的需求。

    问: 马歇尔商学院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是什么,如何应对?

    答: 压力很多。最基本的,是否培养出了出色学生,就是最大的的压力。这逼迫我们每天都在不断改进。如果每天都坚持这样动态变化的话,也是一件好事,可以知道怎么招聘优秀教授,怎么鼓励他们更好地教学。跟任何一个企业一样,怎么去有效激励员工,也是较大的挑战。

    在微观层面上,不断改变教案,补充新内容,这也是一种挑战。要保证学生学到的是应该学到的内容,保证他将来能找到比较好的工作,保证他能为客户做贡献,这也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我们从事的是一种高风险工作,对行业、社会来讲,没有培养出合格学生,就是浪费了巨大资源。当然,培养出了好学生,带来的快乐也是巨大的。

    问: 你们已经跟上海交大合办了 EMBA 项目,这个班有什么特点?

    答: 我们的理论是看重未来,而中国的发展潜力巨大,中国会成为亚洲经济的领头羊。我们到中国来办班,是顺理成章的事。虽然这个项目在上海,但学生来自全亚洲,甚至还有来自美国的学生。我们选择上海交大的原因,是因为上海已经是亚洲的经济中心之一,而上海交大又是中国的名校之一,我们跟他们的合作是愉快和有效的。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