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多平台阅读

微信订阅

杂志

申请纸刊赠阅

订阅每日电邮

移动应用

专栏 - 三城话本

香港文化式微了吗?

严飞 2014年08月07日

严飞,学者、专栏作家,先后求学于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曾任职于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长期为两岸三地报刊媒体撰写文化评论、政论时评及书评。
今天香港文化中的对抗意识很强,若照现时的环境来看,香港在政治和经济领域被内地支配将会愈来愈明显,但文化上却没那么容易。

    曾经有媒体的记者问我,香港虽然拥有独有的一套文化体系,但回归后面临大量内地文化的涌入,是否对本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导致香港的文化被内地的文化所覆灭。

    我一直觉得这个问题是问得不对的,要更清楚地认识一个地区的文化,比较当然不可避免,尤其是当文化并行冲击的时候。但两种文化并不是一种文化去取代另外一种文化,也不是一种文化去替代另外一种文化,导致另外一种文化被侵入之后覆灭。在我看来,香港与内地的文化,是一种互补交流的关系。

    这种交融互补,又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取向,一种是相互影响,你方唱罢我登场,另一种就是强势文化辐射弱势文化,在弱势文化所在地区构建出一个主流文化体系的同时,又扶持弱势文化的发展,让其不失本身应有的光芒。相比较而言,香港,这一块长久以来都被视为文化缺位的地区,应该更适合介乎于两种情况之间:在强势文化向心力的吸引下,年轻一代香港人的潮流风向标相应得到改变;与此同时,本地文化人则在努力向内延伸挖掘出新的含义,藉以满足本土文化的需要。

    不过在某种程度上,香港本土文化生态在内地文化的影响下,确实是式微了。但另一方面,内地一些非常好的文艺构思和设计,对于生活视角的采集,都比香港更加前卫和具有针对性,甚至更加带有冒险精神。比如内地的一些艺文类杂志,他们的视角、选题、内容、版面设计都非常好,而且常常可以对某一特点主题给予几个版面去做深度的剖析,不是那种豆腐块文章的泛泛而谈,这在香港是难以想象的。我就经常在香港二楼书店的显眼位置看到这些杂志(也包括独立出版物)在售卖,而且销量都相当地不错。

    反观香港,这里的时尚一成不变,这里的时尚杂志则是世界上最没有意义的东西之一,因为它根本不是为读者运作的,而是为广告商以及背后的地产主义大老板运作的,所以它的内容一点也不好看,难以做到去改变人们对它的领会。这种差别投射出的不仅仅是杂志内容的差别,也投射出一种价值观的差异——是考虑事件本身的社会意义和价值,还是考虑事件所带来的煽动性效果和经济回报。从这个层面上来看,香港真正要担心的,是在一个只追求短期最大回报率的社会中,在一个充满流动性的行业中,那些有批判力的俗和有生命力的作品以及一些古古怪怪的东西要怎样生存下去。内地文化对香港的侵蚀其实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因为最大的攻击者或者说最大的问题恰恰来自于香港的内部。

    另一个例子则是香港本土的电影发展。不只是八、九十年代,在更早的时候,香港的电影工业以至流行文化都是东南亚地区的龙头,是香港文化的重要载体。香港文化在八十年代开始才影响内地,跟香港发展没有关系,反而是内地改革开放,对外来事物极之渴求,香港文化才能尝到甜头。但今天香港电影工业大不如前,这早已经成为人所共知的事,香港最好的电影工作者几乎都投入了大中华这个合拍片市场。合拍片的最大问题是,它复制了很多香港过去赖以成功的文化生产模式,却放弃了香港文化中最细腻的部份,而使之迎合大中华上亿计的市场。过去辐射内地的文化力量亦已不存在了。

    但这不代表香港电影已死,香港文化已殁。我觉得,今天香港文化中的对抗意识很强,若照现时的环境来看,香港在政治和经济领域被内地支配将会愈来愈明显,但文化上却没那么容易。再用电影来说,近年愈来愈多本土性很鲜明的电影出现,像《岁月神偷》、《桃姐》、《低俗喜剧》等等,这些电影不似八、九十年代的主流香港电影那般商业化,也不像王家卫和关锦鹏这类导演力求将香港本土性高度艺术化。今天香港电影中的本土性是赤裸的、直接的,它甚至有着巨大的宣示性。这来自于香港的本土文化工作者对香港文化的一种巨大的天然的忧患意识,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本土自觉性存在,我相信香港文化最终是不会式微的。(财富中文网)

我来点评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中国煤业大迁徙

500强情报中心

财富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