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中国何以不会失控?
 作者: Clay Chandler    时间: 2004年07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六十七期>>前沿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增长可能会放缓,但至少在目前, 中国的经济还没有偏离发展的正轨

    作者:Clay Chandler

    读者是否还记得,曾几何时,人人都说中国是下一个经济强国。就在上个季度,看来还是这么回事呢!而现在,人们对中国又有了新的看法:它的经济就要崩溃了。原因是管理不善的国有银行发放低息贷款,资金过多地投在亏损的工厂和无人租购的楼盘,抬高了世界各地从钢材到泡沫塑料等各类商品的物价。听听华尔街人的闲聊,你就会感觉中国已成了又一个市场童话,即将重蹈荷兰郁金香热、日本金融泡沫和美国高技术灾难的覆辙。你还听到可能更糟的说法:中国这架巨大的经济列车正迅速失控,而且必然会拖著整个世界一起下滑。

    去年 12 月,全球的投资者还对中国的股票赞不绝口,如今他们却对来自中国的 IPO 嗤之以鼻。《商业周刊》担心中国正“走向危机”,《巴伦全国商业金融周刊》杂志表示“极大的忧虑”,认为这个中央帝国将会陷入衰退。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警告国会,中国的麻烦可能会给美国造成严重的问题。

    悲观的情绪正在失控。不错,中国经济过热,但中国经济真的在走向崩溃吗?瑞银证券(UBS)驻香港的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对不同的时期做了区分:一种时期是经济过热,此时经济以不能持续的速度增长;另一种时期是泡沫经济,此时资产价格和产能远远超过潜在需求,构成了可能发生突然崩溃的巨大风险。安德森认为,中国目前的状况正处于前一个阶段,而不是后一个。在他看来,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中国设法实现软著陆,把增长率由去年过快的 11.5% 降低到 2005 年的 7.5%,这样的增长率更具有可持续性。增长率降幅如此之大,对有些公司来说可不是好消息。比如像摩托罗拉(Motorola)和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这样的跨国公司,它们在近些年来已经向中国注入了几十个亿;还有就是像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高盛(Goldman Sachs)这样的投资银行,由于从经营中国公司的 IPO 中可以获得巨额回报,这两家公司对此一直垂涎三尺。中国降低增长率也不会让日本这样的亚洲邻国感到高兴。去年,日本出口的增长有一半来自中国。尽管如此,增长率的下调并不意味著末日的降临,完全不会出现美国高技术产业急剧衰退之后的惨淡景象。

    今年,中国政府公布 2003 年的增长率为 9.1%,远高于原定 8.5% 的目标。此消息一出,人们看待中国的态度就由好转坏了。之后,增长率也没有如预期的那样放缓,第一季度又飙升到 9.7%。一些悲观论者还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感到忧虑,固定资产投资是衡量政府和企业的资本性支出的综合性指标。3 月份,这类支出比去年同期跃升了 43%。

    在很多人看来,这些数据预示著中国又在重现上个世纪 90 年代初的情形。当时,经济增长失控,通货膨胀愈发严重,使得当时的那一届政府对国有银行贷款进行管制,以此来约束经济增长。抑制政策起了作用,但代价是巨大的。房地产行情大跌,贷款遭拖欠,几千万人丢掉了工作。一些最明显的悲观论者,如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谢国忠(Andy Xie),就认为中国今日的境况更糟糕。他指出,中国的银行不良贷款比从前更多,但朱镕基的继任者可用于控制不良贷款的政策手段却更少了。他警告说,目前存在著“集中于北京和上海的巨 大房地产泡沫”。他认为,中国之所以对石油、钢材、铝材和水泥有著无穷无尽的需要,主要是受到了房地产泡沫的驱动。他断言,如果泡沫在此时破裂的话,损失将是“极可怕”的。

    然而,拿现在的情况同中国上次的泡沫做比较,是一种误导。中国的经济自 90 年代以来经历了剧烈的变化,已经具备了更宽广和更健康的基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打开了出口的新市场。政府积极推动国有企业的改制,让劳动者移居城市,造成了对住房的巨大需求。中国现在已经有了全国性的公路网络,对旅行的限制也已放宽,而消费贷款有可能令千百万中产阶级市民考虑购 买私车。尽管增长极快,中国并没有受到通货膨胀的困扰。虽然部分商品的价格飙升,但消费物价指数却保持在 3% 以下,远远低于 90 年代 22% 的水平。

    在上一次经济扩张时期,政府观望时间过长,没有能及时采取措施抑制投机性增长。与上一届政府不同,中国现任领导人很早就行动起来了。在 4 月末,他们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对银行的随便放贷行为提出了尖锐批评,表现出对过热的关心。在海南岛的一次会议上,国家主席胡锦涛批评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和“重复建设”等现象。一周后,中国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投资商 在房地产和钢铁等一些问题行业上新项目时,要投入更多的自有资金。在五 一黄金周之前的一周,银行监管部门也下达了全面禁止贷款的禁令。

    理论上讲,中国政府已经放弃了上一届政府为消除泡沫而使用过的价格管制、集中化的生产目标以及其它硬性指令。问题在于,中国目前正在由集中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道路上艰难跋涉,它还没有发展出真正的资本市场,无法在政府不强制干预的情况下对信贷活动进行调节。此外,中央政府要管束住省级政府控制下的众多小银行也很困难。地方政府背负著增加就业的压力,又得到了从放贷中获取丰厚回扣的允诺,所以千里之外的党领导指示对他们产 生不了太大的影响。

    然而,尽管遇到了这些挑战,中国政府还是努力有所作为,这一点值得称道。中国的增长可能会放缓,但至少在目前,这股可主宰世界经济的力量还没有偏离发展的正轨。

    译者:无言子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