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投资必须找到可信赖的环境”
 作者: 周展宏    时间: 2004年11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七十一期>>CEO访谈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波音公司与中国的渊源,可追溯到波音公司诞生的 1916 年。当时,创始人威廉•波音先生聘用了生于北京的王助为波音公司设计飞机。然而,波音与中国的实质性往来始于 1979 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后,时任副总理的邓小平访美并参观了波音 747 飞机的生产线。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购机的订单纷至沓来。尽管近年,波音遇到了空中客车的挑战,但目前波音在中国大陆仍然处于统治地位,如运营的 686 架飞机中有 446 架为波音飞机,市场份额达 65%。2001 年,伴随中国航空业的高速发展,波音中国公司也迎来了新掌门──王建民。最近,王建民宣布波音公司除发展民用飞机业务之外,即将开展金融、交通管理等新业务。王建民曾任通用电气(中国)公司总裁,并在通用电气工作了20多年。就中国的投资环境、WTO 的影响以及波音在中国的经验等话题,王建民接受了财富(中文版)记者周展宏的采访。

    财富(中文版)问: 能否谈谈近几年中国外商投资环境发生的变化?

    答: 我刚到中国是 1991 年,虽然那时中国也有 12 亿人口,但购买力却有限,小康家庭很少。到 1999 年,情况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有消费能力的人数达到或者接近美国的人口,此时的中国成了真正的现实市场。以前,到中国投资必须内外销都做才可能成功,现在就不一定,像汽车之类的产品,只需在中国国内市场销售就可以获得成功。跨国公司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开发也是在最近才开始的,它们也很愿意进行这方面的投资,这是好事情。因此把国际和国内市场加起来,投资额会越来越高,而且现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也已经有了。当然,波音所在的行业比较特殊,虽然中国的航空业发展非常快,但规模还不大,即使在亚洲,中国排到首位可能也还需要几年的时间。

    问: 除了市场,还有哪些变化呢?

    答: 还有一点,人才供给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如果你投资的话,很快就可以找到一个完整的团队,而以前就不可能。我觉得现在中国的投资环境与其他发达市场的条件基本相同。如果说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就是中国的人力成本还很低。

    问: 中国的市场很好,是否意味著投资者进入中国不再需要审慎的调查?你在中国呆的时间很长,这方面有些什么建议?

    答: 我建议他们看好了再做。比如,投资前,要看看有没有先例,先学习学习别人已经交过学费的事。现在与以前的环境不一样,透明度大大增加了,市场上的信息也大大地增加了,而且交流起来也比较方便,很容易就了解到前人已经交过学费的事。我 1991 年来的时候,要找有经验的人来谈,很难找到,现在这样的人就很常见了。同时,现在环境也变了,以前我们的经验现在也没有用。现在投资环境改善了很多,政府全力支持外商投资,全面简化了合作审批的程序,因此政府更开放,过程更简单。在中国投资,现在与在其他国家投资一样,就是找到相对可靠的人员。我所谓的可靠人员,可能是合作方、合资方,也可能是招聘到的员工,但重要的是找到你可信赖的环境。当然,现在这种环境在中国越来越容易找到,我感觉现在投资的成功率应该比以前高得多。

    问: 你谈到人才的可获得性高了很多,能不能举个例子?

    答: 比如讲英语的人。我刚来的时候要找会讲英语的人,就只能找那些英语专业的人,但如果找学管理、经济或者工程的就很难。现在,在各种专业上都找得到能用英语与外国人交流意见的人。

    问: 在未来两、三年,与 WTO 相关的变化对贵公司在中国的业务有何影响?

    答: WTO 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政策越来越透明,二是贸易越来越市场化,政府越来越少地参与。对波音而言,无论是在分销、贸易还是在知识产权等方面,都没有什么压力。首先,我们的产品是飞机这样的庞然大物,别人仿制不了,没有听说过谁买到了冒牌的波音飞机。其次,我们的产品也不需要到各地去分销。但市场化对任何行业都有帮助,如会使我们能够更直接了解一家航空公司的需求,航空公司也按照市场的需要去做;另外,我们的采购和制造的合作也简化了,因为中国现在多数公司都有出口权,所以我们之间不需要再经过一、两层的贸易公司,这样我们与工厂的合作就更密切了。现在,我们在扩大采购对象的范围,以前与我们合作的只有四家公司,现在正在考察的有 16 家。

    问: 迄今为止,你对中国与 WTO 相关的变革的执行情况是否满意?

