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人类终于要战胜新冠病毒了?还有最后这一役

人类终于要战胜新冠病毒了?还有最后这一役

岳巍 2021-02-28
也是最难的一役。

与新冠病毒缠斗一年后,人类确定将要迎来胜利的曙光。无论是世界卫生组织官员还是各国顶级的传染病专家,都已经公开表示最黑暗的时刻已经过去,世界将要开始恢复正常。

这一信心的来源是疫苗。

当人们接受了新冠病毒已经无法被消灭在萌芽状态,它已经引发一场声势浩大又异常凶险的流行病这一现实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准备利用疫苗来扼制并最终消灭它,而这也是一个最科学的决定。

过去一整年,关于新冠疫苗的消息一直是新闻热点,与其一同获得最多关注的,是感染与死亡人数。这使得疫苗的问世在实际意义之外,还具有超凡的象征意义,即它就是“生与死”的分界标。

无论是传统的大制药公司还是创新型的生物制药企业,在过去的一年里都在与时间赛跑,希望在新冠病毒出现更危险的变异,以及引发更多的感染及死亡者之前,将疫苗研发成功。

在人类共同的大危机面前,这些以科学为武器的制药公司,与战斗在医疗前线的医护人员一样,都在竭尽全力保卫人类和人类的未来。

现在,这个转折时刻终于到来。无论是基于哪一种技术路线,比如灭活、mRNA、腺病毒,以及重组蛋白,那些在临床试验中被证实具有防护力的疫苗,将是人类能够阻止新冠病毒继续肆虐,推动世界重回正轨的关键力量。

而那些与疫苗生产者相关的词汇,比如辉瑞/BioNTech、强生、Moderna、牛津/阿斯利康、Novavax、科兴、国药、康希诺,也因为反复出现在新闻中,而为人熟知。

新冠疫苗的成功,给人们信心和希望,但是期待能够毕其功于一役,则是不可能的任务。因为疫苗的研发发生在实验室中,唯一的真理是科学。而生产、分配和接种则是在实验室之外,有超出科学的各种因素影响“真理”发挥作用。

在疫苗的研发阶段,这些制药公司俨然是一个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敌人——新冠病毒。而在研发成功之后,这些公司之间的竞争也从台面下转为公开,因为不同的疫苗必然会被比较其各项指标,比如保护效力和不良反应。

幸运的是,这种比较并不会使接种者陷入选择困难,因为在世界范围内,新冠疫苗仍然是紧俏商品,还没有富足到可供拣选。

疫苗的紧俏,暴露了其分配的欠公平。

富裕国家从疫苗研发阶段就先下手为强地与制药公司达成采购合同,并且这些合同显然有超量采购的倾向,从保护本国人民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无法被施以苛责,但是从全球角度来看,则客观上形成了对低收入国家人民权利的剥夺。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月22日就指责一些高收入国家与新冠疫苗制造商之间的采购合同妨碍了该组织主导的“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的推行——这些交易减少了这个旨在维护疫苗公平的计划可采购的疫苗数量。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认为目前全球新冠疫苗工作未能确保公平,“到目前为止,75%的疫苗集中在10个国家。”

在谭德塞与古特雷斯发表上述言论之前,美国政府刚刚决绝了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的建议,即欧洲和美国立即将现有疫苗供应的至多5%份额捐赠给发展中国家,包括刚刚开始进行疫苗接种的非洲。

马克龙指出,非洲国家有时会以天价购买来自西方国家的疫苗,其购买价格是欧盟购买时支付的两到三倍,他认为“这是全球不平等状况前所未有加速的表现”。马克龙的建议获得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支持,但美国政府官员确认他们目前的重点是为美国人接种疫苗,而且是“在美国本土进行疫苗接种”。这意味着美国有充足的疫苗供应之前,不会向发展中国家捐赠新冠疫苗。

但是,拥有充足的疫苗供应,只是形成免疫屏障的一个必要条件,而并非充分条件,足够多的接种人数是实现群体免疫的另一个必要条件。

疫苗研发者与生产商从最初阶段就已经考虑到接种这一终端问题,并为之进行了许多努力,在保证基本的保护效力的前提下,那些“简单”一些的疫苗更容易被给予好评。因为可以保存在2到8摄氏度,就比必须在零下70摄氏度保存的疫苗更容易被运送到欠发达地区给当地人接种,再比如只需要接种一剂而不是必须接种两剂的疫苗更容易推广和达到免疫目的。最近的一个例子是美国因为暴风雪导致有280万已经接种Moderna疫苗的人无法按时接种第二剂。

但是,这些技术性处理,并不能在所有区域真正促进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对疫苗产品的妖魔化影响下,很多国家的民众对疫苗视若洪水猛兽,这并非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专利。

尽管最初人们担心美国的接种率过低,但是现在已经以每天100万人的速度增加,以色列则已经成为疫苗接种的优等生和学习榜样。但是在同样是发达国家的日本,2月17日开始疫苗接种,直到26日,十天之间内,总共只有不到3万人完成接种,而日本分两批收到疫苗为83万剂。最初的三天时间中总共接种的5039人,是来自68家医院的医护人员,而在最初的两天时间中,总共接种了611人。

一面是新冠变异病毒的磨刀霍霍,一面是当前疫苗接种的迟滞,人类与新冠病毒之战的最后一役,才是最艰难的。(财富中文网)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