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领导力 视频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刚刚,房地产重大利好!

2023-01-11 10:30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各主要银行要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适度靠前发力;综合施策改善优质房企经营性和融资性现金流,引导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回归安全区间;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人民银行、银保监会1月10日联合召开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落实金融支持稳增长有关工作。 | 相关阅读(中国证券报)
59
王衍行

王衍行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几个重要问题:
一、准确地说,是优质房企的政策变化,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房地产重大利好”。即:引导优质房企,抑或具有一定系统重要性的优质房企,使其资产负债表回归安全区间。详细的讲就是:聚焦专注主业、合规经营、资质良好、具有一定系统重要性的优质房企,开展“资产激活”“负债接续”“权益补充”“预期提升”四项行动,通过综合施策改善优质房企经营性和融资性现金流,引导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回归安全区间。

二、从一定意义上说,“三道红线政策”具有“力挽狂澜”意义。中国在2020年针对房地产企业推出了三道红线政策,通过限制房地产企业的举债规模来遏制该行业过度借贷的行为,并促进房地产行业进入良性循环。当前,房地产业的现实是产能过剩,需求收缩 ,风险积聚,必须采取的措施是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

三、从总体上看,房价仍然过高。譬如,中国现在的“房价收入比”,是国际平均水平的2-3倍。

四、央行、银保监会提及房地产风险化解,引导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回归安全区间。手段之一是,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

五、模式转化。即,改变过去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的传统模式。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56
朱霄

朱霄

场外衍生品 von 财通证券

复兴房地产已经被上升到2023年振内需、拼经济的最重要抓手之一,不管你喜不喜欢中国房地产,这一点已毋庸置疑。

但我以前也说过,“如果房地产市场的销售能恢复到‘自然增长率’,也就达到稳定行业的目标了。但要想把问题企业老板连带投机资本一起捞回来,可能需要房地产市场量价齐升几十个点才行,而这种假设是不存在现实基础的。所以要清醒意识到,一切利好政策都是利好‘优质’房企的,危机房企就别跟着炒了。”对于未来的地产投资,投具体项目是一种投法,投主体企业是另一种投法,精髓还是在于“优质”二字。

就在刚刚的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上,上面正式提出“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具体包括“资产激活”、“负债接续”、“权益补充”、“预期提升”四项行动,面面俱到、毫无保留,虽然细节未知,但单看这个框架就是个全方位、立体式、饱和式的救助计划,房地产纾困彻底从保具体项目交付阶段迈入到保优质市场主体阶段。

但要害在于有幸被挽救的企业必须得“优质”,“要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综合施策改善优质房企经营性和融资性现金流”,“引导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回归安全区间”。优质的标准也明确了,一是“专注主业”,醉心于烧钱造车、实业圈地的大概率难逃一劫;二是“合规经营”,遍地交付困难、理财维权恐怕会导致有些合规问题不得不查;三是“资质良好”,至少在存货减值、融资外流的势头遏制住后不能还是审计难产、资不抵债吧;四是“具有一定系统重要性”,2021年的销售榜单里不进个TOP20也不好自诩系统重要啊。个人觉得还有一个亮点在于优质的标准并没有明确提出“信用良好”,纵使个别债务出现展期、违约,也能得到更始大赦,名不正则言不顺,“优质”的出险房企有望被堂堂正正地抬进ICU做专项呵护了。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还是觉得2023会是个阶段性的好年景。摩根大通最近有一项预测,中国的重新开发会带动澳大利亚的经济提振1%,洋人都如此振奋,国人更应有信心。

48
醉梦长安渡星河

醉梦长安渡星河

搞仕途的

自从今年开年之后,上网搜“房地产重大利好”,这样标题的文章可能一天能出现几十条。就像三年前针对房地产市场的限制性政策一天好多条一样,如今一天之内,中央和各地出台的房地产放松和利好政策可能也有个几十条。

今天出来的这个利好,看起来还是针对楼市信贷,房地产企业贷款的,不过类似的政策也不是第一次出现,不足为奇。

所以接下来比较让人好奇的是,为什么现在楼市一天N个利好,到处都在促销,消费者们怎么就是不买账,不买房呢?这个问题不解决,搞出再多利好政策可能也是收效甚微。

22
闲适

闲适

在学习中分享自已的点点滴滴

取消限购和限贷政策,加大租赁房的建设和管理,同时降低商业性地产交易的税率,只有这样才能根本解决当前房地产企业的困境,也能缓解各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还本付息的压力。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