    答: 我们很满意,中国现在对 WTO 的认识越来越深了。但目前在一些与外国联系比较多的城市推广得比较快,而西部、东北等地区对 WTO 认识还不多。当然,它们的态度还是非常好,我们应该去推动这些地区。以前美国商会与政府合作在很多大城市做 WTO 的研讨会,这种方式很好,但最近研讨会少了,尤其是在比较偏僻的地区。我觉得还是应该多做一些,不仅要有政府官员参加,而且企业家也要参加交流,增加了解就等于增加了机会。

    沟通是双向的,以前都是国外的人来主动沟通,国内比较消极;现在我觉得中国人应该自己来干,主动沟通,这样中国企业才真正了解他们在哪些方面需要突破。当然,如果这些活动国外的公司也愿意配合,就比较方便了。

    问: 从中国加入 WTO 以来,以你来看,中国企业在管理方式方面有哪些变化?

    答: 国外的大公司多数是上市公司,上市之后有很多要求,但国内的公司即便上市后,要求仍然不够严格。严格要求的影响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我觉得国内企业管理太个人化,缺少系统化,上市公司的要求就是系统化,不能个人化。投资不能投在个人身上,而要投在这个行业、这个企业以及它的产品、市场和品牌上。国内企业的非个人化、系统化,将是它们进行国际竞争必走之路。

    举个例子来说,在跨国公司里,花的每一分钱都是有人审过的。比如,我 在这里做总裁,也不是我一个说了算。首先,我做的事必须符合公司的章程。其次,我的老板要审,而在跨国公司没有一个人没有老板,就是我们的 CEO 也有人监督他。首先是对其决策的监督;然后是即使决策方向对了,还要看他做事的方式合不合法,如果不合法也是不行的。而中国企业的管理制度往往不健全,因此会发生失控的情况。其实,在由个人化转变为企业化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失控的情况,因此制度要尽快建立,人才要尽快培养,让他们拥有更多的责权,让他们获得这方面的经验。

    问: 展望未来两、三年,你认为你的最高管理层在中国有什么挑战?

    答: 主要是跟不跟得上中国市场的高速发展。随著中国的高速发展,首先,需要越来越多负责任的人,而真正能负责的人非常少;其次,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制度,对决策和责任进行监督,使之行为正直。

    问: “走出去”或者说国际化是中国企业的一个热门话题。你对中国企业管理者有何建议?

    答: 我觉得国内企业要走出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专注,专注于那些你可能获得成功的项目,即那些不仅产品和成本都有竞争力、同时还有市场的项目。以青岛啤酒为例,因为啤酒国内国外的需求都是一样的,所以它能够把一样的产品推到全球去。但有些产品却不行,如山楂汁,中国人很喜欢,但外国人没有喝它的习惯,也不习惯这种口味。因此,如果你做山楂汁也想全球化,那完全是另一种想法,即你有没有能力把这种口味推到全球去。事实上,外国的一些食品公司到中国,同一个名字的食品的配方差别很大,像麦当劳、肯德基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等地卖的东西很不一样,都根据当地的口味进行了调整。

    问: 作为在中国的资深跨国经理人,能不能与我们分享一个有趣的管理实例?

    答: 中国与国外的主要障碍,就是我们的国情和文化与国外太不一样了。我到国内第一个工作就是成立一家合资公司,过程很有趣。原本负责这个项目谈判的领导在美国告诉我,基本上都谈好了,我来只需要签字。但是,等我到了一谈,问题多得不得了,什么都没有谈好。为什么两方面会有这么大的分歧呢?只能说双方都不了解对方说的话。中国人讲话总是讲好的,比较艺术。比如你问:“这个有问题吗?”回答是:“基本上没有问题了。”其实他的意思是很有问题。这就是我学习的第一个经验,即双方的交往不是有翻译就做得到的,而是你要了解对方的真正意思。这也让我后来在国内学习时比较小心。

    问: 你曾经在通用电气工作了 20 多年,能否谈谈通用电气与波音之间最大的不同?

    答: 笼统地讲,波音是一家以技术为导向的公司,而通用电气则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公司。波音公司最重视安全,飞机起飞降落的程序非常严谨,不能更改丝毫。而且这些程序是为恶劣的条件下也能保证安全而设定的,定下之后就不能随便更改,因此波音非常重视制度化。有人说波音公司太保守,其实我们是特意把制度设计成这样的,以保证每一件事(如设计、服务、维修等)都能绝对安全。波音公司非常重视技术化的人的看法,而通用电气非常重视市场化的人的看法。通用电气变化很快,波音也想快,但为了保证安全,每个决策都要征求很多人的意见。两家公司其他方面是比较类似的,都需要对投资者负责,都需要财务和管理上的透明度,都需要快速地不断地向好的方面发展。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