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新潮者的天堂
 作者: Adam Lashinsky    时间: 2005年03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七十五期>>科技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技术领域冒出什么新东西没有?多著呢!数字家庭的诱惑让电脑和娱乐业巨头争相推出各种新奇的设备和服务,占据你的起居室。这意味著 2005 年将使我们大多数人感到不知所措,但对喜爱新玩意儿的人来说,今年将是天堂

    作者: Adam Lashinsky

    2 对于追逐时尚电子产品的人来说, Roku HD 1000 数字媒体播放器是当前最时尚的新产品之一。这款产品外观时髦,售价 300 美元,要放在你花大价钱买来的高清晰平面电视旁边。它预示著专家们多年来预言的一项事物的到来: 数字家庭。Roku 可以让你在电视屏幕上浏览数码照片和艺术作品,而这正是数字家庭的目的所在: 把你家中四处的电视机、立体声音响设备、个人电脑和游戏机连接在一起,让它们能够交换图像、音乐和文档,供你尽情享受。

    Roku 是一家仅有 12 名员工的硅谷新创企业,它再次证明了关键的技术创新常常源自小企业。但 Roku 只卖出约 7,000 台这种机器,这又证明了另外一点: 在信息技术和电子消费品巨头行动起来之前,数字家庭以及 Roku 这样的新创企业还不会进入昌盛时期。索尼(Sony)、英特尔(Intel)、苹果电脑、飞利浦(Philips)、微软、惠普、三星(Samsung)、DirecTV、康卡斯特(Comcast)、Verizon,还有其他很多很多公司,都在推进自己的数字家庭设想。但是,它们尚未就行业标准和其它规范达成一致,令普通用户能够真正轻松自如地使用。

    虽然 iPod、数码录像机、DVD 播放机乃至数字电视已经进入我们很多人的生活,但是,消费者还没有普遍开始把这些机器连在一起, 尽管它们事实上是可以相互连接的。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的研究机构 Forrester Research 的调查显示,即便是得到最广泛认可的 Wi-Fi 无线网络技术,也只有 6% 的美国家庭安装。Forrester 的数字趋势观察家乔希•伯诺夫(Josh Bernoff)说,“如果人们看不到把这些机器连在一起有什么好处,他们是不会花钱这样做的。”

    说到底,多数家庭不会在 2005 年实现其电子设备的联网。然而,对于新潮人士来说,今年将是天堂。这些人在消费者中只是少数,他们愿意为了最先体验新技术而一掷千金,同时也愿意接受不可避免的失误和失败。 那么,你想现在就开始让自己的家成为数字家庭吗?你可以买一台 Windows Media Center 个人电脑,它既是电视,又是 TiVo(一种配备了硬盘驱动器的数码录像机─译注),还可以当电脑用。这种机器按照微软设计的规格授权给生产商制造,目前已是第三代产品,有 80 家企业生产。你也可以试试思科(Cisco)的 Linksys 部门推出的 Windows Media 扩展器。这种售价为 250 美元的机器能够使你家里的各种数码设备实现互连。飞利浦有一套 Streamium TV 产品,使用 Wi-Fi 连接各种设备。苹果电脑率先使用 Wi-Fi,将音乐从电脑传输至立体声音响系统。

    相信我们,花这笔钱容易,但是,要预料到一年后的今天会流行哪种设备,就需要你有大胆尝鲜的精神了。

    温特尔大势已去?

    问题多多和竞争对手老找麻烦,对电脑业最强大的联盟构成了挑战

    作者: Brent Schlender

    3 IBM 去年 12 月出售其个人电脑业务提醒我们,哪怕你发明了业内最重要的商用产品,你在信息技术行业中的绝对主导地位也可能只是昙花一现。温特尔联盟(Wintel,根据 window 和 Intel 所造的词,指微软视窗操作系统和英特尔处理器之间的联盟─译注)的两巨头也明白了这一点。虽然微软和英特尔仍在增长,而且盈利颇为可观,但 是,它们的霸主地位一直在削弱,因为科技的不断进步已经开始对它们曾貌似不可征服的两项近乎垄断的产品─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和英特尔的奔腾微处理器 构成威胁。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无所不在的网络和互联网的全面影响终于显现。网络设备和软件服务层出不穷,向企业和消费者生动地表明: 温特尔的硬件和软件不再是唯一的选择,甚至也不一定是最保险的选择。微软正身陷一场与开放源代码软件供应商之间的圣战,后者希望使操作系统和 Office 等标准应用软件成为低成本商品。而英特尔则在赶超 AMD 公司。AMD 虽然只有英特尔的十分之一大小,但决心与英特尔一决雌雄,它看来更了解个人电脑和服务器买家的真正需要。

