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多平台阅读

微信订阅

杂志

申请纸刊赠阅

订阅每日电邮

移动应用

专栏 - 技术掘金

工业迭代中的青年创业

熊伟 2014年09月05日

熊伟,财富中文网专栏作家,现任《中国信息化》杂志执行社长,电子工业出版社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微信公号:蛮夷大熊。
分工和协作的视野既然拓展到全球,企业的专业能力就成为核心价值。一家企业的专业能力哪怕体现在最细微的地方,比如能提供价廉物美的电池仓盖,自然有采购者通过网上信息找上门来。

    工业迭代到所谓“4.0”时期,出现了一个化整为零的趋势——原来的供应链中,由企业自行构建或通过熟悉的合作企业构建的环节,纷纷拆解,研发、设计、原材料、零配件、装配、营销、转运、商保,全都可以通过网上社区拼合,选择合作伙伴更加灵活,只用看口碑,不必曾相识。

    让一切顺畅运转的,是信息化。信息化的结构里,蕴含着服务的精神,这也是工业4.0的精神。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产品的服务化很常见。软件作为服务,早已有之,随着云计算的流行,存储作为服务,计算能力作为服务,也变得普及。这中间还有一些起到阶梯作用的技术和应用,比如网格计算。类似的事情开始在制造业重演,工业云把制造变成了服务。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现代工业全球化的价值不免饱受争议,诟病最多的包括垄断利益损害公平,过度生产破环环境。当工业单元社区化,并通过服务链条重新组合之后,公平问题和环境问题又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呢?言之凿凿的预测很难,但一般的看法是未来鼓励创意和革新,将有利于创新能力、执行能力和沟通能力兼具的小微企业。

    工业迭代形成了一个绵绵不绝的进度条,或者一个永远拉不到头的瀑布式网页。在进度条或瀑布式网页的运动过程中,一些旧模块崩塌、变化、消失了,新模块补充进来,原来的边界模糊了,工业的世界越来越平。

    新模块的种子是创业者,来自大企业内部的创业者,或者年轻的个人创业者。青年创业催生的大量小微企业,此刻沐浴在新一轮工业迭代的春风里。仅仅表述为“条件对小微企业有利”是很不充分的。应该说,小微企业不仅有了肥沃的土壤,而且成为一种必须蓬勃生长的物种,没有它们,工业4.0的生态系统无从生成。

    理性的政府乐见其成。青年创业,运营和发展小微企业,一则实现个人理想,一则尝试技术创新,一则扩大经济规模(可以增加税收总量),一则促进就业。无论从哪一点出发,政府都有理由推动青年创业。

    政府可以做什么呢?还是服务,而且要服务于服务,即扶持有服务小微企业功能的服务型企业——为小微企业申请专利的法律服务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的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的公司,等等。

    还有一种特别稀缺。从事创客孵化的硬创邦CEO张路说,希望政府在创客活跃的城市周边,扶植一些能够灵活、多样、小批量生产硬件的工厂。小微企业开发新硬件,刚刚产品化的时候,不能贸然生产很多,常见的选择是首批只造1000件左右,可是找大工厂下单,只订1000件左右,是无法开工的——它们的生产线一开,不生产10万件以上就太浪费了。

    呼唤小批量生产的工厂,是工业迭代中“制造作为服务”的一个绝佳注脚。(财富中文网)

我来点评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中国煤业大迁徙

500强情报中心

财富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