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IBM转型真相
 作者: 姜汝祥    时间: 2003年07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五十五期>>专栏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IBM 改变的不是发展逻辑,而是思考方式

    作者:姜汝祥

    当郭士纳从 IBM 的 CEO 位置上退下的时候,围绕他的是又一个美国式的神话。这种神话,当年在克莱斯勒的艾科卡、GE 的韦尔奇身上都曾出现过,美国的媒介需要这种英雄,因为这就是美国精神的一部分。所以,你在媒介甚至郭士纳本人的传记中,都不可能完全真正找到 IBM 再次成功的真相。在这里,我建议大家关注郭士纳的一句话:“如果我能够选择的话,我肯定不会去与 I B M 的公司文化针锋相对。”

    郭士纳是 1993 年 4 月 1 日上任的,同年 4 月 1 9 日的《财富》这样评价郭士纳:“他是个精明的人,甚至是个天才。他精力充沛,善于宏观调控公司文化。”郭士纳的“精明与宏观”体现在什么地方?我的结论是, 郭士纳“精明与宏观”体现在他真正理解了 IBM 文化的“精髓”──IBM 80 年(1914-1993)的“精髓”在于两点:第一,IBM 有著基于人性底蕴之上的科技创造力,这使得 IBM 就像美国电影中的“阿甘”一样,因为“若愚”一般的专注而获得“聪明人”不可能获得的成功。第二,IBM 的失败只不过是由于过于自满而丧失了方向,由于丧失方向而从科技领先的榜样衰落为严重官僚主义的“各自为战”,从而抵消了战斗力,而不是丧失了战斗力。

    基于此,郭士纳的转型策略其实很简单,就是再次像阿甘一样,不说空话,先从运营利润入手(记住,不是从远景与战略入手),一个口令一个动作地踏实训练,然后再从远景与战略入手(记住,这时候强调远景与战略的一致性比利润重要),笨重的大象就一样可以轻盈跳舞。

    郭士纳深知,与拥有 80 年历史的 IBM 相比,微软的比尔•盖茨,英特尔的格鲁夫等更像一批“技术偏执狂”。以 IBM 的技术实力,未必不能与这些狂人一搏,但问题是 IBM 的内部文化已经由于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而“丧失斗志”了。郭士纳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懂得要 IBM 这只大象去追赶那些像兔子一样的技术狂人既不可能(这是大部分 IBM 的员工看到了的),也不必要(这是大部分 IBM 管理层没有看到的),可高技术就等于高价值吗?如果 IBM 对客户说,我提供的不完全是技术,而且还有服务── IBM 愿意帮助用户用这种设备去创造更高的商业价值,那么如果你是客户,你会怎么想?

    记住,在这里,当 IBM 强调提供的不完全是技术的时候,事实上没有一个客户会怀疑 IBM 的技术能力,恰恰相反,IBM 就是高技术的化身。而当 IBM 强调服务价值的时候,你也可以去做一个比较,如果不是 IBM 而是微软、英特尔在提供这种服务,情况又会怎么样?答案很清楚,一旦要 与 IBM 比针对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微软、英特尔这类公司就 “太嫩”了。有华尔街的金融分析师这样评价:“也许郭士纳带来的最大财富之一,就是他意识到了 I B M 多年的经验在提供解决方案中的重要性。”

    所以,我觉得郭士纳未必真正是要强调“客户第一”。因为他清楚地知道,高科技公司所谓的“客户第一”都只是一种战术──基于利用机会的选择,就像思科在互联网时期强调的“客户驱动”一样,互联网泡沫一消退,思科就立马退回集权开发技术的老路。郭士纳强调“客户第一”是针对 IBM 文化提出的,IBM 需要将眼睛向外,至少在“赚钱”渡过难关的时 候是如此。

    不管怎样,通过强调服务,IBM 在微软、英特尔、思科的 Wintelco 霸权联盟中(“Wintelco”体系把守著信息产业最关键的三个入口:微软占据了操作平台,英特尔掌握著控制速度的中央处理器,而思科则控制著所有计算机相连的道路)成功地找到一个突破口: Wintelco 为客户提供工具来改善效率,而 IBM 提供的是提升客户价值的解决方案!这一逻辑在郭士纳的继任者帕米萨诺那里表露得更为清楚。2002 年,帕米萨诺接替郭士纳成为 IBM 的 CEO,提出了 IBM 的新战略“按需电子商务”(e-business on demand),销售“让企业更赚钱的方法──根据客户的需要提供标准化的计算机处理服务,即企业流程的信息化整合与提升,从而完成对商务领域──从制药到汽车制造──的全面“统治”。

    帕米萨诺的战略思想清楚地表明:IBM 认为客户的需要应从商务战略的角度来定义,而不应拘泥于目前的“效率改善”定义(这是目前微软或 Sun 公司的定义方式)。说白了,IBM 为所有公司规划了一条如何“竞争未来”的路线图,然后在每一个关键点都研发了一套“解决方案”,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这种工具来加速“起飞与航行”。用郭士纳的话来说就是:“我决定宣布电子商务为我们的`登月计划'──我们振奋人心的使命与一个新时代的 S/360(大型机)。”

    郭士纳并没有改变 IBM 这样的高科技公司的发展逻辑,郭士纳改变的是 IBM 的思考方式,这就是 IBM 的转型真相。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