    两位强悍霸主的地位不断削弱,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它们自身的过错。虽然微软躲过一劫,没有被美国司法部分拆,但该公司仍在为那场出了名的反垄断官司付出代价。信息技术产业老牌观察家、《战略新闻服务》(Strategic News Service)出版人马克 安德森(Mark Anderson)说,“微软以手段凶狠、过于霸道、在全世界都不守规矩而出名,对其品牌造成了严重损害。世界正在走向智能电话和交互式娱乐时代,对微软来说,这本来是一个轻而易举就可以利用的机会,但恰恰相反,它要花上几年时间才能修复造成的损害。”此外,微软的执行环节也存在问题。其操作系统不仅容易出现安全问题,而且公司似乎也无法按期完成产品开发。说到执行问题,素来堪称严格管理楷模的英特尔在 2004 年也不断栽跟头。在一些微处理器市场,它落后于 AMD,而且还不得不推迟甚至取消大加宣扬的芯片项目,英特尔曾经宣称这些项目是其未来增长的关键。

    两家公司本身都没有出现大问题,但是,它们近年来的市场占有率都在不断下降,而且都发现收入和利润源不再唾手可得。微软斥资数十亿美元,试图打进手机行业,做大网络业务,并进军数字家庭业务, 但种种努力均乏善可陈。英特尔在通信和电子消费品领域举步维艰,显然,它们很难再开发出视窗和奔腾这样的垄断性产品。不过,可能更重要的是,微软和英特尔面临的更大障碍是一个简单的事实: 随著新的数字平台的崛起,信息技术、电信或电子消费品行业不会有人希望再看到个人电脑行业由两家公司通吃所有利润的情况重演。

    就连温特尔联盟也露出了削弱的迹象。这个联盟一直就是一个基于利害关系的联姻,两家公司私下里常有纠纷。眼下,两家公司都在与各自的主要竞争对手公然调情,其火热程度五年前无人想象得到。 微软正在高端和低端个人电脑硬件市场与 AMD 密切合作,英特尔则成了视窗系统的死对头─Linux 操作系统和其它开放源代码软件的大力倡导者。显然,温特尔的鼎盛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基因药物的下一个重大突破

    即将进行临床试验的静脉注射 RNAi 有可能成为攻克癌症和其它疾病的关键

    作者: John Simons

    4 很早以前就向人们做出许诺、但从没有真动静的基因药物,终于朝著真药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去年 11 月,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 Alnylam Pharmaceuticals 公司的科学家率先研究出一种方法,能够降低老鼠的胆固醇水平。这一方法本身就是突破: Alnylam 找到了一种突破人体防御系统、将生物科技药物通过静脉注射到人体的办法,这在科学史上还是第一次。

    还是让我们说清楚些吧。近年来,在使用一种名为 RNA 干扰剂(RNA interference, RNAi)的生物技术来攻克疾病方面,Alnylam 和费城的 Acuity Pharmaceuticals 等竞争对手一直在你追我赶。RNAi 能够干扰病变细胞的不良基因信号,比如那些导致病毒扩散的基因信号。该技术是 1990 年一位植物学家试图把紫色素基因移植到矮牵牛花时发现的,对动物和人体细胞都有作用。科学家现在认为,RNAi 将使他们能够攻克艾滋病、癌症、心脏病和帕金森氏综合症等多种疾病。Piper Jaffray 公司的生物技术业分析师爱德华•坦索夫(Edward Tenthoff)说,“RNAi 有可能成为一种功效强大的治疗方法。该疗法能够治疗多种疾病,包括传统医药无法治疗的一些疾病。”

    这在理论上听起来不错。但是,研究人员一直未能成功地将合成 RNA 注入病变细胞。不等 RNA 发挥效力,免疫系统就发现并摧毁了它。这正是 Alnylam 发明的意义所在: 其静脉注射方法能够直捣病灶(在它试验的例子中,是注射帮助消化脂肪和糖的肝细胞和小肠细胞),从而令胆固醇水平降低多达 50%。

