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多平台阅读

微信订阅

杂志

申请纸刊赠阅

订阅每日电邮

移动应用

专栏 - 凡辰看中国

中国模式的挑战

孟凡辰 2011年04月07日

孟凡辰博士现任法国拉法基集团公司副总裁、亚太区战略负责人,他曾经在德国和中国做管理咨询顾问十几年,随后在西门子中国公司担任高管6年,2010年加盟拉法基之后常驻巴黎。孟博士是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博导,出版有企业战略专著《中国企业怎么办》。
“凡辰看中国”之二

    问:您觉得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最主要的挑战有什么呢?

    答:最主要的挑战有三:第一,技术和创新的领先性问题。中国经济是一种非常机械性的,依赖于投资、引进技术的发展模式,而这种发展模式本身很难产生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这个问题中国目前确实还解决不了,一般是靠“拿来”,或者是“拿来”后自己稍微适应改变一下。2009年中国刺激经济的投入,很大一部分用于高铁和新机场的建设;中国为什么不能把握磁悬浮技术带来的创新机遇?自主创新一款时速在800百公里以上的交通工具,一举两得,避免高铁和机场投资。这方面的制约不仅是中国研发投入的不足,更是铁道部等的机构设置带来的体制改革需要。这个话题变得日益紧迫,因为中国的继续崛起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资源成本上涨和所需要技术的国际封锁。

    第二,在经济和金融领域,制定新的游戏规则,从而提升中国企业整体的竞争实力。

    我要讲的是中国的外汇储备。中国经济模式整体是有创新的,但在海外没有得到多少认可。因为这种模式,是对西方发展模式的挑战。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西方说中国操纵货币、操纵汇率来获取贸易的优势。实际上,说中国操纵货币是对的,因为中国的确对金融系统进行管控,但说操纵汇率则是虚假的了。美国人也不傻,它为什么要逼中国所有的外贸都用人民币来结账?这不是让人民币来取代美元的地位?但它之所以这么讲,是有它的利益动机,即它所挑战的是中国对外汇的管控和中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管控。

    中国国内有一大堆钱——中国高额的储蓄和大量的外汇储备,国际金融体系尤其是华尔街一流金融机构及其利益集团是没法把这些钱洗劫掉的,因为我们有管控这道“防火墙”。中国这种独特的发展模式,发展动力的根本在于对金融体系的管控,实际上也就意味着中国有必要根据自己发展模式的独特需要,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自己制定一些游戏规则,而不是被动地来接受别人给你制定的游戏规则。

    现在西方世界炒作的最厉害的事情就是中国必须要承担一个新兴崛起的大国的义务,这就涉及到中国如何制定自己的游戏规则的问题;其实西方世界也在“期待”中国的行动,不管是积极的期待还是恐惧的期待,中国应该制定一些新的游戏规则,但中国在这一方面确实还没有开始做。对中国外汇储备而言,遵守既定游戏规则意味着我们肯定会面临其大幅贬值所带来的损失;制定新游戏规则意味着,中国完全有可能依据2.8万亿美元储备向海外发行等值于20万亿美元以上的人民币,前提是保持金融管控避免汇率市场化!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新中国刚建立的时候,中国总是被西方世界所封锁,当时中国的领导就制定了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这就是全新的游戏规则。当然,这是在政治和外交领域,现在更需要的是在经济和金融领域自己制定新游戏规则,这也是中国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要得到国际认可的一个重要的挑战。

    第三个挑战就是中国企业发展全球化的问题。中国的企业,真正赚钱的有两类:一类是利用中国对经济金融体系的管控、利用中国廉价的储蓄,来实现自己短期内的暴利;另外一类是利用行业垄断来获取暴利。

    就中国企业整体来讲,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和一流的民企,在中国国内赚钱是很容易的,原因就在于他们都属于刚才讲的这两种企业类型,它们根本没有必要营造国际上要求的管理体系和运营模式以不断地创新,不断地获取竞争实力,或在国内市场增长和盈利轻而易举的情况下去承受“毫无必要”的国际市场的风风雨雨。

    因此,中国企业在全球企业竞争环境中,也就是在没有在政府管控或者说保护的环境中实现自身的成长,获取自身的竞争优势,这仍有待建立尤其是市场营销和创新研发能力;同时在全球某些领域,尤其是中国市场已经主导的产业或领域,国有民营或依靠资本输出成为全球一流的企业,这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第三大挑战。

    采访人:周展宏    

    采访助理:谭艳蕾

我来点评

相关稿件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中国煤业大迁徙

500强情报中心

财富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