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廉价航天发射方兴未艾
 作者: Erick Schonfeld    时间: 1998年04月05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七期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作者:Erick Schonfeld

    向太空发射数据通信卫星的耗资庞大,然而,新一代可重复使用的火箭或许会降低空间运输的价格。

    太空轨道难以企及,而要实现太空往返则是难上加难。不过,为了能够把卫星或其它货物送入太空,目前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的商业企业正在从事可重复使用的空间运载工具的开发,其中包括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和四家规模较小的公司──凯利航天与技术公司(Kelly Space & Technology)、基斯特航空航天公司(Kistler Aerospace)、先锋火箭飞机公司(Pioneer Rocketplane)以及旋转翼火箭公司(Rotary Rocket)。倘若其中的任何开发项目能够获得成功,航天业的经济将会因此改观。 

    由于数据通信的市场需求十分旺盛,对空间运载工具的需求也极为巨大。但是,计划中发射的卫星的数目超过了全世界可以利用的航天发射能力。利用今天的一次性火箭发射一颗或几颗卫星,其代价是极其昂贵的:每一次发射的成本在 1,000 万美元至 1.4 亿美元之间,即每发射一磅有效载荷需花费一万美元。这就仿佛是新买来的波音 777 飞机只飞了一次就被扔到海里一样。一次性火箭实际上就是成本巨大的洲际弹道导弹的改装产物。旋转翼火箭公司首席执行官加里•赫德森(Gary Hudson)说:“我们将建造用于空间运输的工具,而不是炮兵使用的武器。”制造可重复使用的空间运输工具会使单位发射成本降低到每磅 1,000 美元以下。 

    在目前正在进行的五个开发项目中,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项目是资金最为充足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将向洛克希德公司的 X-33 计划提供将近十亿美元。该计划旨在研制一种利用单级发动机直达太空轨道的可完全重复使用的航天器。而那些小公司由于得不到此类政府补贴,只得苦苦支撑局面。不过在这个市场上,洛克希德公司未必胜券在握。例如,要想使目前还只是一架小尺寸样机的 X-33 变成一群具有商业价值的空间运载工具(这种航天器将被命名为 VentureStar),洛克希德公司还得自己拿出大约 50 亿美元。与此同时,其他 4 家公司希望在 2000 或 2001 年之前开发出可正式投入使用的运载工具──这要比任何 VentureStar 航天器的出现早好几年。由于卫星发射的需求十分强劲,由某一种空间运载工具垄断航天运输业务的情况不大可能出现。 

    这四家小公司在设计可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时所采取的方法各不相同。基斯特公司将利用推力巨大的俄罗斯制发动机运送重达一万磅的有效载荷,其火箭分两级,计划利用降落伞和气囊着陆到地球上。(美国联邦航空局尚未向基斯特公司发出许可证,因此该公司可能不得不移至澳大利亚进行发射。)基斯特公司首席执行官乔治•米勒(George Mueller)是航天业的老资格人物:他在 NASA 工作期间曾领导过阿波罗(Apollo)登月计划。卫星制造企业空间系统-洛拉尔公司(Space Systems/Loral)已经同意委托基斯特公司发射未来的十颗卫星,并为此支付一亿美元。 

    基斯特公司的 K-1 运载火箭以垂直方式起飞升空,而凯利公司和先锋公司正在研制的太空飞机则将以水平方式起飞和着陆。凯利公司的飞机首先将由一架波音 747 飞机拖至 2.5 万英尺高空,接着便点燃火箭发动机,射向太空。到达太空后,飞机机头处舱门打开并释放载荷,该载荷由一枚小型的一次性火箭送至预定轨道。凯利公司已经得到了在 2001 年左右为摩托罗拉公司的全球性话音及数据通信网络“铱星”(Iridium)系统更换卫星的合同,金额为 8,900 万美元。(凯利公司并已向摩托罗拉公司提议签订一项规模更大、金额达数十亿美元之巨的合同,内容是由其在今后十年里为摩托罗拉发射将近 500 颗卫星。如果摩托罗拉公司接受这一建议,凯利公司计划利用这笔合同以出售债券的方式筹资 4.5 亿美元,所得收入将用以研制最初的两架飞机。)另一方面,先锋公司的火箭巡航飞机(Rocketplane)将利用普通的喷气发动机上升到通常的飞行高度,在那儿,一架加油飞机向火箭燃料箱加满液态氧。接着,飞机将启动其火箭发动机,进入太空,并释放一枚运送载荷的小型次级火箭。除了发射卫星以外,假如“(太空里)某个地方有人今天下午就要货的话,”(先锋公司创始人罗伯特•祖布林[ Robert Eubrin]语),凯利公司和先锋公司的飞机都可以用来执行快速投递包裹的任务。但到目前为止,先锋公司只筹集到 300 万美元的开发经费。 

    风险最大、技术上最为先进的要数旋转翼火箭公司的设计了。旋转翼公司尚未动手争取任何航天发射合同。该公司的方针是“酒好不怕巷子深”。按照设计,该公司的罗顿(Roton)火箭采取垂直方式升空起飞。一旦进入太空,其机头处的舱门洞开,留下载荷。然后该火箭便重返大气层的指定区域,并采用类似直升飞机螺旋浆的旋翼放慢速度。更为令人惊骇的是:罗顿火箭将是由人操纵的。利用旋转翼火箭发射小型卫星的主意是飞行员马蒂•萨勒居尔-克利恩(Marti Sarigul-Klijn)想出来的。他曾在海军担任过试飞员,并且持有航空航天工程博士学位。旋转翼可以使火箭在着地之前盘旋更长的时间,从而有利于改善降落的稳定性。 

    罗顿火箭可能成为最廉价的航天发射方案之一,因为这种火箭将利用单级发动机直接到达轨道──这一点与 VentureStar 航天器相同。两者都将使用空气减震发动机。这样的发动机使得利用多级火箭到达太空轨道成为多余:与传统的发动机不同,这种发动机在升空过程中针对空气压力的变化作出自我调整,因此根本不需要将其投弃掉。 

    竞争对手对于外形奇特的罗顿火箭究竟是否可行半信半疑。然而这种太空直升机正在吸引明智的投资者。曾经为摩托罗拉公司的“铱星”计划筹集了十亿美元的巴克莱银行(Barclays)的投资银行家理查德•史密西斯(Richard Smithies)正在协助旋转翼火箭公司通过私人配股方式筹集 2,500 万美元以上的资金,作为其部分开发经费。开发一枚可完全运行的火箭将需要大约一亿美元资金。 

    小说家汤姆•克兰西(Tom Clancy)是旋转翼火箭公司最大的股东之一。克兰西对高技术的痴迷早已名声在外。他声称他投资该公司并非出于私心。他说:“我想看到太空向人类开放,成为我们做生意──即真正能够干事情的地方。”当然,如果这家公司的新发明能够上天的话,他也将因此发大财。该公司已经计划好在 2000 年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正好在火箭的首次试飞刚刚结束之后。

    译者:曹卫国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