    RNAi 可能正是医学界振兴不景气的医药行业所需要的东西,而 Alnylam 在这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该公司创立于 2002 年,创始人都是清一色的著名遗传学家,其中包括获得诺贝尔奖的菲力普•夏普(Philip Sharp)。公司在其拥有的专利数量及其签订的合作开发协议的资金规模方面处于明显领先地位。去年,它通过首次公开募股筹集了 3,500 万美元的资金。我们等著该公司申请很快进行首批人体试验的消息吧!

    掌上设备还可以打电话!

    手机什么时候有那么多功能了?这就告诉你怎么回事

    作者: Stephanie N. Mehta

    5 手机正在迅速成为电子消费品中的瑞士军刀。你就等著一批似乎无所不能的小型无线设备出现好了。这些设备既能拍摄高质量的数码照片、浏览网页,还能发送电子邮件、播放 MP3 音乐文档、录制视频短片。哦,对了,还能用来打电话。就差用它来开瓶塞了。消费者可以把功能强悍的掌中设备的增多归功于科技进步。电话公司终于推出了能够支持多媒体功能(如下载音乐)的高速网络。而速度更快、更智能化的微型芯片使手机生产商得以把更多的功能塞进一台机器。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等手机供应商以及生产 PalmPilots 和 Gameboys 等设备的公司之间的激烈竞争也为此推波助澜,PalmPilots 和 Gameboys 等设备已经越来越多地增加了语音服务。目前最热门的产品之一是 PalmOne 生产的 Treo 650 个人数字助理(PDA),该设备能够提供很好的语音服务。

    这些集各种功能为一体的机器并非适合所有人。首先,它们比你使用的一般拍照手机要贵。索尼爱立信(SonyEricsson)的 910a 集 MP3 播放器、数码照相机、上网以及其它商务和娱乐功能为一身,零售价在 500 美元左右。持怀疑态度的人认为,根本就不会有人用这种东西。(你最近一次用带摄像头的手机拍照是什么时候?)而且,由于手机菜单上安装了如此之多的功能,手机质量是否会受影响呢?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教授约翰•前田(John Maeda)认为,在技术领域,更多并不一定就更好。消费者可能认为,购买一部有 20 种功能的手机物超所值,但他们常常只是需要一部能够打电话的手机。他说,“如果你去一个荒岛上,你会带瑞士军刀还是菜刀呢?你可能会带瑞士军刀,但希望自己带的是菜刀。”

    分析师认为,今年高端手机的增多将导致针对各类用户的手机和无线服务的营销进一步细分。经常使用电子邮件的用户可能会购买一部具有即时通信功能,同时也能让其玩互动游戏的手机。音乐爱好者则可能选择配备 MP3 播放器,同时又可打电话和上网的手机。唯一可能感到失望的人,是那些只想要一部普普通通的老式手机的用户。

    隐私不再有

    911 事件后,窥探技术的发展要快于限制其使用的法律

    作者: Peter H. Lewis

    6 我们大家都知道这个世界很危险,我们也知道网络世界也很危险。为了防范恐怖主义和身份盗窃等各种威胁,一项越来越普遍使用的策略就是收集所有人的信息,查验所有人的身份,从中发现有人行为不轨的蛛丝马迹。问题难就难在为了多一些安全,就得请(或者说要)老百姓放弃更多的隐私。人们常常自愿公开自己的个人信息,但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技术正在被用来秘密地收集这些信息。

    人身监视设备正以空前速度增多,从能够监测人群中某些人异常体征的激光仪器,到生物测定扫描仪(它能从远处识别旅游者,并将他们的信息与存有其详细个人信息的庞大商业和政府数据库相连,又名生物识别扫描仪),无所不包。由于用于监视方面的部分开支隐藏在军事或间谍机构的各种“黑色预算”方案中,因此监视支出的确切数字不得而知。尽管如此,2005 年联邦预算显示,用于信息收集系统研究的支出将有两位数的增长。对喽,信息收集的对象就是你。

