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多平台阅读

微信订阅

杂志

申请纸刊赠阅

订阅每日电邮

移动应用

专栏 - 总裁教练

当企业遇到问题,该抱怨外部还是反思自身

张伟俊 2015年01月29日

张伟俊为知名领导力专家,目前主要为民企董事长和外企总经理提供“一对一贴身服务”,是中国以“总裁教练”为专职的“第一人”。
反求诸己,说到容易做到难!

    《财富》(中文版)-- 眼下中国某个知名私人董事会组织机构的标识是一位身着汉服的古人在射箭的图像。我曾经随机问过多位企业家:“一家为企业家提供教练服务的公司,放这么一个图像作为公司标识,什么意思?”几乎没有人答得上来。几个月前,该机构在其上海大本营活动开场时映入大家眼帘的竟然是那幅图像的“复活”:身着汉服的武士,在音乐和灯光的配合下,背负长弓上台,搭箭,瞄准,精确地射中了置于舞台另一端的麋鹿(标本)的头部。顿时,全场掌声雷动。据说大家事后对这一“开幕式”印象深刻。

    我突发奇想,武士当时的那一箭要是没有射中,会怎么样?甚至,要是我们事先设计有意让那武士连射三箭,箭箭脱靶,又将如何?以我对“中国土豪”的了解,此时他们在台下一定会大声起哄、喧闹不已。允许我在此做个“事后诸葛亮”:大会主持人这时不妨上台询问武士其失利原因。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台词,武士可以怪给他手中的弓不够好,也可以怨台上的光线不够亮,甚至可以责备早餐给得太少以至于自己没吃饱。这时主持人不妨转而询问台下观众的看法。不用费力便可预测,台下的土豪们此时一定会对台上的射手嬉笑怒骂,矛头一定会集中指向射手本人的能耐或技术。这时,主持人可以正言厉色、一板一眼地告诉那位武士:“仁者如射,发而不中,反求诸己。”而这,正是该机构的企业标识所要表示的核心理念。其出处,则要追溯到《孟子·公孙丑上》:“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如想把“戏”做得更足一点,还可以随后给那位武士20秒的时间在台上做低头反思状,然后让其抬头,再射,中的。掌声过后,主持人可以顺势向台下的数百位企业家朋友发问:“各位老大,你们在经营企业时,若‘发而不中’,你们是倾向于‘反求诸己’,还是习惯于怨市场、怪政府或骂下属?”或许,这样的设计,会更有助于推广其“反求诸己”的理念?

    反求诸己,说到容易做到难!记得五年前,一些成员想当然地把私人董事会视为某所商学院的又一个别出心裁的“EMBA”或标新立异的“总裁班”,于是进组后不是醉心“找资源”,便是极力“拓人脉”。一段时间以后,大家开始逐渐把重心“内移”到了公司的内部治理和管理上。经过几年的同学间的相互挑战、刺激和碰撞,大家最后才把重心进一步内移到了自己的身上,“反求诸己”才成为了我们的共同“信仰”和习惯。那两次游学活动中(详见本系列文章的前几篇),伟事达私董会成员与众“散客”表现出的最显著或本质的不同,就是无论在课堂学习还是参观游览中,我们小组成员都倾向于更多地反思自己的不足与过错,而不是老责怪他人或迁怒于环境。本组的土豪们甚至会在晚上“自行”组织所谓的“出国游学临时党小组会议”,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结合白天的学习内容,系统反思。个人发言之后,还相互点评、挑战。当然,不是人人都能当场消化得了他人敏锐的观察和坦率的批评的,于是,说明、探讨、辩解、炮轰……计划一个小时的会,往往一不小心就开了两三个小时。

    我认为,可以把这两年在神州大地上组建起来的形形色色甚至光怪陆离的各种私人董事会,大致分为三种类型或层级。第一类型或层级的私人董事会,面最广,人最多。在这一类型的私董会里,组织者打出的广告或曰招生的卖点,往往集中在“网络”和“商机”方面。“愿者上钩”,踊跃加入这些私董会的,多数也是冲着“资源”和“人脉”去的。在私董会小组的各项活动中,大家讨论最多的,是哪里有市场,何处寻资源,谁找到了开发新渠道,谁发明了商业新模式;“众筹”或“众包”,似乎永远是热门话题。私董会也会频频从外面请行家、学者来演讲、授课,但是对“外脑”的评价标准只有一个:是不是“干货”,能否“接地气”。说得更加直白一些:你是否能教我多快好省的生财门道,或者提供实实在在的赚钱机会。参加这一类型的私董会的企业主,其年销售额大多在几千万元至一两个亿之间;企业的生存压力较大,老板在公司里往往会把总经理、营销总监、财务总监等重要岗位都给“大包大揽”了。

