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沃尔玛失败了吗?─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商业智慧?
 作者: 姜汝祥    时间: 2005年06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七十九期>>专栏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如果是仅仅以成败论英雄,而不去看这种成功或失败是不是真正符合时代趋势,那是一种什么逻辑?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作者: 姜汝祥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了 2004 年中国连锁经营百强企业榜,沃尔玛(中国)以 76.3 亿的销售额名列 20 位,这不仅比国美等中国连锁企业低,而且还不及家乐福 162 亿的一半。

    1990 年,沃尔玛当时的 CEO 格拉斯访华时,曾经满怀信心地宣称: 沃尔玛要在中国创造销售 1,000 亿美元的奇迹!但十多年过去了,沃尔玛的业绩不仅离这个目标似乎遥不可及,甚至远远被竞争对手拉下,以至于有媒体用了这样的标题: 沃尔玛折戟中国!

    为什么强大的沃尔玛会在中国落败?或者说家乐福为什么在中国大获成功?有媒体总结道: “与家乐福相比,沃尔玛更缺乏中国式的商业智慧。”那么,什么是中国式的商业智慧?在我们看到的报道中,有个例子是: 沃尔玛一向强调诚实。比如,在与政府交往中送礼,就会被视为不诚实。为此,中国沃尔玛在政府关系上一直“被动”。另一个例子是,沃尔玛在天津开了一家配送中心,这个中心需要沃尔玛在华北至少开十家店才能发挥作用,可到现在,沃尔玛才在北京开了一家店。虽然有各种原因,但外资公司在中国开店是需要批准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相比起来,我们从媒体公布的资料中看到,家乐福利用“打擦边球”的方式,快速扩张。尽管政府部门曾经三次发文,称家乐福在中国开的一些店属于违法行为,但结果是家乐福在中国开店总数达到了 53 家,而沃尔玛只有 39 家。我们也许还记得上海炒货协会与家乐福的纠纷。那是供应商不满意家乐福收“进场费”而采取的一次集体行动,上海炒货协会旗下12 家会员单位因此而与家乐福“暂停供货、暂停签约”。

    由于缺乏足够的事实与数据,我们无法对沃尔玛在中国为什么亏损做出足够分析,对家乐福的评价也可能陷入片面。但如果把沃尔玛的亏损归于缺乏“中国式的经营智慧”,如果把家乐福的成功当成拥有这种智慧的成功,那么我们就不得不反思一个基本的问题: 究竟什么是中国式的经营智慧?我们又需要什么样的中国经营智慧?

    如果利用“政府关系”赚钱,如果利用自己的市场优势地位打压供应商,通过收“进场费”压低商品价格以讨好消费者,如果把诚信视为可以随环境改变的工具,把客户价值当成赚钱的幌子,而所有这些就是所谓的“中国式经营智慧”的话,那么,这样的智慧能够支撑我们成功多久?

    当然,我们深知,任何经济行为都是具体市场环境中的产物。在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化过程中,有一些与政府打交道的“智慧”,在经济高速增长时,采取一些捕捉机会、谋取特殊资源的“权谋”,我们是理解的。所以,我们不会以今天的标准来过分苛求他们过去的成功,来否定他们过去的成绩。但是,作为一种历史的成功或成绩是一回事,把这种成功或成绩神化为“中国式经营智慧”并进而以此来说明中国沃尔玛的失败,则是另一回事。

    如果是仅仅以成败论英雄,而不去看这种成功或失败是不是真正符合时代趋势,那是一种什么逻辑?

    没错,成功自有道理。但问题是什么“道”?什么“理”?在我看来,“道”是道路,是选择,每家公司都可以选择不同的道路; “理”却是规律,是走路要遵循的方向,是只能发现而不能创造的市场规律。如果一个企业的业绩不是建立在尊重客户价值、公平竞争这样一些基本的市场规律基础上,那么,无论它赚了多少钱,无论它规模有多大,它的成功都不可能持续!

    曾经在 500 强中排名 16 位的安然公司曾经辉煌过,但现在又如何?同样,为什么我们对国内一些大名鼎鼎的企业总是抱有某种担心─今天的风光无限,会不会转眼就成为昨日黄花?

    在中国经济环境正在完全市场化的时候,我觉得一个不怎么被大家注意的历史性转变正在到来。在过去,我们总在埋怨政府过分干预企业,企业的经营缺乏足够的法制保护。而最近一两年,我们看到的是不少在香港上市、在内地上市的民营企业相继崩盘,这是不是在说明,正是中国政府在民主化、法制化方面的努力取得巨大进展之后,那些基础不稳的民营企业反而不适应了呢?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对过去成功模式下的“经营智慧”,不仅不能加以讴歌,反而要给予足够的警惕。当历史转折到来的时候,成功或失败的决定因素,就不仅仅是业务选择或勇气,而更多的是我们对待企业做大做强的基本态度: 是像沃尔玛那样,致力于通过卓越服务来获得客户忠诚,还是通过炒作来获得消费者眼球?是像沃尔玛那样通过直接采购与信息系统的整合来获得低成本,还是通过各种“进场费”、“节日促销费”来获取额外利润?

    在愈来愈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愈来愈多的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时候,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国智慧?我觉得,还是要相信电影《阿甘正传》中的成功逻辑: 这个世界的成功者之所能笑到最后,是因为认真,而不是因为聪明!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