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让乔布斯回来吧

让乔布斯回来吧

Adam Lashinsky 2013年01月19日
史蒂夫·乔布斯回归苹果后,创作了“他平生最伟大的作品”,缔造了一家世界上最具价值的公司。

    好几位著名创业者都曾收回对自己企业的控制权,比如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多次收回)等。不过,还从来没有哪家大公司的创始人在套现退出、缺席10多年后,又被召回来拯救自己一手创造的公司。相反,创始人往往只沦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几座建筑物和几种奖项。如果现任的领导层由衷地承认自己领导不力,必须把创始人召回来,这样的事情本身令人惊诧。就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的个案而言,他回归公司后,创作了“他平生最伟大的作品”,缔造了一家世界上最具价值的公司。当今时代,董事会和投资人经常迫不及待地抛开创始人,转而青睐专业的管理人士。公司引入专业的管理人才固然可能获得诸多好处,却可能失去只有创始人才能赋予它的魅力、气魄和创业活力。 ——Verne Harnish

    历史往往给伟大的决策蒙上一层薄薄的面纱。就拿苹果董事会1996年决定让史蒂夫·乔布斯回到他20年前参与创建的公司来说吧,从乔布斯回归苹果到他于2011年去世的15年间,苹果(Apple)成了世界上最具价值的公司。所以,不管是谁做出的这个决策,这都是一道神来之笔,是商业史上的一招绝妙好棋。不过,乔布斯的回归和当时的情况说明,某些(也许是所有)伟大的决策背后,少不了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要素的完美结合。

    苹果在存活到第20个年头的时候,当时的情况之糟糕怎么描述都不嫌夸张——这与它早年辉煌的成功相比尤其令人痛心。苹果是个人电脑领域的先行者,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它就凭借麦金塔(Macintosh,简称Mac)电脑的强劲势头书写了电脑行业的成功故事。麦金塔是最早使用直观的图标和电脑鼠标的个人电脑,图标和鼠标成了电脑行业的标准设计。在部门负责人史蒂夫·乔布斯的指导下,使用简便的麦金塔被有力地推向了市场。苹果在1984年的超级碗(Super Bowl)决赛上首次打出了著名的“1984”广告(广告描绘新生的苹果公司奋力搏杀电脑业的主导力量——独霸天下的IBM),这幅广告成了广告行业运筹品牌和图像的骄傲范例。约翰·斯卡利(John Sculley)是史蒂夫·乔布斯亲自请来担任首席执行官的,到1985年,斯卡利却让乔布斯在自己的公司成了不受欢迎的人;此时苹果的利润非常之高,它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成了美国创业精神的象征。

    可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苹果却栽了大跟头。它扩张进入从打印机到不尴不尬的牛顿(Newton)掌上电脑等多个产品领域。它的供应链臃肿不堪,工厂和仓库四散分布。“臃肿不堪”也可以用来形容公司的管理层级:苹果成了派系林立、职能紊乱的大杂烩。“苹果的掌门人想安逸地维持一种已然与事实不符的名声。”记者艾伦·多伊彻曼(Alan Deutschman)在他的著作《史蒂夫·乔布斯复出记》(The Second Coming Of Steve Jobs)中写道。“他们傲慢地为产品索取高价,可是,与其他数以千百计的个人电脑生产商正在推出的产品相比,苹果的产品不再更好,也不再独特。”

    苹果的管理层很差劲,它的董事会也没有好到哪去。1993年,董事会把苹果CEO斯卡利换成了循规蹈矩的德裔首席运营官迈克尔·斯平德勒(Michael Spindler)。面对业绩下滑的苹果,斯平德勒1995年想把公司卖给Sun Microsystems公司,这笔交易最终未能达成。在这期间,史蒂夫·乔布斯的好友、软件业亿万富翁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曾经考虑买下苹果,让乔布斯当CEO。可是埃里森的想法迟迟没有落实为行动。1996年,董事会对斯平德勒很不满意,它把目光转向了自己的董事、芯片制造企业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National Semiconductor)的首席执行官吉尔·阿梅利奥(Gil Amelio)。阿梅利奥在苹果根本没有机会。他的出身是向其他电脑生产商销售配件,在个人电脑业缺乏经验。用多伊彻曼的话,阿梅利奥是个“大错特错的人选”。苹果在与微软的角逐中败下阵来,微软成功地在个人电脑业确立了不同于苹果的软件标准。此次任命的效果显现出来:苹果从赚得盆满钵满转而开始赔钱。1996年,苹果走上了错误的方向,它以98亿的销售额亏损了8.16亿美元,销售比前一年下跌了11%。

