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炒墓”风气如何止?
 作者: 周瑷玛    时间: 2012年03月30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或许我们能从香港的墓地管理里看到未来祖国大陆的影子。
转贴到: 微信 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 人人网 豆瓣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快到了,生生死死的事不免又要拿出来说上一说。做人,尤其是做现代人这件事,要把生生死死看透还真不容易。李白要是活过来,还没“仗剑执千里”估计就被追着要暂住证;苏东坡还没来得及感慨“十年生死两茫茫”就得被高昂的殡葬费用逼得痛吟“因彻吐血局”。

    房价限购令出台不久,炒墓就开始了。难怪有人惊呼,炒房让人生不易,炒墓令人死也难。这还让不让人活了?攒了一辈子钱只能辛辛苦苦买一处只有七十年使用权的片瓦遮头,好不容易自己折腾过去了,这墓地价格一上来,连自己的后代都要折腾进去了。

    于是我一好奇,特意上网搜索了我国的殡葬管理,惊奇地发现目前我国对殡葬管理居然没有相关法律条文,只执行《殡葬管理条例》。这部总共有六章二十四条的条例通过的时间是公元一九九七年。虽然2007年的时候曾经发布过修改草案征求意见稿,但2007年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在民政部网站上公开发布的版本还是1997年的那个版本。

    然而从1997年到2012年这十五年,中国发生的变化又岂止是日新月异可以形容?一成不变的规则实在有点不太与时俱进了。毕竟“厚葬”一直都是根深蒂固的传统,以前连一碗饭都顾不上了哪里想得到一抔土?现在GDP上去了,生活水平改善了,人们从忧虑眼前,未雨绸缪地开始操心永恒。只不过这毕竟是由来已久的观念,把涨价的原因全推到传统的头上也说不过去了,引用人民日报社评的一句话“一只鸟可能会迷路,但一群鸟绝对知道往哪个方向飞!”可是要知道,鸟群如何飞,领头的鸟至关重要。

    所以在炒墓快成乱象的时候,很多专家纷纷建议要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干预管理。尽管在这个人人都可自媒体的时代,专家很容易被一砖拍成“砖家”,但理论上的可行建议还是可以参考,诸如明确循环用墓、统一规划墓地、分类管理墓地、多建公益性墓地。但其实“炒墓”背后还有地价推高的原因,而土地资源,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活人都知道,属于政府调控。

    或许我们能从香港的墓地管理里看到未来祖国大陆的影子。也许会有人跳出来说,这个类比多么不恰当,瞧,香港是个地小人稠的地方,而大陆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是的,但除以14亿人口,人均又能得到多少安生的土壤?

    我想起我在香港看过的墓拜过的山。之所以不用“扫”这个字,是因为每天离家回家的路上一定会经过很大一片跑马地坟区,其实要是仔细看还会发现这片坟区甚至按照信仰归属。沿山势而上的一排排白色墓碑,一边都是十字顶,另一边的路口明显是弯月圆顶。荃湾的公墓干脆没了墓碑,一人一个龛位,齐齐整整。就算记不住龛位号,只要记得先人的姓名,总能在山脚的公墓服务处找到对应的号码。

    荃湾的墓地属于华人永远墓场管理委员会管辖,这个委员会还管着香港其他三个地方的坟场,也就是说只要驾鹤西去之人是具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的华人都能在这个委员会管辖之下的坟场申请一个永生之处。这个永生的地方还有非常详细的分类。如果需要的是一个土葬的灵柩位而又不想有续期的麻烦,那么就要一次性付清二十八万港币。交个二万八的话,每十年就得续期一次,一次十年,这就是给后人找事让他们表现孝心的良苦用心了。

    当然也可以再少交一点,那么十年之后就得迁移,腾出空间给后来人。从灵柩位起出的先人可以挪到金塔地里。不管是灵柩还是金塔地,这都是可以竖碑立文的,自然费用就会高上许多。占大多数的还是骨灰龛位和骨殖龛位,这些价格都不超过万元,如果是露天的话甚至暂时不用收费,勿需续期,而且严格规定只接受华人永远墓场起出的骨殖,同穴而居也得提供近亲证明文件,连打马虎眼的余地都没有。

    这么一块三尺见方的地方,白纸黑字能说清楚的事,为什么也会闹出这么多是是非非来?人不过一具臭皮囊,古人很有意思,说起死亡来,不是永生,便是通往了极乐世界。既然都永不消失永远快乐了,又何必惦记着尘世那么一点带不走的东西呢?价格再炒高一些,估计人都不舍得死了,都得琢磨和康熙一样“再活五百年”,怎么都要赚回棺材本,不是么?

    本文作者周瑷玛,财富中文网特约撰稿人,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翻译硕士,香港城市大学研究社会学,聊生活聊社会,也聊美食聊旅行。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