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央行再出重拳!互联网平台不得过度采集信用信息

央行再出重拳!互联网平台不得过度采集信用信息

2021-01-12 13:00
1月11日,央行发布《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从信用信息采集的要求,信用信息整理、保存和加工的方式,信用信息提供、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规范针对个人和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开展征信业务及其相关活动。《办法》强调,征信机构采集信用信息,应当遵循“最少、必要”的原则,不得过度采集。 | 相关阅读(网易新闻)
52
医医健康生活圈

医医健康生活圈

一个仙女

互联网平台进行信息收集,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司空见惯的事。
在如今这个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了瑰宝。大数据概念的提出,方便了民众的同时,也方便了各公司…大数据分析仿佛把你赤裸裸的展示在互联网中,供各个公司分析查看。
广告、推送开始渐渐侵袭你的手机,但这不是最让人难受的。最令人厌恶的是信息泄漏!互联网平台对于收集数据之后,对数据不进行严格的管理,甚至一些公司还将用户信息进行倒卖,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麻烦。骚扰电话、诈骗电话,用户每天除了生活,还要和骗子斗智斗勇。
正确的信息收集不是不可以,例如:买东西就需要地址和电话、订座就需要姓名和手机号,只要是合理的,并且安全的,用户对于信息收集其实并不反感。

50
东木

东木

执大象 天下往

对于互联网用户信用征集的监管,实际上几年前就有很多人提出,现在央行出手,也是民之所向。结合前段时间蚂蚁金服事件,前因后果就清晰了。实际上,居民信用征集等个人私密信息不但涉及到居民个人的隐私,还涉及到社会治理,因为个人信用与国家的金融管理挂钩,而之前比如芝麻信用实际上是做了政府的事情,虽然冠以互联网信用的名号,实际上芝麻信用的醉翁之意还是在于“花呗”和“借呗”等互联网金融产品。
 
曾几何时,李彦宏曾公开评论:网民愿意放弃隐私权限,换取便利和效率。确实,互联网公司用便利“购买”了民众的数据,看似互利,实际上当数据积累到大数据,对于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是一个潜在风险。从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上,互联网公司与政府监管都应该尽到自身的责任,数据的收集应该有边界,还是那句话: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而互联网用户信用和隐私收集更不应缺少监管。

撰写或查看更多观点,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最新: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