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搜索结果
 
  • 养老金储备不够了?个人养老金是变着法收钱?

    精选 2024-05-23 09:00 发现相似文章

    据央视新闻,事实上,在我们国家的养老金制度中,由您所在的单位缴纳的部分,不是储备制度,而是现收现付制,当年收的当年就发放。而在过去十年里,只有在2020年,也就是疫情第一年,国家为了减轻企业压力,大幅减少了养老保险的收缴,从而出现过一次当年养老保险支出大于收入的情况,其他每年的结算都是有结余的。...

  • 个人养老金,到底要不要存?

    精选 2022-04-22 11:00 发现相似文章

    4月21日上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提出,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胡继晔指出,核心问题就是建立从现有的储蓄养老向投资养老理念的一个过渡。个人养老金最大的吸引力在于税收优...

  • 个人养老金“新时代”来了

    精选 2021-12-20 09:36 发现相似文章

    近日《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重磅发布,“个人养老金”的新时代即将开启。会议强调,要推动发展适合中国国情、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与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相衔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

  • 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

    精选 2022-11-25 11:07 发现相似文章

    11月25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宣布,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等36个先行城市或地区,可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全国人社政务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掌上12333APP”等全国统一线上服务入口,或商业银行等渠道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通过商业银行开立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

  • 中国走向老龄化

    Robert C. Pozen 2006-09-01 08:00 发现相似文章

    日益老龄化的人口,资金不足的养老金制度,5亿劳动者被排除在养老金制度之外,这些都可能拖经济增长的后腿作者: Robert C. Pozen如果你认为美国的养老危机已经显现,那么请看看中国的情况吧。那里的人口老龄化速度比美国还快,而且有 5 亿农村与城市劳动者没有参加由国家管理的社会保险计划。由于中国...

  • 养老金: 美国的“定时炸弹”

    Geoffrey Colvin 2006-06-01 08:00 发现相似文章

    作者: Geoffrey Colvin美国未来最严重的冲突最近开始初露端倪。我们可以笼统地称之为“养老金之战”。 战场将无处不在,不光工人、雇主,还有各级政府、立法者、会计师以及纳税人都将卷入。这将是一场苦斗,因为参战者将死战到底。从纽约市公交系统大罢工可以看到未来的迹象。大部分美国人都未能确切意识...

  • 个人养老金能买什么基金?哪些公司入围?

    精选 2022-06-27 09:00 发现相似文章

    近期,证监会就《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根据《暂行规定》中所提出的要求,拟纳入的产品须为最近四个季度末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的养老目标基金。开展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相关业务的销售机构,最近4个季度末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保有规模不低于200亿元...

  • 王忠民:养老金可持续的逻辑及其算法

    精选 2020-03-18 06:46 发现相似文章

    有观点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中国的养老金存在断崖式风险。从投资的角度看,财务是否足以支持所有的养老服务和社会保障事业?如果现在还不足以支持,怎样的投资管理策略能够改变这种格局,使养老走向一条更加光明、健康、有效的道路? 推荐者:冯希伦 Alex...

  • 2022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4%

    精选 2022-05-27 09:00 发现相似文章

    5月26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近日印发《关于2022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从2022年1月1日起,为2021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21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4...

  • 风暴来袭?英国养老金爆仓或只是开始

    精选 2022-10-14 09:30 发现相似文章

    当各国央行铆足了劲大战通胀之际,持有大量长债的英国养老金就先爆仓了。这着实让全球央行傻眼。前一秒还加息50BP,9月底英国央行立马启动迷你QE(量化宽松)开始入场救市。也有观点认为,英国可能并不是唯一一个。相比英国,日本维持低利率的时间更久,日债收益率大幅下行,但负债压力依然存在,日本保险、养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