    咨询公司 Biometric Group 的研究主管库什•瓦德华(Kush Wadhwa)预计,全球指纹和面部识别以及其它生物特征设备的销售和许可收入总额将从 2003 年的 7.19 亿美元猛增至 2005 年的 18 亿美元以上。他说,到 2008 年,全球业务的设备收入将达 48 亿美元,这还不包括数十亿美元的服务收入。

    生物测定扫描仪只是人身监视行业的一个方面。中央情报局一直在出资寻找监视互联网聊天室的办法。租赁汽车上安装的黑匣子电脑使用全球定位卫星技术,追踪和测绘汽车的行驶路线。如果司机超速驾驶或违规闯入墨西哥境内,电脑就会向汽车租赁公司报警。国会的共和党领袖称,今年的头等大事将是为驾驶执照制定全国统一标准。批评者担心这将导致事实上的全国统一身份证制度。

    的确,监视技术的发展速度,似乎要快于保护公民隐私的法律保障。一群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和隐私维权人士去年秋天发表声明,谴责他们所称的“政府将大量科研资金转向研制大规模监视系统”的做法,并警告说:“这将给政治自由、隐私和宪政自由造成严重威胁。”与此同时,911 之后几周里通过的《美国爱国者法案》等法律也削弱了对情报收集工作的司法监督。

    在去年为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准备的报告中,一个独立专家小组得出结论认为,目前的隐私保护法律常常跟不上新的监视技术的发展。该报告旨在评估拟议之中的储存数十亿条普通公民信息的全民数据库对公民隐私的影响。报告称,“今后数字数据的储存量和数据收集能力将继续显著提高,这种不足只会变得更加突出。”

    中国努力消灭盗版陋习

    突然间,中国企业家要求保护知识产权

    作者: Daniel Roth

    7 叶滨是中国冉冉升起的众多新星之一。他 24 岁时获得了北京著名的清华大学举办的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奖,他的创业计划是成立一家网络视频会议公司。他没有把创业计划停留在书面上,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创办了一家名为威速科技(V2 Technology)的公司。他筹到了 130 万美元的资金,成立了一家有 70 名员工的公司,然而,他这项计划没有考虑到一个可能的致命威胁: 盗版者。两年前 V2 的软件上市时,转售商打来电话说,已经有人在贩卖廉价的盗版。

    叶滨的律师称,唯一的补救办法是找到盗版者,收集证据,并将证据提交给警方。叶滨说,“我们讲:`算了吧',我们又不是福尔摩斯。”他最后想了个解决办法,就是为新版软件配备了 V2 的道尔芯片(dongle,一种必须装在计算机中才能使计算机运行专有软件的硬件,用来防止非法软件复制─译注),这样一来,只有用户将这种芯片插入电脑的 USB 接口(相当于汽车的点火器),软件才能运行。但是,想出这种解决办法花费了不少时间和资源,而这些本来是可以用于改进软件性能的。

    叶滨的遭遇在中国并不少见。美国专利和商标局(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称,美国海关如今查获的假冒产品 66% 来自中国大陆,而 5 年前为 16%。在中国国内一片繁荣的市场上,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由行业组织商业软件联盟(Business Software Alliance)出资、科技调研公司国际数据公司(IDC)最近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中国使用的所有软件中有 92% 是盗版的。中国现在已经和越南并驾齐驱,成为最有可能侵犯知识产权的国家。

    美国公司花了几十年时间,试图劝说中国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而今,主要是由于叶滨这样的企业家的影响,中国似乎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上海风险投资公司戈壁投资基金(Gobi Partners)的合伙人曹嘉泰(Thomas Tsao)说,由于中国现在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突然间好像成了香饽饽。“现在是中国公司侵犯中国公司的知识产权。有些人在创新,而有些人在盗版。中国希望奖励创新者。”

    在中国,打击盗版不会像电影《铁面无私》(The Untouchables,一译《义胆雄心》,美国 1987 年描写芝加哥早年实施禁酒令的一部电影─译注)描写的那样。迄今为止,政府只是采取了很普通的一些力度较小的措施,如要求所有政府部门使用通过合法途径获得的软件,允许法院在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件中下达临时性排除令或停止销售令。但是,大的变化正在酝酿之中。中国最近邀请美国专利部门向中国法官和检察官讲解如何认定和审理知识产权案件,中国还在修订著作权和专利权法。权力很大的信息产业部的最近一项研究表明,37% 的中国软件公司受到盗版问题困扰。报告称,迅猛发展中的信息技术业,特别是产值达 190 亿美元的软件和系统集成行业,是中国经济繁荣的动力,因此,必须对盗版者予以打击。

