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房价何去何从
 作者: 杜博奇    时间: 2012年03月05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意大利记者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说:“人假若在荒地上走了很长时间,自然就会期望达到城市。”这道理大概也适用于中国人对房子的情愫。“居者有其屋”自古便是一个夹杂美好愿望的社会诉求,千年以降,时代更迭,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仍盘桓在求索之路。
转贴到: 微信 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 人人网 豆瓣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住宅市场化,商品房的概念从试点城市深圳、广州一路飘向全国,及至今日,房子话题就像中国人谈论吃饭一样普通,穿插在庶民日常生活和街头巷尾的琐事闲谈中,也是每一届政府官员案头的一等大事。三十年一瞬间,“降价”呼声一如既往地强烈。

    本届政府任内,全国房价开始显著走高,并一度疯狂飙涨。10年全球经济危机之后房价报复性反弹,政府不得不采取调控措施。刚过去的2011年,限购令、限价令、房产税等五花八门的抑制性政策纷纷出炉,一时间,房价犹如一头被猛然拽住的野兽,暂时收敛了横冲直撞的气焰。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房价小幅跌落,二、三城市也开始普遍下滑,楼市进入调整前夜。

    人民期望得当然更多,全国各地此起彼伏的退房潮已然把“降价”二字公然演变为公众诉求。接下来,该怎么走?松绑、僵持,还是继续施压、收紧?还要看政府的决心和勇气。

    对房价的调控正是各种力量的博弈过程。中国经济体制的独特性,地方政府、银行和地产商的勾连牵绊,以及熟人社会和金钱至上滋生的官商结合、利益寻租等灰色地带,增加了调控的复杂性。

    官方在为2012年经济工作定下的基调是“稳中求进”,这在相当程度上意味着房地产“硬着陆”的可能性不大,在“求稳”的前提下控制房价,实施“软着陆”。201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指出,“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在“加快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的同时“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仅从此处看,2012年房价大跌不现实,但顿挫下降的可能性还是有的。至于下降几成,何时下跌,取决于政策调控力度,以及具体的经济状况。

    出口、投资与消费是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房地产业作为影响投资、消费的大头,是衔接整体经济的重要一环。2011年以来,调控措施颇见成效,各个层面的影响日渐显现:楼市成交惨淡,直接影响地产商资金回流,一些地方企业陷入困境,杭州绿城集团几度传出破产传闻,甚至有企业寻求民间借贷,北方某知名房企向当地官员圈借贷,50万半年利息高达15万元。除此之外,银行存放贷利率,建材、装修领域直接遇冷,机械重工板块疲软,就连地产中介生意也遭受牵连,过去的好日子一去不返。房地产调控波及之广,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2011年甚至曾间接引发中小企业破产危机,以至于浙江民企老板爆出“跑路潮”。

    历史上,1993年房地产“硬着陆”直接导致此后长达5年的楼市寒冬,宏观经济增长乏力。主政者对此当有切肤之痛。2012年,在全球经济环境恶化的大背景下,放任楼市“硬着陆”显然并不是明智之举。退一步讲,即便外部环境形成倒逼机制,政府也会在可承受的范围内采取保护政策,着力避免楼市“硬着陆”,这或许会成为今年经济工作的一大挑战。

    坦率地讲,完全用市场观点衡量中国楼市也许不当。启动住房市场化至今,政策一直是楼市沉浮的主导因素。由此形成两个尴尬的事实:一、房地产业在市场与政策的夹缝中扭曲繁荣,既谈不上自由市场,也未被政策完全收服,政策与市场摩擦产生大量灰色地段,成为地产商、先富者等少数人谋取利益的跳板,甚至将整个国民经济绑架。二、住宅既承担商品功能,又被赋予民生意象,备受舆论压力,定位含混不清,导致政策游移不定,有如投鼠忌器的两难。

    历史遗留造成今日的困局,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除非政府痛下决心,以强力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否则楼市紧绷状态仍将延续。从目前状况来看,政府对投机性交易一直采取打压态度,甚至蔓延到投资领域,平抑楼市泡沫,表明将房价拉回合理价位的态度。然而,“合理价位”,本身就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诚然,从实际购买力的角度计算,楼市的刚性需求依然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但作为消费者的普罗大众总是期望物美价廉的商品出现。在这样的心理下,“买涨不买跌”以及“退房风波”等社会现象屡见不鲜,加大了楼市变幻的多样性。

    考虑换届选举这层因素,在可承担的风险范围之内,政府倾向于楼市温和地降温。寄希望于“跳楼价”接盘的潜在购房者可能要有所失望。不过,已然调控至此,若无大的事件发生,房价不会冒然松绑,葬送前期调控成果。总体而言,未来可能出现房价“跌宕下挫”的局面,随经济波动而进行的宏观调控间隙,相对大幅度的波动也可能发生。这个过程中,也许倒闭一些经营不善、战略失误的房企,但房企大面积死亡的概率不大。毕竟过渡时期维稳为重。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