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多平台阅读

微信订阅

杂志

申请纸刊赠阅

订阅每日电邮

移动应用

专栏 - 力军車马炮

中国造船业如何走出困境?

张力军 2012年10月04日

张力军,现任第一视频集团董事局主席、APEC发展理事会理事长。車、马、炮都是象棋中的元素,正好象征着博弈的学问。在当今世界里面,所有人都是在一个全球的大棋局里面博弈,所以我们选用車、马、炮作为栏目名称,以此为这个时代大棋局里的博弈出谋献策。
通过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快升级转型及加强行业整合,中国造船业才能走出经济危机带来的困境。

    自从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造船业就一直在“危机”中前行。特别是从去年年底至今,伴随着企业破产的威胁,“狼”看来是真的来了。

    中国造船企业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订单少。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造船业、航运业深受影响,不仅货运量少,而且运价持续走低,导致很多船企严重亏损,没有订单。今年前6个月,整个中国造船业订单数大幅缩减,正走向近10年来订单情况最糟的一年。以我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熔盛重工为例,整个上半年它没能拿到一张订单。中国造船业正在被“破产说”笼罩,有50%的造船厂将在未来两到三年内破产。目前,部分企业还有旧订单在做,但没有新订单的情况如果持续,下半年面临破产的企业可能还不止于传闻中的倒闭比例。如浙江省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小型船坞的制造基地,但当地造船厂约80%要么暂停生产,要么只有一半产能运转。事实上,浙江省造船业的现状并不会是孤例,重庆最大的民营造船厂金龙船业有限公司由于拿不到订单,今年春节后便已停产。目前重庆已有不少民营造船厂因撑不住而关门停业。其次,融资难。在造船业整个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几乎所有银行都把船舶业列入“黑名单”,大多数船企特别是民营中小型造船企业难以从银行获得足够的融资。再次,资金紧张。由于航运业不景气、资金紧张,商家现在都不愿意订船,而为了吸引商家,船企不惜冒险减少预付款。总之,中国造船企业已从卖方市场转为了买方市场,行业利润明显下滑,资金严重短缺。笔者认为,造成中国造船业目前这种困境的主要原因:

    一是经济不景气,行业低迷,需求不振。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一直驱之不散,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危机愈演愈热,全球经济危机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加大。在这样的国际经济环境下,中国的经济也难以独善其身,从去年底开始,中国经济增速连续下滑。而造船业是集资金、技术和人才等于一身的典型的密集型产业。造船业的上游是航运业,而全球经济不景气,导致运力过剩,对船舶的需求显著下降。事实上,从去年年底开始,船舶市场急速下行,船价下跌、订单减少,利润空间也迅速萎缩。

    二是盲目扩张,产能严重过剩。从2004年到2010年,中国造船业可谓是一路高歌猛进,银行资本、民间游资纷纷扑向造船业。大量的中小企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成立起来。一些船厂甚至是“先上车后买票”,在没有岸线资源的情况下迅速上马。如仅在浙江台州一地就有超过200家造船企业,而其中将近60%的船企是在2004年后成立的。这种盲目性的扩张必然会造成产能过剩。

    三是缺少核心技术,订单受制于人。目前,我国船企建造的船型多以油轮、散装船等低附加值船型为主,大型集装箱船、液化天然气船及海洋工程装备等高附加值船舶建造能力不足。在我国船企建造的船舶中,60%~70%都是低附加值的散货船,而韩国散货船只占船企总造船量的20%左右。

    四是成本上升,利润空间萎缩。以前中国造船业由于成本较低,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由于近年来物价、工资不断上涨,加上人民币汇率、原材料和设备价格波动幅度加大,使得船企的利润受到进一步压缩,这种依靠低成本获取的优势将逐渐丧失。从而使中国造船业面临一种窘境,即不做订单意味着等死,可是接订单意味着找死。

    要改变中国造船业的困境,笔者以为应采取以下举措:

    第一,在决定船企生死的关键时期,政府应该加大对造船业的扶持力度:一是要适当给予宽松的信贷政策,鼓励民间融资平台建设。二是对于造船和航运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或财政补贴。三是要积极引导船厂涉足新的技术领域,对于新领域给予一定政策或财政支持。

    第二,加快造船业的升级转型:一是业务结构的转型。过去船企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造船上,而现在可以将一部分精力转移到非船产品。对其进行开发研究、产品升级,进而更好、快速地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二是市场的转变。当传统市场出现了问题,可以向高技术市场转变。这类市场目前还有提升空间。三是需要加强自主研发,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更快地熟悉新的规范和标准,在节能减排方面开发新的船型。同时上至造船业,下至航运业要一起合作,形成产业链,并理顺其中的链条。

    第三,加强行业整合。在本轮船舶行业危机中,推动造船行业的兼并重组,技术含量低而污染高的造船企业可任其淘汰,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以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我来点评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中国煤业大迁徙

500强情报中心

财富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