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有啊”已死,有事烧纸!
 作者: 励辉旻    时间: 2011年04月12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百度“有啊”购物平台在上线3年后,终被关停。
转贴到: 微信 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 人人网 豆瓣

    百度“有啊”终于关掉了。前几天,百度发布公告,称:“即日起将开始对百度有啊商城业务进行调整,自发布之日起一个月后,有啊购物平台的商品、店铺、交易相关功能将予以关闭,商城业务将有计划地转移给百度乐酷天、耀点100等合作伙伴。” 其实这个消息不出乎意料,自乐酷天上线后,“有啊”被关已成定局。

    “有啊”在2008年进入C2C市场,就当时的市场环境而言,无疑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当时淘宝还没有强大到今天的规模,淘宝商城也没有上线。在C2C的市场上,也的确有机会跟淘宝、拍拍三分天下。并且百度也为完善整个C2C模式开发了“百度 HI”和“百付宝”,再加上百度自身所具有的营销和推广资源,看起来“有啊”什么都有了。这样的有利的条件下,“有啊”的结局值得让我们深思。

(1)“决心”有木有

    从“有啊”的生命历程来看,我们发现百度高层一直对于“有啊”的未来和发展没有坚定的信心,这是“有啊”最致命的因素。我们知道做电子商务,基本的三要素是“人”、“钱”、“货”,外加“决心”。“人”是指团队,“钱”是指资本,“货”是指供应链,但这些都属于外部条件,客观来讲这些条件都不是太容易(现在电子商务的准入门槛在不断的提高中),但还是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去解决的。但最不容易的恰恰就是“决心”。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我们有了“决心”往往可以创造奇迹。陈年初创凡客的时候,手里只有600万,他就敢于花300万订了十万件T恤;麦包包的叶海峰敢于把一年所有的利润全部拿去购买淘宝的广告;这些都是具有强大“决心”的表现,他们成功的机率也会相对较高。

    而据之前的一些媒体报道和资料,百度对“有啊”的投入严重不足,每个月的市场推广费用仅几千元,而且在坚持不到1年半的时候,就转型于生活信息服务平台。

    相比之下,淘宝网到现在7年了,创立的时候条件比“有啊”差多了,他们刚开始为了鼓励卖家开店,几名员工都是在小屋子里自己拍的,拍下来的东西都能堆满了整整几个屋子。二者之间的差距,我们一目了然。

(2)“定位”有木有

    除了“决心”外,“有啊”还欠缺购物模式的差异化定位,就是让网民觉得你和淘宝不一样,愿意来体验一下这个“不一样”;对于用户来说,购物行为可以简单总结为找到、购买、服务、体验;百度能通过各种营销通路让用户知道“有啊”,但还需要给用户一个理由, 为什么我要放弃去淘宝,而在你这里购物?

    其实百度有很多机会可以做出这个差异化定位,比如说和百度贴吧的结合,打造购物社区的概念;比如说和百度知道的结合,打造一个导购的概念;比如和地图的结合,让卖家在地图上标注自己的位置,而买家则可以找离自己最近的卖家购物……这样的改造,能呈现出真正的差异化,也很难让竞争对手快速跟进。可惜的是“有啊”都没有做。

(3)“眼光”有木有

    从淘宝现在的发展阶段来看,虽然不能说垄断整个电子商务市场,但它已经可以制定部分游戏规则,而制定规则对其自身而言就是最好的商业模式。这样的商业模式至少能让淘宝在很长一段时间立于不败之地,这也是世界500强企业通用的战略发展思维——通过规则和要素资源来控制整个产业,比如微软的操作系统、高通的专利权、苹果的应用平台。百度“有啊”的悲剧在于高层缺乏这样的战略眼光,还是在以投入回报比来衡量一个充满潜力的项目。

    “有啊”已死,有事烧纸!只不过我们烧的不是纸,而是那无限的叹惜。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