    中国问题观察家对此持谨慎乐观态度。经常与中国和美国科技公司打交道的加州门罗帕克司力达律师事务所(Shearman & Sterling)合伙人、律师周一华(Carmen Chang)说,她仍然要求所有在中国达成的协议写上在美国进行仲裁的条款,不过,她说,中国已经开始明白这一点。“中国不希望成为廉价的生产中心,而希望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全球技术开发中心。”如果打击盗版在中国成为现实,西方企业就会开始更多地担心竞争而不是盗版问题。

    机器人入侵伊拉克

    为了使美国士兵免受伤害,五角大楼专家加快了机器人研发工作

    作者: Peter H. Lewis

    8 就像电影里一样,机器人真的拿起了枪。2005 年,美国将开始部署能够作战的 SWORDS(特种武器观测、侦察、探测系统的英文缩写─译注)机器人。这种机器人由位于马萨诸塞州沃尔瑟姆的福斯特-米勒公司 (Foster-Miller)制造,样子就像微型作战坦克,将配备 50 毫米口径机关枪或火箭发射器。

    这种机器人最远可在一英里以外由人通过射频控制,移动起来几乎没有声响,可以爬楼梯,跌倒后能够爬起来,而且从不畏惧,也不知疲倦。它们使用先进的摄像头、激光瞄准器、热感光器和夜视感光器,据说其反应速度比人都快,能够准确击中目标,命中率几乎为 100%,能让部队免遭伤亡。至少有 100 部类似的机器人(但未装备武器)已经被用来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街头进行巡逻,探测和拆除路边炸弹,有一些损失。马萨诸塞州伯林顿 iRobot 公司的一位发言人在谈到战斗中损毁的机器人时说,“每损失一部机器人,工程师都非常难过,但我们知道,我们的目标是拯救士兵的生命。”

    在美国国内,经过训练的机器人终于找到可赚钱的事情做了。到目前为止,全球市场规模每年为 50 亿美元的机器人技术行业一直被那些进行重复性和高精度生产工作的工业机器人所主导。不过,联合国的一份新报告显示,“服务型机器人”(即能够修剪草坪、地板吸尘、在屋子里四处巡视、监视房间和孩子、为残疾人或老年人充当陪伴或助手的机器人)正迅速增加,到 2010 年,该行业的市场规模将是目前的 3 倍多。

    这是科幻故事?完全不是。看看下面的情况吧。iRobot 除了向伊拉克派出了一个为数不多的机器人队伍帮助探测和拆除路边炸弹外,还在一年多一点儿的时间里卖出了 100 多万台形似飞盘的 Roomba 机器人吸尘器,每台售价为 150~280 美元。机器人割草机,包括瑞典伊莱克斯公司(Electrolux)生产的一款太阳能动力机器人,在耐心地修剪著上万块草坪,并向草坪上的宠物发出预警,而这些机器人的主人则躺在吊床上啜著冰镇薄荷酒呢!宾夕法尼亚州霍姆斯泰德的 RedZone 公司认为,光是让可以潜水的机器人下到美国约 100 万英里长的老化下水道里对其进行检修,就是一个年营业额达 40 亿美元的行业。这个行业虽不那麽好玩,但利润更大。你可能还注意到,一种名叫 WowWee Robosapien 的玩具在当前假日季节销售很火爆,它是个颇有些脾气、个头只到人膝盖那么高的机器人。每件售价约为 100 美元,现在已经售出了 200 多万件。真是名副其实啊!(Wowee 的发音与表示赞叹的象声词相近─译注。)

