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KKR公司为中国发展筹集10亿美元
 作者: Dan Primack    时间: 2011年03月18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根据KKR 集团于首个投资者日发布的文件,该公司已筹集 10 亿美元专款,对中国公司进行成长型股权投资。
转贴到: 微信 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 人人网 豆瓣

KKR公司亚洲投资分解

    这一方式旨在以 3000-7500 万美元的投资获得少数股权。最初的销售目标为 8 亿美元,10 亿美元则为“硬上限”。其中,40% 的投资来自 KKR公司的新投资者。

    KKR公司也可扩大规模,通过 2007 年筹集的 40 亿美元泛亚洲基金来控制在中国的交易。投入的资金约为 60%,并已经在支付附带收益(公司称,“截至 2010 年年底,亚洲基金的每一笔投资都达到或高于成本”)。

    KKR公司在大中华区有14 名投资专家,而且还有三名致力于提升投资组合公司业务的开普斯通集团 (Capstone Group) 成员。总体而言,公司在亚洲拥有 41 名投资专家和 11 名来自开普斯通集团的专业人士。

    在文件中,KKR公司称其计划发展其他“针对特定地区的业务”,并“募集更多后续基金”。该公司未披露其他信息,也未提及市场中筹资预期目标为 90-100 亿美元的新北美基金。

    The vehicle is designed to invest between $30 million and $75 million in exchange for minority stakes. It originally was marketed with an $800 million target, while $1 billion represents its "hard cap." Forty percent of the commitments came from new investors to KKR.

    KKR also can do larger, control deals in China via a $4 billion pan-Asia fund raised in 2007. That vehicle is approximately 60% committed, and already is paying carried interest (the firm says that "every investment in the Asian Fund is at or above cost as of year-end 2010").

    The firm has 14 investment professionals focused on Greater China, plus three members of its Capstone group, which focuses on improving portfolio companies operations. Overall, it has 41 investment pros in Asia, and 11 Capstone pros.

    In its documents, KKR said that it plans to raise other "region-specific businesses" in Asia and "raise larger successor funds." No additional information was disclosed. Also no mention of a new North American fund, which is in market with an expected target of between $9 billion and $10 billion.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