    苹果董事会在聘请CEO的问题上已经两次失策,在这个黑暗时期终于悬崖勒马——虽然它差点第三次失手。阿梅利奥让董事会相信,苹果必须收购一家软件公司来获得知识产权和人才,替换苹果过时的操作系统软件。它向一家名叫Be的公司提出收购意向,该公司由苹果公司前高管让⌒路易·加西(Jean-Louis Gassée)经营。如同过于雄心勃勃而失败的典型案例,加西对苹果开出的条件不太满意,曾经的龙头老大与急躁的新秀之间的谈判未能达成。这时候,另一家硅谷公司NeXT的中层管理人员加勒特·赖斯(Garrett Rice)联系了苹果的某位高管,建议苹果应当收购NeXT。NeXT的创始人正是史蒂夫·乔布斯。他在离开苹果之后不久创办了这家公司,本来是想创办一家瞄准教育市场的电脑生产企业。可是,NeXT作为硬件生产商一败涂地,在软件市场上也岌岌可危。加勒特给苹果打电话的事,乔布斯并不知情;苹果开始与NeXT谈判,苹果董事会也不知情。(有趣的是,1997年加勒特离开NeXT,6年以后他加入苹果,至今仍留在那里。)

    1996年底,苹果与Be交涉失败,开始急切地与NeXT谈判,这一次吉尔·阿梅利奥是谈判的核心人物。阿梅利奥明白NeXT软件的价值,也知道如果他能劝说史蒂夫·乔布斯重回苹果,将对士气、对产品视觉、对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具有何种价值。阿梅利奥本该对乔布斯有所戒备。阿梅利奥1994年加入苹果董事会的时候见过乔布斯,当时乔布斯曾经请阿梅利奥帮助自己当上苹果CEO。话说回来,也许让阿梅利奥放心的是,他知道乔布斯当年在苹果是一位名声在外的暴躁易怒的高管,NeXT也谈不上实现了成功。纵然才华横溢、独具魅力,1996年的史蒂夫·乔布斯显然并不是一块CEO的好材料。

    此外,乔布斯对回归苹果表现得漠不关心,他拒绝了阿梅利奥请他与苹果公司签署雇佣合同的请求,他更愿意当一名非正式的顾问。乔布斯还要求苹果为收购NeXT所花费的4.27亿美元的绝大部分用现金支付——表明乔布斯对拿到钱的兴趣大于确保NeXT顺利收购和收到长远回报。[乔布斯当时并不缺钱:他所控制的电脑动画公司皮克斯(Pixar)一年前首次公开募股,让他成了亿万富翁。]乔布斯要求在苹果的董事会取得一个席位,遭到阿梅利奥的拒绝。双方的交易在1996年12月20日对外宣布。几周以后,乔布斯在Macworld展示会上扮演了一个小角色;人们对那次展示会的主要记忆是阿梅利奥表现得缺乏条理,没有头绪。

    1997年发生的事情成了重新雇用乔布斯这个精彩之举的最大遗憾。阿梅利奥显然想让苹果获得乔布斯的魔力,但他显然也想保住自己的位子。可是乔布斯在当上自己过去公司的“非正式顾问”之后不久,就开始在公司里四处走动,俨然一副老板的样子。这时候他遇到了年轻的工业设计师乔纳森·艾维(Jonathan Ive),艾维一年前刚刚被任命为苹果的设计总监。乔布斯很欣赏艾维正在设计的电脑原型机,其中有一台半透明的一体机,它就是后来的iMac。乔布斯还逢人就盘问对方在苹果做什么工作,他想在缺席很久之后对公司有个大概的了解。

  • 热读文章
  • 热门视频
活动
扫码打开财富Plus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