    为赚钱而扫描

    不要操心你觉得自己喜欢什么了,营销人员已经在用扫描大脑的办法解读你的真实想法

    作者: Julie Schlosser

    靠在银色跑车旁边的性感女郎会吸引你买车吗?这个问题已经无需你回答了。营销人员现在有了一个办法,能够让你的大脑替你说话。一种功能强大的名为“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的扫描技术正在走出实验室,成为营销人员研究消费者情绪和想法的工具。实际上,它是在医院使用的核磁共振成像机的基础上,花 250 万美元改造而成的一项技术,能够检测大脑快感、思维或记忆中心的血流情况。贝勒医学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神经科学家里德•蒙塔古(Read Montague)的研究表明,如果你喜欢自己看到的东西,你的大脑前额叶皮层部分区域的血流就会增加。亚特兰大 BrightHouse 咨询公司的神经学科学家贾丝汀•莫(Justine Meaux)说,这并不意味著科学已经发现了人类购买欲的根源所在。她说,从愿望到行动,这中间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在起作用。“我喜欢喝酒,但是,在我吃了一顿丰盛的早餐后,你再给我拿出一瓶酒,对我进行扫描,我的大脑可能不会显示出想喝酒的反应。”

    尽管如此,各家公司还是已经开始著手试验这种方法。福特公司(Ford)用脑扫描研究在欧洲进行了一项市场测试,好莱坞也对此感兴趣。为了测试观众对电影预告片的反应,Caltech 的神经科学家斯蒂芬•夸茨 (Steven Quartz) 和洛杉矶 研究机构 Lieberman Research Worldwide 的蒂姆•麦克帕特林(Tim McPartlin)为电影公司推出了 fMRI 服务,并计划对从公司标识到包装产品的所有东西进行 fMRI 研究。夸茨甚至对水的味道进行了 fMRI 测试。结果如何呢?他说,虽然我们可能认为瓶装水很好,但我们潜意识里通常更喜欢自来水的味道。

    核能的春天?

    就连一些环保主义者也开始喜欢上了这种在美国最受非议的能源

    作者: Nicholas Varchaver

    环保大师詹姆斯•拉夫洛克(James Lovelock)去年春天从环保角度发表了一篇为核能辩护的慷慨激昂的文章,此举在英国引发了一场辩论。他写道,“我是绿色人士,但我恳求环保运动的各位朋友放弃他们对核能固执且错误的反对态度。”他的理由是: 原子裂变是唯一能够产生大量电力,同时避免火电站或天然气电站排放大量温室效应气体的办法。

    拉夫洛克的观点说不上多么惊人,尤其是在美国。然而,有迹象显示,这种最受非议的能源正在重新赢得人们的尊重。有两党人士参加的全国能源政策委员会去年 12 月把核能列入了一项“结束能源僵局”的提议。 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在其《地球咨文》(State of the Planet)报告中也讨论了这一办法。曾获得诺贝尔奖并一直在研究能源问题的赖斯大学(Rice University)化学家理查德•斯麦利(Richard Smalley)对拉夫洛克的看法表示赞同。他说: “我们应当而且能够再次掀起建设核电站的热潮。”

    核能行业实在低迷,连该行业的领头羊也不敢明确宣布核能复兴。由核电公司和设备销售商组成的 NuStart Energy 财团的总裁玛丽莲•克雷(Marilyn Kray)说,“我们正处在恢复的边缘。”通用电气能源公司(GE Energy)的首席执行官约翰•赖斯(John Rice)说,“情况正在好转。”多种因素,如天然气价格较高、对能源安全问题和气候变化的担心等,在推动人们对核能的兴趣复苏。核能目前已占到美国发电量的 20%。西屋公司(Westinghouse)和通用电气正在开发的新一代技术被誉为更安全、简便、费用更低。

    尽管一直存在发生事故的担心,这种担心现在又因对恐怖袭击的担心而加剧,但是,最重要的因素可能是成本问题。多数专家一致认为,如果没有大量的联邦补贴,核能是无法与煤炭或天然气竞争的。正是布什政府支持联邦补贴,才令该行业人士热情高涨。如果布什总统的税收法案获得通过,政府将会对核能发电给予税收抵扣。美国能源部去年 11 月宣布,它将出资帮助两家核能财团办理新的、简化后的申请许可手续。最主要的是,联邦政府现在允许公司在确定核电站选址前,早早就申请批准。(Exelon、Dominion 和 Entergy 已经提出此种许可申请。)

    核能复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宣布计划修建新核电站,而且在不到 10 年的时间里,新核电站建成投产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然而,通用电气的赖斯说,在布什主政时期,核能碰到了几十年来最好的机遇。“如果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今后两三年正是时候。”

    译者: 戴武军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