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印度之行
 作者: John Elliott    时间: 2002年05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四十一期>>特别报导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作者:约翰•埃利奥特(John Elliott)

    当中国总理朱金容基日前访问孟买时,他曾派一位助手外出购买商品。他说,“我们惊讶地发现,印度大部分消费品的价格都比中国同样商品高出至少叁到六倍。”

    朱金容基对印度的访问,以及他公然的“商业间谍”行为都说明:在经过数十年的军事和外交敌对之后,印度和中国这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已经开始将对方视作经济上的对手──以及潜在的合作伙伴。

    最近几年两国的往来出现了增长的势头。1999 年两国的贸易额仅为 2.65 亿美元。今年两国之间的贸易额预计将达到 30 亿美元,到 2007 年可能达到 100 亿美元。

    NIIT,印度一家主要的上市公司,现在正在向上海和中国的其他城市的 5,000 名学生教授软件编程。德里的 JK Industries 公司去年开始在广州生产用于出口的低成本轮胎。而总部位于孟买的 Videocon 公司已经在上海购买了一家电视机生产厂以生产网络电视。还有一些印度公司从中国公司购买汽车配件和电话机听筒在印度销售,以及在中国生产在中国本土销售的药品。

    与此同时,中国的电子厂商充分利用印度的软件技术优势,开始在印度设厂。而自从印度去年放松了进口限制以后,便宜的中国玩具、锁具和其他消费品便像潮水一样涌进了印度的市场。

    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核大国之间过去交往甚少。自从中国 1962 年在激烈的边境战争中打败印度之后,两国之间一直保持一种冷淡的和平关系。中国仍然认为印度占有其部分领土。中国一直对印度为西藏达赖喇嘛提供避难场所,以及进行的核试验表示不满。而印度也对中国出售武器给巴基斯坦心存不快。

    现在,为了追求更直接的经济目标,这两个国家将那些长期以来的不满情绪搁置起来。一些印度公司想利用中国的低成本而且通常高质量的生产能力,这种生产能力大大超出了印度的水平。而中国则想仿效印度在软件领域的成功。 2001 年,印度的软件出口额达 80 亿美元,而中国的软件出口额仅为 10 亿美元。华为技术公司─家总部设在深圳的中国电信公司已在班加罗尔开办了一家工厂,其 500 名雇员中有 180 人来自中国,尽管印度政府对允许中国的工程师进入印度仍然持谨慎的态度。

    朱金容基在访印期间访问了班加罗尔。他在班加罗尔参观 Infosys 公司的软件中心──世界上最大的软件中心时说,“你们在软件生产领域是全球第一,而我们在硬件生产方面则是全球第一。如果我们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就都将是全球第一。”Infosys 公司是想首先在中国寻找立足点、然后成为其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的几家印度公司之一。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Narayana Murthy 说,他准备聘用中国的软件工程师在亚洲说中文的区域工作。他还想在日本雇佣会说日语的中国员工开发软件项目。那里的公司觉得和中国打交道比和印度要轻松。

    NIIT 是第一家来到中国的印度软件公司。1996 年它曾试图在上海发展,但却没有找到足够数量的讲英语的雇员或工程师。“我们认识到如果想在那里做软件业务,应该首先在那里进行教育普及工作,建立技术人才基础,”NIIT 教育和培训部门主管 Suren Singh Rasaily 说。所以这家公司在 1997 年与上海市政府合作建立了一个培训中心。起初进展很缓慢,但是现在 NIIT 已经建立了一家独资公司,授权包括六所大学在内的 42 个培训中心进行技术培训。

    JK Industries 的经历说明印度的传统经济企业已经开始利用中国低成本的制造业。 JK 是印度最大的轮胎出口商,每年的销售额达 3.6 亿美元,其出口产品的 30% 销往美国。去年它转向中国以求扩大产能。广州珠江橡胶轮胎厂现在为 JK 生产卡车轮胎,JK 还计划在不久的未来进入中国市场销售。与印度相比,在中国的生产成本要低 35%,质量也更稳定。

    叁月末,两国将开始实现另一个“连接”行动。届时,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将实现北京和上海与德里的直接通航──这是这两个国家首次实现直接通航。

    译者:孙钰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