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多平台阅读

微信订阅

杂志

申请纸刊赠阅

订阅每日电邮

移动应用

专栏 - 解码通信行业

中国城市需完善应急通信系统

蒋浩 2012年12月24日

蒋浩,现任摩托罗拉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曾担任爱立信中国和东北亚区执行副总裁,在通信领域有二十余年的从业经历。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电子工程博士学位。蒋浩还是青年成就(JA)中国董事会成员。
一个城市应对突发性灾害、灾难的能力,也就是应急处理的能力,才是当下中国城市宜居的最首要的前提之一。

    美国9•11事件已经过去了11年。时至今日,救援现场牺牲的300多名消防队员的英勇事迹仍然让人感动。然而事后大家知道,如果那时信息能够及时共享,消防队员的牺牲原本不会这么惨重。

    当时,世贸大楼即将倒塌的信息只传达到了参与救援的警察,他们得以迅速安全撤离。而一无所知的消防人员仍旧继续冲进大楼,进行救援,结果导致重大伤亡。

    当然,“9•11”之后,美国许多城市已经完善了911应急联动系统。除了把应急呼叫号码及系统统一起来,更重要的是,还建立了政府无线通信指挥调度系统,也称为政府无线专用网络。一旦发生险情,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统一的专用无线通信平台协调和指挥不同政府部门的应急处置力量。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与城市规模的发展,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对政府的管理水平、处理突发重大公共事件和应急救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城市急需启用新型的、政府专用应急处突的指挥调度系统,即所谓“无线政务网” (Government Radio Network,缩写 GRN)。

    2008年5月,汶川地震发生时,部分灾区通信设备和系统受到毁灭性打击,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信号中断,不仅切断了灾区与外界的联系,同时给救灾现场的管理与协调工作带来巨大困难。当时,成都市已经初步建成的无线政务网对一线救灾的指挥、调度和协调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比如第一时间在都江堰震区安装了基站,保证了灾区应急通信的畅通。

    无线政务网在建设时要求能够支持政府的应急指挥体制、支持全局性的应急指挥中心的工作,满足政府部门应对全局性突发重大事件快速反应的要求;同时也要能支持各个应急单位的应急指挥体系和各具体单位的应急指挥专项中心的工作。

    我们以处置某城市危险品仓库爆炸事件为例。危险品仓库突然爆炸,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公安部门随后立即通过专网通信进行指挥通信,同时通过专网动态重组与消防和急救等部门协调工作。通过专网终端(对讲机等)GPS定位信息,指挥中心大屏幕实时显示消防车、警察、急救车的位置,现场公安各执勤点用对讲机报告,同时设立形成第一道警戒线。指挥中心迅速进行广播通告,外围警戒线形成。指挥中心通过专网布置交警形成外围警戒线,做好封路准备。环境监测组现场检测及报告环境监测。整个救援过程中,各个不同部门全面行动,完全通过专网通信沟通信息。在现场救援中,消防主管灭火,公安设两道警戒线,搜救队救出受困的不适群众,急救人员和向医院运送伤员,民政给受灾群众提供食宿,所有这些一线人员和部门都可以通过专网通信及时有效地进行现场指挥和协调工作。

    最近,笔者有幸参加了在天津举办的“第二届友谊城市圆桌会议”,来自世界15个城市的代表从不同角度来定义和解释“宜居城市”,比如居住和空间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生态与自然环境和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等。这些理念都很好,但笔者认为,“平安城市”,或者说一个城市应对突发性灾害、灾难的能力,也就是应急处理的能力,才是当下中国城市“宜居”的最首要的前提之一。

    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中,“平安城市”及城市应急体系的建立已经放在了重要位置,这是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大举措。

    目前一些城市已建立了统一接处警通信平台,即将已有的火警、匪警以及医疗急救等几个应急拨号统一接转处理。它解决了接收报警的问题,但对于如何落实组织、指挥调度人员和资源,实现应急响应、尤其是事件一线人员现场指挥调度的通信保障,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政府无线通信指挥调度系统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政府服务市民、管理城市、突发事件时保护生命和财产的重要保证,也是建设安全、宜居城市的基本硬件。随着中国城市化率的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将会让居住在城市里的人更安心。

我来点评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中国煤业大迁徙

500强情报中心

财富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