    公司规模在几个亿至一二十亿之间的企业家,开始对公司的内部管理产生了兴趣。这时他们参加的私董会,往往是管理导向的。战略、组织、财务、人力资源等等,既是企业老总们感兴趣的课题,也是商学院教授们的拿手好戏。如此,两者之间的密切合作,既顺理成章,又相得益彰。但那只是私董会组织和教授个人之间的“私下的”合作。近几个月来,有两所著名的商学院,竟然也半遮半掩地打出了私董会的旗号,做起了形式上既有授课,又有研讨;但是结构上既不像班级,又不像小组的“准私董会”。生命力如何?俺拭目以待。

    要是说在前一层级,老板们特别关注如何“征服市场”的话,在这一层级,老板们开始特别关注如何“征服下属”。老板到了这一层级,往往会感觉当年与他出身入死、共同创业的弟兄们赶不上趟了;同时,新来的职业经理人又都是一些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的家伙,而且,对老板的批评和提醒还特别敏感,动不动就以辞职要挟。于是,在私董会小组的会议中,老板们不是齐声埋怨老臣的无能,就是共同声讨新人的不忠。大家都是“苦主”,难得碰到这么多的知音,尽情宣泄之后,感觉特爽!如果这时再来上一位专家、教授锦上添花,面授如何促使下属卖命干活的所谓绩效考核技术,或长期捆住高管的所谓“金手铐”计划,那私董会模式就完美无缺啦!

    公司规模在一二十亿至一二百亿的企业家,很多已经不在经营的第一线冲杀;具体的日常管理工作,不少也交给了公司的CEO或COO,这时他们关心的问题,往往会从“实”变“虚”。在我们001组,多数同学已经读了不止一个EMBA或总裁班,经常参加顶级商学院的各种短训班甚至DBA(工商管理博士)的,也不在少数。如今选择了私董会这一所谓的“后EMBA时代企业家的最佳学习模式”,他们到底想要什么?私董会到底能为这一层级的企业家们提供什么特殊的价值?

    Vistage International(伟事达)从其在全球16个国家近60年的私董会经历中提炼出来的,其实就是这么一句话:“Better leaders, better decisions, better results”(更好的领导,更好的决策,更好的结果。)确实,就“发心”而言,企业家往往都是为着自己企业“更好的结果”而去参加私人董事会的。在私董会里,企业家们经年累月讨论的,始终是如何采取“更好的决策”,以获取那更好的结果。有意思的是,“结果”发现,“更好的决策”取决于“更好的领导”—更能“反求诸己”的领导,更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企业发展的“瓶颈”或“天花板”的领导。一位老板曾经在小组里分享:近几年公司发展缓慢,我老责怪下面的人不是态度差,就是能力弱。有一天环顾四周,惊恐地发现自己当年从家乡带出来的老臣,已经所剩无几,后来陆续入职的职业经理人,也已经换了两三茬。猛然惊醒:或许公司里最有问题的,其实是我?公司发展的真正瓶颈,还真是我?带着这个疑惑参加了私董会,结果发现自己当年的预感还真有些先见之明。

    自负的老板经常会说,难道我还不了解自己?其实,最难的,莫过于了解自己、“修理”自己。要是你在公司里是二把手,一把手会修理你或提醒你,二把手以下的,被修理的机会自然就不用说了。可若你是一把手,尤其是创业老板,公司里往往没有一个人会说你半点不是。私董会的主要价值,就在于通过互相“抬杠子”、互相“照镜子”,让一把手们看清自己的“后脑勺”。至于“学知识”、“拓人脉”等在商学院、行业协会中也能获取的价值,其实并不属于私董会的本质特征。

    小结一下:第一类型或第一层级的私董会,往往是机会或经营导向的;第二类型或层级的私董会,更倾向于管理导向;而第三类型或层级的私董会,则倾向于修炼导向,反求诸己,是其最显著的标志。

    一次闲聊中,肖知兴教授(领教工坊的创始人)转述了一位书店经理人对企业家们的观察:凡是前来购买如何砍成本、怎么做销售之类的图书的,一般为小企业主;凡是前来购买再造流程、重建组织之类图书的,大多是有点分量的企业老板;而对哲学、历史等人文类图书感兴趣的,大企业家居多。当然,这里的“大”,并不一定是指企业的体量大,更多的,是指企业家的肚量大,胸襟宽。这样的企业家,更倾向于反求诸己—在征服市场、驾驭下属的同时,更善于征服自己、驾驭自己。(财富中文网)

我来点评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中国煤业大迁徙

500强情报中心

财富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