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多平台阅读

微信订阅

杂志

申请纸刊赠阅

订阅每日电邮

移动应用

专栏 - 坐港观天

圣诞“快乐”么?

周瑷玛 2012年12月24日

周瑷玛,财富中文网专栏作家,成长于改革开放的80后,英国读书,现居香港研究社会与文化,持续发表文章关注文化的本土化与可持续发展。这个专栏既聊生活聊社会,也聊美食聊旅行。
约或从中学时代,每一年最忙的时候大概就是十二月份买贺卡写贺卡。成年之后搬来香港居住,在我看来,圣诞节对于这座购物之都来说纯粹就是为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做贡献。

    转眼又是一年圣诞节将至。在香港,圣诞节几乎是一整个月度而非只是三天的公众假期,因为几乎从11月底开始,香港各大商业场所,都几乎布置一新,郑而重之为圣诞树亮灯,欢天喜地进入一年的销售繁荣期,而大概从上个周末开始,圣诞大战进入了白热化,我的邮箱开始每天被各种圣诞促销邮件“甜蜜侵占”。又何止香港的精明商家们,我光顾过的不少大陆设计师品牌也都争先恐后地赶着这个趟儿,让我觉得不光顾一次都对不起他们的热情。

    我的荷包在这种频繁的节日轰炸下都觉得有点吃不消了。这个圣诞节,究竟是快乐了我们,还是快乐了商家?

    圣诞节,这个本来带着宗教色彩的节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具有现代商业性,教堂赞歌还来不及唱出,圣诞老人就背着礼物的袋子笑容可掬地驾着驯鹿飘然而至。其实回想起来,八十年代之后的这代人以降,圣诞节的印记在成长的道路上早就已经潜移默化。

    约或从中学时代,每一年最忙的时候大概就是十二月份买贺卡写贺卡。虽然在同一栋教学楼的同一层,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但也非得从学校门前的小卖部里买上一堆的贺卡,写一些在现在看来是无病呻吟的贺词礼尚往来,交换回来的贺卡都在数次搬家中陆续遗失了,只剩下这个仪式还存在记忆的深处,现在想来,儿时对圣诞节的想象,也不过就是附庸风雅地完成一项社交风俗,尽管这种朋友之间的致敬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时间表达。

    再后来贺卡习俗进化出了电子版本,甚至出现了多种模板,从而将我们从本来需要耗费大量腕力和笔墨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只需要鼠标轻点拖曳就能完成一份美妙的圣诞贺卡,带来更多的新奇乐趣。在这个过程中,圣诞节对于将大未大的我们是没有任何宗教含义的,而转化为社会功能,在每年的年底为同学之间的团结做出了些许贡献,某种程度上也成了共同的价值观。

    成年之后搬来香港居住,在我看来,圣诞节对于这座购物之都来说纯粹就是为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做贡献。在这个可以从11月末感恩节一直持续到次年元旦的岁末狂欢中,各大商场、品牌用尽浑身解数就是恨不得让客人将一年的消费都在一个月内用干用净。而在这种疯狂的促销中,往往我们反而因为一时受折扣诱惑,不免囤了一入手就后悔的冲动型商品。但又如何呢?路过琳琅满目的橱窗,看着盛装打扮的圣诞礼盒,听着导购循循善诱限量版的好处,你是不是还是忍不住心痒难耐?

    无奈今年香港的经济依然不太乐观,连节日的气氛都比往年淡薄了,根据香港研究协会的调查,今年只有约4成受访民众愿意购买礼物,而就算是愿意为购物支出的人当中,支出数额也是急剧下降。不过传统习惯还是改不了,不少港人仍然希望在这一天与家人一起共度圣诞,当然消费支出已经转移到餐饮上,终究还是,民以食为天。

    只是这吃,也要吃得极为讲究,“阖家欢乐”已经不能满足促销的主题了,甚至都蔓延到“浪漫”、“打边炉火锅”等关键词上,风格也有北欧、美式、英式等多样化选择,颇有将圣诞节一脉传承过成传统春节和情人节的架势。“圣诞特辑”的美食广告铺天盖地,打开香港本地最有人气的食评网站看上一眼我都觉得累,太多选择,反而让人觉得无从选择了。

    每当这样的抉择时刻,我都会挠头为什么需要这样的圣诞假期,心里默祷时间快点过去,不要再是满街的灯饰,不要水泄不通的商场,不要接踵摩肩期待抢购打折减价的疯狂人群,让我恢复平静的生活吧。

    圣诞节发展到现在,如果跳出宗教而言,一如中国传统的春节,是一个关于家庭关于爱的节日,那么圣诞节除了经济价值,它的情感价值又该如何安放?或许只有当我们将重心转移到圣诞节的核心价值上,我们才会明白,当圣诞节来临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快乐。

我来点评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中国煤业大迁徙

500强情报中心

财富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