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领导力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国内外存在“双标”?海天味业再回应

2022-10-10 10:30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被称为“酱油一哥”的海天味业近期陷入食品添加剂“双标”风波。10月9日晚间,该公司发布澄清公告称,海天味业产品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公司均有高中低不同档次的产品,均销售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及不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10月10日,海天味业开盘跌7.99%,盘中一度跌超9%,此前公司三次回应添加剂“双标”事件。 | 相关阅读(凤凰网财经)
55
柏文喜

柏文喜

时刻保持行业新鲜感的地产老兵

近日关于海天味业酱油双标的问题,在海天味业三次声明之下公众舆论依然难以平静,且造成了数百亿市值的蒸发。作为国内最大和具有悠久历史传承的酱油产销企业,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符合国家标准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其种类丰富的产品中既有含添加剂的酱油,也有零添加的酱油,还有低盐酱油,并不存在媒体反复炒作的国内外“双标”问题。就这一点,海天味业10月10日的公告内容已说的非常清楚,其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天味业均有高中低档不同档次的产品,均销售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和不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公众舆论之所以对于“双标”问题紧追不放,实际上这与当今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与担心有关,也与公众对于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生产工艺、市场营销的了解比较有限有关。

首先,就食品添加剂而言,并非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是有害的。认为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有害,从而对食品添加剂唯恐避之不及,是对于食品添加剂无知的表现。其实从人类开始加工和烹饪食物开始,调味、增香、改性和保鲜、防腐的食品添加剂就一直伴随着人类生活。比如食盐、食用碱、香辛料等就是最原始的食品添加剂。而食品工业的诞生更是离不开食品添加剂,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不会有现代食品工业,就不会有当今丰富多样的食品供应。食品生产工艺中普遍使用的改色、发酵、乳化、增稠、澄清、调味、保鲜和防腐等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无法进行,也正是因为各种各样的食品添加剂的发现、发明和使用,才让人类能够享用琳琅满目、丰富美味和充足供应、价格合理的各类食品。只不过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环节与剂量、允许含量在行业内都有着严格的规范和标准,超范围使用和超剂量使用添加加是不符合行业要求和国家标准的。也就是说,在允许使用范围内和允许剂量以内,基本是可以确保食品安全的。

其次,就标准体系而言,“双标”乃至“多标”普遍存在,但并不意味着就必然存在食品安全或者消费者歧视问题。除了不同国家和地区此乃在不同的标准之外,还存在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与企业标准,这些不同类型的标准体系自然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断然地去判断孰优孰劣显然是不合理的,而因为标准体系不同就认为存在食品安全或者消费者其实问题显然也是不合逻辑的。无论那种标准,一些涉及食品安全、禁止使用和限制使用的添加剂都是各类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比如脱色与漂白工艺中禁止使用吊白块,传统的硫磺熏蒸漂白工艺在当今的食品生产中是禁止使用的,中国内地绝对不允许的瘦肉精在允许的剂量以内在美国确实是合法的。只要企业所运用的标准体系符合行业规范与法规,则基本上是可以保证食品安全的,而且对于一些大型品牌企业而言,企业标准往往高于地区、行业和国家标准的,其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也是有保障的。

至于“双标”或者“多标”之下是否存在消费者歧视问题,这恐怕是此次关于海天味业舆论炒作并未明说却十分关键的一点。事实上,某家企业到底使用和适用哪一类标准,这些标准是强制性标准还是自愿性标准,确实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但是就商业性生产经营而言,只要企业不违反产品生产销售的区域性强制标准,并且将企业所遵循的相关标准体系予以公示以保证市场和消费者的知情权就是无可厚非的。企业在不同区域和根据不同目标消费者的偏好,选择了合法合规而又有所不同的标准体系,因此而出现的“双标”乃至“多标”现象,实际上是遵守法规和迎合消费者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和更加契合其需求的选择,更不应该被认为存在消费者歧视问题。君不见,为了方便使用者,国内市场的共享充电宝普遍有三个以上的不同标准和制式的输出接口,怎么不见舆论汹汹去谴责共享充电宝企业的“双标”与“多标”呢?

再次,关于“零添加”问题,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营销说辞,而在食品生产工艺与标准中并未与确切的定义。严格意义上的“零添加”是不存在的,只是添加物的种类多少与剂量的不同,以及不同企业对于“零添加”的认知不同而已。就逻辑上而言,为生产工艺和产品保质所需,且为法规允许,在合法剂量和合规残留量之内的添加物都是安全的,根据生产工艺需要或者产品分类而增加或者减少某种合法添加物也是允许的。正因为对于所谓的“零添加”,不同企业和不同群体有着不同的理解,一些企业所宣扬的“零添加”则未必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零添加”,更多的则是为了体现产品差异化而特别突出的一种营销说辞。

另外,就所谓的“酿造”而言,实际上更多的也是一种营销说辞。因为现代工业产品标准所要求的一致性,必然要求生产工艺上要实现产品均质化,这也就自然就会排斥因为批次不同而产品差异化极大的“酿造”方式而选择了可以充分实现产品均质化的“勾兑”工艺。至于企业所宣扬的“酿造”,实际上只存在于发酵环节和原浆生产环节,但是很显然直接的发酵物和原浆并不能成其为可以进入商业销售环节的产品,符合均质化要求并能够体现食品色香味,且能够保质的产品必然要经过调制勾兑、增色增香、杀菌、加入防腐剂等工艺流程的。也就是说,现代生产工艺所制造的标准品都是勾兑化产品,所谓的“酿造”只是就食品发酵工艺而言,直接的酿造品因为无法解决均质化问题而根本无法进入商品销售环节,酱油如此,连天天宣传“酿造”概念的白酒也更是如此。

显然,在此次海天味业“双标”事件中,无论是以所谓的“双标”来暗示相关企业可能存在的对国内市场和消费者的歧视来打民族感情牌,还是以无视海天味业也存在“零添加”产品而存在不正当竞争嫌疑的“零添加”恶意打压与宣传,以及对于“酿造”概念和食品添加剂有害论的过度宣扬与炒作,实际上都是利用了当前社会信任极度缺乏和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焦虑以及公众对于食品行业基本知识与生产工艺的缺乏了解而进行的一场有意无疑的误导。这种误导不能说都是出于某种恶意,甚至仅仅只是为了吸引眼球和博取流量,或者仅仅为了竞品的营销,但是无论对于维护理性有序的社会氛围,还是对于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对于公序良俗而言都不是好事。就事实上而言,以宣传“零添加”为营销旗帜,并在此次海天味业“双标”事件中大有收获的千禾味业,其本身就是中国最大的食品着色剂焦糖生产企业,并且是赖此起家的。

51
君延

君延

最近一两周以来,因为调味品添加剂的问题,海天一直被舆论“架在火上烤”。这或许有短视频平台上一些博主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根本上,还是因为海天并没有很好地解释好为什么其产品出现国内和国外双标的现象。从海天的第一次回应看,其有点答非所问,很粗暴生硬地解释自己添加剂是符合法律标准的,这个回应激起了更多舆论反应。而第二次回应,看上去是比第一次回应解释更加详细一点,稍微点到了产品线国内国外不同的问题。但是这个回应看起来还是没有对消费者心中的疑虑进行根本上的释疑,海天真的应该找个专业的公关团队了。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