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多平台阅读

微信订阅

杂志

申请纸刊赠阅

订阅每日电邮

移动应用

专栏 - 财经爽谈

中国企业“疯投”海外房产,会重蹈日本的覆辙吗?

王爽 2014年10月27日

王爽(Laura Wang),财富中文网专栏作家。曾任上海文广集团第一财经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执行制片人。现定居美国。关注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及美国公司的中国战略。关注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互动。王爽的联系方式:laurawangfortune@gmail.com
毫无疑问,接下来,获得政府大力支持、财大气粗的中国公司还会满世界地投资他们认为值得的地产项目。那么,他们能够分享到高收益的胜利果实吗? 还是终将吞下盲目投资的苦果、重蹈日本海外投资失败的覆辙呢?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江苏无锡金马房地产公司在纽约曼哈顿下城投资兴建的金海马假日酒店(Holiday Inn)宣告完工,新建成50层高的酒店拥有500间客房,距离华尔街仅三个街区,尚未正式营业,就开始不停地接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预订问询电话了。

    对于美国人来说,这则关于中国公司在美国新投资动作的消息还在“容忍范围之内”,毕竟这两年,关于类似的公司新闻听得多了。但本月上旬,安邦保险宣布以近120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收购了纽约华尔道夫(Waldorf-Astoria)酒店时,的确引起了美国各大媒体的瞩目,成了多家著名报纸的头条新闻,有两家甚至不约而同用了类似的标题:“谁把纽约的华尔道夫买走了?”“安邦保险到底是谁?”刚从此前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的盛况中回过神来的美国投资人,开始彻查起安邦保险的家底来,最终失望地发现:这是家从未听说过、成立连十年都不到的保险公司,居然把美国人深以为荣的、有80多年历史的老牌酒店买走了。

    被公认为纽约“头牌”的华尔道夫酒店,因其悠久的历史、入住客人的名头而地位特殊。八十三年前,47层的华尔道夫酒店在纽约公园大道揭幕的时候,美国总统胡佛称之为“整个国家勇气和自信的展现”。不仅美国历任总统、联合国大使都钟情于这家酒店,华尔道夫也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菲利普王子以及沙特王子等国际政要、名人造访纽约时的首选酒店。

    其实,这并不是中国公司第一次购买海外“地标性”地产了,去年,SOHO中国以7亿美元购入通用大楼40%股份、复星集团以7.25亿美元买下曼哈顿下城的第一大通曼哈顿广场(One Chase Manhattan Plaza),以及中国平安以2.6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4亿元)买下英国伦敦地标性建筑劳埃德大厦。根据房地产咨询公司高力国际的研究数据显示,仅2013年,中国大陆的境外房地产投资猛增至16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81亿元)。

    而中国公司这种“钱潮汹涌”收购海外地产的势头可能才刚刚开始。就在安邦完成对华尔道夫酒店收购的当天,商务部颁布了修订后的《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办法规定未来国内公司在海外投资时无需提前获得审批,只需提前在相关部门进行投资登记。此前,任何超过1亿美元的海外投资项目,都需经商务部审批。

    毫无疑问,接下来,获得政府大力支持、财大气粗的中国公司还会满世界地投资他们认为值得的地产项目。那么,他们能够分享到高收益的胜利果实吗?还是终将吞下盲目投资的苦果、重蹈日本海外投资失败的覆辙呢?

    中国现实的经济状况与30多年前的日本有颇多相似之处。上世纪80年代,日本国内房价高涨、日元升值迅速,日本公司也纷纷出征海外,大肆收购“相对低廉”的海外地产。其中一个最经典的案例是,1989年,日本三菱地产斥资近14亿美元收购了美国著名标志性建筑洛克菲勒中心,不久之后,就以不到一半的价格再次卖回给原主。时任三菱社长的高木丈太郎为了竞购成功,颇花费了一番心思,当时,他坚定地认为,买下洛克菲勒就代表征服了全世界。

    在今天的中国公司所有人中,也不乏类似的想法。江苏金马房产的掌门人谢菊宝,在曼哈顿地产低潮时低价买下建酒店的地皮,5年后的今天,酒店刚建好,就有人出价购买,算下来可以轻松净赚1亿美元。但谢菊宝不卖,他说“在曼哈顿有一亿元的老板不少,但能有50层楼的老板就不多了。”

    幸运的是,和当时的日本不同,中国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和主要参与者的规模都更加巨大,政府对银行和企业的控制力也更强。日本海外地产投资失败的教训,希望能被中国“出海”企业引为前车之鉴,戒除炫耀式心态和盲目出高价竞标,在全球化大潮中真正“圈地”成功。(财富中文网)

我来点评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中国煤业大迁徙

500强情报中心

财富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