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衰退与时髦
 作者: Clay Chandler    时间: 2003年12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六十期>>前沿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2002 年欧洲主要的奢侈品在日本的销售创下新高

    作者:Clay Chandler

    本月,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新的东京精品店开张的前夜,董事长伊夫•卡塞勒(Yves Carcelle)引领来宾参观,所到之处令人眼花缭乱。先是从顾客在门前排成的长队旁经过,接著到了舞姿翩翩的模特儿衣架旁边,然后穿过行李箱包厅,再到手袋柜台。最后,他将人们带到位于一节光洁发亮的楼梯顶端的一个圆顶形小房间。他站在一墙类似保险箱的钢制隔间前,狡黠地笑了笑并打开抽屉,里面展露出一块精致的手表、一个闪闪发光的戒指和一个外层镶钻的手镯。

    “就像家银行,不是吗?”他笑著说。

    是像银行,但准确地说不是。与普通日本银行不同的是,路易•威登在这里确确实实在赚著钱。事实上,著名的设计师都在大把大把地赚。Herm、Gucci、Burberry、Versace、Chanel 和 Rolex 也一样,过去三年它们都在东京开设了奢侈的精品店。去年一年,Prada 至少在日本开了五家专营店。位于东京青山区六层高的 Prada 新旗舰店(外观酷似一个半透明的普拉达手袋)耗资 8,500 万美元,是意大利在日本最大的投资项目。

    这是全球市场最大的难解之谜之一:泡沫经济破碎十三年后,日本失业率在历史最高处徘徊,股市萧条,而且破产事件层出不穷──但是购物者们还是买不够 4,000 美元一个的手袋和 1,500 美元一双的鞋子。欧洲时尚产业正依靠工业世界最病态的经济体的购物者来保持活力。

    欧洲主要的奢侈品牌 2002 年在日本的销售创下记录,而他们在其它市场的增长则停滞不前。Bulgari 手表在日本的销售额攀升 28%,相比之下,全球才增长 9%。Prada 在日本的盈利增加了两倍,达到 330 万美元,而其全球的利润却跌落 45%。路易•威登的 46 个日本专卖店去年创下 14 亿美元的销售额记录,占公司全球收入的三分之一还多。美林分析师安托万•科隆纳估计,欧洲最大的十几家时尚公司现在都仰仗著日本消费者,包括成群结队地“扫荡”巴黎、檀香山和米兰精品店的日本游客,因为在这些公司的全球销售额中,每三美元就有一美元来自日本消费者。

    所有这些看上去都违背经济学和社会学原理。那些欧洲时尚公司的“专卖”商品如今在日本如此平常,乃至于人们甚至可以说日本已发展为世界第一个奢侈品大众市场。即使对于收入普通的日本人,拥有三四个昂贵的设计师手袋也是社交礼仪的需要(一个工作用,一个购物用,再多就是供旅游用)。日本 Saison 研究所最近的一份调查发现,日本一半多 20 至 30 岁的女人拥有一个路易•威登手袋;而令人吃惊的是,其中有 90% 的人称至少有一件路易•威登商品。而且,顶级品牌尽管无处不 在,却似乎没有掉价的感觉。去年九月,当路易•威登 1,200 平方米的 Omoterando 旗舰店──世界最大的路易•威登专卖店──开业时,顾客排队几乎长达 3.2 公里。

    有人将这种奢侈品狂热归因于“寄生单身族”──成年后还与父母同住的未婚者。发明这个词的社会学家山田正广(音,Masahiro Yamada)估计,二三十岁还吃住靠父母的日本青年有超过一千万之多,他们将自己挣来的钱潇洒地花在了旅游、食物和装饰品上。

    科隆纳估计,“寄生一族”的购买量约占日本奢侈品销售的 40%。他看到的是一种带有绝望色彩的享乐主义浪潮。他的理论是,年轻的日本人纵情欢乐,挥霍昂贵商品,是因为他们对未来没有信仰。

    日本最时髦的生活杂志《Invitation》的主编须贺斯方言(音,Masanobu Sugasuke)说,艰难的时代令顾客渴望拥有“至少一件真正奢华的东西”。随著收入增长的停滞,日本人花在 800 美元的围巾和 6,000 美元的手表上的钱越来越多,而在房屋和食品方面的支出越来越少。当地的麦当劳的价格被迫一降再降,而路易•威登却在八月份将价格提高了 5.5%。

    营销顾问三宅二叶(音,Futaba Miyake)的结论是,欧洲品牌现在如此 普遍,它们已经成为生存的图腾。她开玩笑说,不穿名牌,母亲们就不敢到附近的高级幼儿园接孩子,以免招来她们丈夫被裁掉的闲言碎语。

    还有,也许是无休止的经济衰退实在把一些人给逼疯了。在东京的销售柜台前,寄生族和偏执狂与铁杆 Dior 迷、Prada 狂和路易疯子形成的亚文化群非要决出个你高我低。日本一个关于“品牌堆积”的电视节目描述了五名妇女。她们的衣柜塞满了 Cartier、Burberry 和路易•威登的商品,大多数一次都没用过。有关妇女因购买奢侈品负债累累而后陷入高利贷者魔爪的故事,已经成为新闻界报道的家常便饭。

    “Azami”则说,这就是一个品味的问题。她是神户一名 40 岁的摄影师,在她的网页里,可以看到她收集的 100 多个路易•威登手袋的目录(她接受采访的前提是只能用她的网名)。她坚持认为,“就像我一样,成千上万的日本人购买路易•威登是因为它的质量。我的每一件物品都是我需要的。”

    这种情况能延续多久?时尚行业顾问小岛坚介(音,Kensuke Kojima)预计将出现衰退。他指出,2003 年的前三个月,27 个顶级奢侈品牌中除了 7 个之外,其他品牌的销售额都出现了下滑。他说,路易•威登、Coach、可能还有 Dolce & Gabana 将继续火爆,但其余的品牌“将遭受打击”。

    “这非常具有代表性。”Prada 首席执行官帕特里奇奥•贝尔泰利(Patrizio Bertelli)从他新的青山店的窗口凝视著下面的购物者,嘲弄道:“人们过去正是这样说威登的。”

    至于威登的卡塞勒,在通往新精品店那个有著银行圆顶的屋子的路上,面对发难者他一直紧紧捏著自己的双手。“我认为对于每个人,这都是个谜,”当有人请求他分析日本人对奢侈品看似无法满足的胃口时,他耸了耸肩。“事实是,我甚至不想去理解。”

    译者:张立群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